[单选题]病例对照研究属于哪一种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
正确答案 :B
分析流行病学
[单选题]1996年该病的发病率(1/10万)是( )
正确答案 :E
2.0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食物强化目的的是
正确答案 :C
改善食物的口感和性状
解析:食物强化的目的是弥补某些食品天然营养成分的缺陷、补充食品加工损失的营养素、达到特定目的的营养需要、特殊人群预防需要,而改善食物的口感和性状属于食品添加剂的主要目的。
[单选题]某人误食某种物质1小时候后,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多汗、胸闷、视力模糊、无力、肌震颤、瞳孔缩小、呼吸困难、意识模糊、呼出气体有大蒜样恶臭,该人可能是
正确答案 :A
有机磷农药中毒
解析: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潜伏期一般在2小时内,误食农药者立即发病,轻度可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多汗、胸闷、视力模糊、无力等症状,中度可出现肌震颤、瞳孔缩小、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等症状,重度可出现肺水肿、昏迷、脑水肿、呼吸麻痹等。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汗液和呼出气味有大蒜样恶臭。
[单选题]我国最近的《职业病防治法》是哪年颁布的( )
正确答案 :B
2002年
[单选题]噪声所致听力曲线图上的V形下陷常发生在
正确答案 :D
3000~6000Hz
解析:高频听力下降(特别是在3000~6000Hz)是噪声性耳聋的早期特征。对其发生的可能原因有几种解释:①认为耳蜗接受高频声的细胞纤毛较少且集中于基底部,而接受低频声的细胞纤毛较多且分布广泛,初期受损伤的是耳蜗基底部,故表现为高频听力下降;②认为螺旋板在感受4000Hz的部位血循环较差,且血管有一狭窄区,易受淋巴振动的冲击而引起损伤,3个听小骨对高频声波所起的缓冲作用较小,故高频部分首先受损;③共振学说:外耳道平均长度2.5cm,根据物理学原理,对于一端封闭的管腔,波长是其4倍的声波能引起最佳共振作用,对于人耳,这一长度相当于10cm,3000Hz声音的波长为11.40cm,因此,能引起共振的频率介于3000~4000Hz之间。
[单选题]下列系统中,在青春期开始后才迅速发育的是( )
正确答案 :D
生殖系统
[单选题]男孩和女孩生长曲线出现第一次交叉的年龄是( )
正确答案 :A
9~10岁
[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二条规定,传染病防治工作方针与原则是
正确答案 :A
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解析:第二条 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单选题]妇女从围绝经期开始,临床上常表现有月经失调、心理情绪变化、潮热、出汗、骨质疏松等症状,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正确答案 :E
卵巢功能衰退
解析:妇女的生命时期在围绝经期这一从有生殖能力到无生殖能力的过渡阶段,由于卵巢激素水平的下降,会引起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生殖系统、泌尿系统、骨骼系统等及其他内分泌代谢系统的一系列衰退变化和症状。
[单选题]以上属于健康咨询和指导的是
正确答案 :D
校医帮助不爱刷牙的学生养成良好口腔卫生习惯
解析:2.改善教室的采光照明属于创造学校物质环境。
[单选题]利用相对数来描述某个地区或某个特定人群疾病发生或死亡情况,这主要体现了流行病学的
正确答案 :C
对比的特征
解析:相对数用来描述某个地区或某个特定人群疾病发生或死亡情况,这主要体现了流行病学对比的特征。
[单选题]下列关于血清流行病学的说法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D
血清流行病学用于研究传染性疾病和慢性病,不用于病因未明疾病的研究
解析:血清流行病学是应用血清学方法对血清中各种成分(包括抗原、抗体、代谢产物、生化物质、营养成分及遗传因子等)的出现和分布进行研究,以阐明疾病及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在采取预防控制措施后应用血清学方法来考核其效果。
[单选题]患者健康教育的程序指
正确答案 :C
实施及评价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