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当外周神经损伤时()
  • 正确答案 :B
  • 再生速度为1mm/d

  • 解析:轴突损伤会引发Wallerian变性,始于损伤后24h内,见于受损轴突的远端。神经再生的速度大约是1mm/d,外周神经系统的再生比中枢神经系统更快。运动神经的再生早于感觉神经。

  • [多选题]以下哪些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神经肽()
  • 正确答案 :AC
  • P物质

    神经激肽A

  • 解析:躯体感觉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包括P物质和神经激肽A。这些肽类主要集中在传入神经纤维,但是也表达在脊髓背角和丘脑的固有神经元处。脊髓水平的抑制性神经肽类包括生长抑素、脑啡肽和强啡肽。这些肽类存在于脊髓背角神经元和脑干核团下行至脊髓背角神经元的神经纤维中。

  • [单选题]85岁老年女性,因左胸部慢性疼痛1年以上来就诊。其症状始于该部位出现的单个皮疹。下面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C
  •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疼痛持续时间>120天

  • 解析:A.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能引发一种称为无疹性带状疱疹,发病过程中只有皮区疼痛而无皮疹。这不能仅仅单独依靠临床症状为依据,需要同时出现病毒再激活的证据。 B.通常,人一生只得一次典型的带状疱疹,其典型表现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出现,如久病,复发性损伤,以及多皮片参与。单纯性疱疹(复发性皮疹或骶骨损伤)根治和患者的不典型损伤需要行实验室检查。 C.直到最近,这些疼痛的定义才被确定,最近的研究结果为疼痛的三个阶段的区别提供了有效的支持,①带状疱疹急性疼痛(又称急性疱疹性神经痛),是皮疹后30天内出现的疼痛;②亚急性疱疹的神经痛,皮疹后疼痛持续时间超过急性期,又短于PHN被确诊之前;③PHN,是皮疹后持续120天以上的疼痛。 D.能够预测到由于美国人在儿童阶段会普遍接种水痘疫苗,亚临床免疫增强的机会减少,其成人发展为带状疱疹的人数可能会增加,最近的数据显示美国带状疱疹患者人数增加与预测结果一致。患带状疱疹的人数增加可能会导致带状疱疹疫苗接种的增加,但是带状疱疹疫苗接种的范围有多广,目前还是未知的。

  • [单选题]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进展过程中可以见到()
  • 正确答案 :B
  • 随着重复传入刺激强度的增大,脊髓背角内的广动力范围神经元的响应频率也有所增强

  • 解析:神经损伤后,神经瘤内和DRG内的钠通道的表达增加。与神经病理性疼痛中钠通道的作用相同,它们的活性可被低浓度的利多卡因所阻断。钾通道减少可导致传入活动的增加。C多型伤害感受器是数量最多的传入突触,它可被高阈值的机械性、热敏和化学性刺激所激活。

  • [多选题]面肌抽搐()
  • 正确答案 :AC
  • 男性患者居多

    可能存在双侧面肌痉挛

  • 解析: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两者合并被称为面肌抽搐。据悉,女性比男性更严重。偶见它包含所有的单侧面部肌肉几乎连续发生的强烈痉挛。面部无力很少见。抽搐可能表明存在肿瘤,血管畸形,对基底动脉的扩张,压迫三叉神经或面神经。

  • [单选题]腓骨小头注射的最常见并发症是
  • 正确答案 :C
  • 腓总神经损伤


  • [单选题]关于趾间关节注射,描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B
  • 骨质疏松者慎用激素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趾间关节注射的注意事项,骨质疏松者应禁用激素。

  • [单选题]心绞痛发作时可出现(  )。
  • 正确答案 :D
  • 动脉血压增高


  • [单选题]关于疼痛治疗的含义哪项是错误的
  • 正确答案 :A
  • 疼痛治疗只限于镇痛

  • 解析:疼痛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神经阻滞疗法、中医、心理学和手术等,不仅针对于疼痛性疾病,还涵盖了许多非疼痛性疾病。

  • [单选题]依据骨折的形态分类,对下述骨折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C
  • 新鲜骨折:新发生的骨折和尚未充分地纤维连接,还可能进行复位者,2~3周以内的骨折


  • [单选题]一定的起止,一定的循行部位和交接顺序的是( )
  • 正确答案 :D
  • 正经


  • [多选题]"火"性具有的特征包括( )
  • 正确答案 :ACD
  • 向上

    温热

    升腾


  • [多选题]麻黄汤的药物组成是( )
  • 正确答案 :ACDE
  • 桂枝

    甘草

    杏仁

    麻黄


  • [多选题]疳证的临床特征有( )
  • 正确答案 :ABCDE
  • 形体消瘦

    面黄发枯

    精神萎靡

    饮食异常

    大便不调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推荐科目: 普通外科学(副高) 胸心外科学(副高) 小儿外科学(副高) 口腔正畸学(副高) 中医全科学(副高) 针灸学(副高)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副高) 妇女保健(副高) 营养与食品卫生(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副高)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