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35岁女性主诉骨盆疼痛,下列评估中要着重考虑的是()
  • 正确答案 :A
  •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女性盆腔疼痛最常见的原因

  • 解析:A.子宫内膜异位是女性慢性盆腔疼痛最常见的病因。它的特点是子宫内膜子宫以外的内膜组织的存在,最常见的是在盆腔。疾病主要影响育龄女性。   B.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伴有免疫细胞的功能改变和腹腔内活化的巨噬细胞数目增加的一种盆腔炎症反应,分泌产物有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等。   C.子宫内膜异位是激素依赖性的,传统的治疗主要是减少雌激素的产物雌二醇。然而究竟是哪一类雌激素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而抑制雌激素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D.子宫内膜异位病灶本身分泌促炎症细胞因子如白介素-8(IL-8),它使巨噬细胞和T细胞聚集在腹膜并介导炎症反应。

  • [单选题]以下为腹腔神经丛阻滞的方法,除了()
  • 正确答案 :E
  • 侧入路

  • 解析:腹腔神经丛或神经节是节前、节后纤维组成的致密网状物,这些术语经常被交换使用。三个内脏神经是腹腔神经节的大、小、最小突触。 A.膈脚后入路是麻醉医生最常使用,也是最传统的方法。标志物包括髂嵴、第12肋、背中线、椎体(T12-L2)以及椎旁肌的外侧缘(骶棘肌)。 B.经膈脚入路包括把针尖置于膈脚的前部和尾部、这一入路的提倡者认为这样能将注射的溶液最大化地扩散至主动脉前面,而此处是腹腔神经节最集中的地方,并且能最低程度地阻滞躯体神经。 C.经主动脉入路阻滞腹腔神经节需要在透视和CT的引导下进行。与使用2针的后入路相比,单针方法被认为更加安全。与经典的两针法相比,这一方法有三大优点。第一,能避免膈脚后药物向后扩散引起的神经并发症。第二,当X线引导不可行时,主动脉为置针提供了一个明显的标志物。第三,它使用的局麻药和神经损毁药液剂量更少,而效果可相当甚至超过传统的膈脚后入路。 D.膈脚问入路理论上可用于经主动脉入路,因为这一入路针尖是置于膈脚前面。但这一术语更多被认为指的是CT或超声引导下经典的前入路。 E.侧入路至今在文献中未被报道。

  • [单选题]在老年人中,引起疼痛的第二种最常见原因是()
  • 正确答案 :B
  • 癌症

  • 解析:到目前为止,许多其他的研究已经表明,老年人中最为常见的引起疼痛的原因是骨骼肌肉性疼痛。引起疼痛的第二大常见原因是癌症。然而,风湿性疾病所引起的疼痛对于疼痛科医生来说很重要,因为这类疼痛往往对多种治疗手段反应不佳。其他在老年人中常见的引起疼痛的病因包括带状疱疹痛,治疗后癌性疼痛,颞动脉性疼痛,风湿性多发肌性疼痛,动脉粥样硬化及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疾病,颈椎病,三叉神经痛,交感营养不良,以及糖尿病、酗酒、营养不良所引起的神经病变。

  • [单选题]在严重外伤的患者中,需要警惕骨筋膜室综合征。如果使用区域疼痛控制技术,以下可协助监测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的技术是()
  • 正确答案 :C
  • 周围神经置管连续阻滞,使用低剂量麻醉药

  • 解析:对于伴有严重创伤的外伤患者应使用多种技术进行疼痛管理,包括周围神经阻滞、硬膜外阵痛以及系统性阿片类药物治疗。辅助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以及NSAID类(非甾体类抗炎药)药物在骨外伤疼痛的补充镇痛方面尤其有效,可减少阿片类药物的需求,从而减少可能的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臂丛或周围神经阻滞技术对于上肢严重外伤镇痛的效果极佳,而腰丛、坐骨神经或骨神经阻滞技术则对许多下肢外伤疼痛有效。神经丛置管、周围神经置管或硬膜外置管后可使用连续镇痛技术。虽然置管下使用低浓度局麻药(0.125%布比卡因或0.2%罗哌卡因)及阿片类药物进行连续镇痛可同时对骨筋膜室综合征进行监测,但由于其使得患者对疼痛的主观感受发生改变,因此对于严重外伤患者必须严密监测,以防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对于骨筋膜室综合征高危风险患者,间断暂停连续区域镇痛输注可提高安全性。

  •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为郁证特征的是( )
  • 正确答案 :B
  • 潮热盗汗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推荐科目: 骨外科学(副高) 烧伤外科学(副高) 肿瘤外科学(副高) 麻醉学(副高) 口腔医学(副高) 中医全科学(副高) 中医耳鼻咽喉科(副高) 中医肛肠学(副高) 超声医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副高)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