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2[JZ634_85_1.gif]12
题目:某两层单建式地下车库,用于停放载人少于9人的小客车,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采用框架结构,双向柱跨均为8m,各层均采用不设次梁的双向板楼盖,顶板覆土厚度s=2.5m(覆土应力扩散角θ=35°),地面为小客车通道(可作为全车总重300kN的重型消防车通道),剖面如图1-6(Z)所示,抗震设防烈度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20g,设计地震分组第二组,建筑场地类别Ⅲ类,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安全等级二级。
[JZ634_84_1.gif]
查看原题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9.规范附录K的第1个表格和第2个表格有何区别,应该如何使用?
[单选题]某高层住宅,采用筏板基础,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基础底面处由静荷载产生的平均压力为380kPa,由活荷载产生的平均压力为65kPa;活荷载准永久值系数为ψ[XBzq.gif]=0.4。地基土层分布如下图所示。地基处理采用水泥粉煤灰碎石(CFG)桩,桩径400mm,在基底平面(24m×28.8m)范围内呈等边三角形满堂均匀布置,桩距1.7m,如下图所示。[2008年真题]
[LXL20160214_1_162.gif]
[LXL20160214_1_163.gif]
试问,满足承载力要求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XBspk.gif](kPa)的实测值,最小不应小于下列何项数值? ( )提示:计算时可忽略混凝土垫层的重力。
386
[单选题]某多层砌体结构承重墙段A,如下图所示,两端均设构造柱,墙厚240mm,长度4000mm,采用烧结普通砖砌筑。
[LXL20160205_1_137.gif]
当砌体抗剪强度设计值f[XBzv.gif]=0.14MPa时,假定对应于重力荷载代表值的砌体截面平均压应力σ0=0.3MPa,试问该墙段截面抗震受剪承载力(kN)应与下列( )项数值最为接近。
170
解析:1.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第10.2.2条、表10.1.5和表10.2.1,计算如下:由σ0/f[XBzv.gif]=0.3/0.14=2.14,查得ζ[XBN.gif]=1.14;则f[XBVE.gif]=ζ[XBN.gif]f[XBzv.gif]=1.14×0.14=0.16MPa;又γ[XBRE.gif]=0.9,A=240×4000=960000mm2,可得:
[LXL20160214_1_8.gif]。
2.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式(7.2.7-3)可得:A=240×4000=960000mm2;中部构造柱的横截面总面积为:A[XBzc.gif]=240×240=57600mm2;A[XBzc.gif]/A=57600/960000=0.06<0.15;ζ[XBzc.gif]=0.5,γ[XBRE.gif]=0.85;构造柱间距<3.0m,取η[XBzc.gif]=1.1;则:
[LXL20160214_1_9.gif]
[单选题]基底承受建筑物上部结构传递的压力为:基本组合为180kPa,标准组合为165kPa,准永久组合为150kPa;土和基础的自重压力为60kPa。已知基础埋置深度为3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平均重度为12kN/m3。
计算地基变形时,基础底面压力应取( )kPa。
174
解析:2.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3.0.5条第2款,计算地基变形时,传至基础底面上的荷载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压力的准永久组合150kPa,加上土和基础的自重60kPa,得基础底面总压力210kPa,再减去基础底面处土的有效自重压力36kPa,得变形计算时的基础底面附加压力为174kPa。
[单选题]某学校田径场建造在软弱地基上,由于场地原始地面标高较低,需要大面积填土2m,填土及地基土层分布情况见图15-18(Z)。为减少田径场的后期沉降,需采取地基处理措施,建设所在地区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如下几种:①预压法;②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③振冲法;④砂石桩法;⑤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⑥水泥土搅拌桩法。
[JZ634_288_1.gif]
条件同上小题,并已知旋喷桩采用等边三角形形式布置,假设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280kN,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β取0.3。试问,要求①层淤泥质黏土经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达到120kPa,初步设计时,估算的旋喷桩合理中心距s(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由置换率求桩间距可参考砂石桩。
1.8
[单选题]某双柱下条形基础梁,由柱传至基础梁顶面的竖向力设计值分别为F1和F2。基础梁尺寸及工程地质剖面如下图所示。假定基础梁为无限刚度,地基反力按直线分布。
[LXL20160214_1_167.gif]
条件同。试确定基础梁的最大剪力设计值最接近于( )kN。
673.95
[单选题]下列对各类基础设计条件的表述正确的是( )。
采用无筋扩展基础时,在同一场地条件下,基础材料的强度越低,基础台阶的宽高比允许值越小;同一种材料的基础,当场地地基土的承载力越高,基础台阶的宽高比允许值也越小
解析:B项,考虑平面形心和荷载重心的重合是为了防止建筑物在过大偏心荷载作用下出现倾斜,因此其作用荷载应当是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准永久荷载组合而不是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荷载效应基本组合;C项,在规范的计算公式中确实出现了考虑分项系数的基础自重和台阶上土重的符号,但这是为了扣除在计算基底反力时已经计算在内的考虑分项系数的基础自重和台阶上土重的影响,而不是说明存在这种影响;D项,根据规范的规定,并不是加大边跨反力,而是加大边跨的跨中弯矩。
[单选题]截面尺寸为370mm×490mm的组合砖柱,柱的计算高度H0=5.7m,承受的轴向压力设计值N=720kN,采用MU10烧结普通砖及M7.5混合砂浆砌筑,采用C20混凝土面层(见下图),钢筋采用HPB235(f[XBzy.gif]=f[XBzy.gif]′=210kN/mm2),A[XBzs.gif]=A[XBzs.gif]′=615mm2(4Φ14)。试确定该柱的承载力验算公式的右端项[LXL20160205_1_91.gif](f[XBA.gif]+f[XBzc.gif]A[XBzc.gif]+η[XBzs.gif]f[XBzy.gif]′A[XBzs.gif]′)最接近于( )kN。
[LXL20160205_1_92.gif]
885.6
解析:砖砌体截面面积为:A=0.25×0.37=0.0925m2<0.2m2;需考虑砌体强度调整系数为:γ[XBxa.gif]=0.8+0.0925=0.892;混凝土截面面积:A[XBzc.gif]=2×120×370=88800mm2;高厚比为:β=H0/h=5.7/0.37=15.4;配筋率为:[LXL20160205_1_124.gif];根据β=15.4,ρ=0.339%,查《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表8.2.3得,稳定系数为:[LXL20160205_1_125.gif]=0.79;又f[XBzc.gif]=9.6MPa,f=1.69N/mm2,根据式(8.2.3)有:[LXL20160205_1_125.gif](f[XBA.gif]+f[XBzc.gif]A[XBzc.gif]+η[XBzs.gif]f[XBzy.gif]′A[XBzs.gif]′)=0.79×(1.69×0.892×92500+9.6×88800+210×615)=885.6kN。
[单选题]某一设有吊车的钢筋混凝土单层厂房,下柱长He=11.5m。上下柱的截面尺寸如下图所示。截面采用对称配筋,a[XBzs.gif]=a [XBzs.gif]′=40mm。采用C30的混凝土,纵向钢筋为HRB335,内力组合后的最不利内力设计值,上柱是M=112kN·m,N=236kN;下柱是M=400kN·m,N=1200kN。
[LXL20160121_37_1.gif]
若已知上柱的初始偏心距e[XBzi.gif]=495mm,则上柱截面按对称配筋计算的一侧纵向钢筋面积最接近于( )mm2。
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