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布丁学网发布"某两层单建式地下车库,用于停放载人少于9人的小客车,设计使用"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考试题库请访问布丁学网建筑工程频道。
[单选题]某两层单建式地下车库,用于停放载人少于9人的小客车,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采用框架结构,双向柱跨均为8m,各层均采用不设次梁的双向板楼盖,顶板覆土厚度s=2.5m(覆土应力扩散角θ=35°),地面为小客车通道(可作为全车总重300kN的重型消防车通道),剖面如图1-6(Z)所示,抗震设防烈度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20g,设计地震分组第二组,建筑场地类别Ⅲ类,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安全等级二级。
[JZ634_84_1.gif]
假定,地下一层楼盖楼梯间位置框架梁承受次梁传递的集中力设计值F=295kN,如图5所示,附加箍筋采用HPB300钢筋,吊筋采用HRB400钢筋,其中集中荷载两侧附加箍筋各为3道[JZ634_87_1.gif]8(两肢箍),吊筋夹角α=60°。试问,至少应选用下列何种吊筋才能满足承受集中荷载F的要求?
[JZ634_87_2.gif]
A. 不需设置吊筋
B. 2[JZ634_85_1.gif]12
C. 2[JZ634_85_1.gif]14
D. 2[JZ634_85_1.gif]18
查看答案&解析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多选题]9.规范附录K的第1个表格和第2个表格有何区别,应该如何使用?
A. 9.第1个表格查表得到a,利用该值,用于计算某点的附加应力;第2个表格查表得到[-a.gif],z[i.gif]深度处的[-a.gif][i.gif]实际上是按照下式算出的:
[JZ206_386_9_1.gif]
二者的关系如图2-4-6所示。
[JZ206_387_9_2.gif]
根据材料力学知识可知,变形等于应变乘以长度,而应变等于应力除以弹性模量。于是,图中i层土的压缩量为图中阴影部分面积除以弹性模量。根据上式可知,阴影部分面积还可以表示为[JZ206_386_9_3.gif],使用起来比积分方便得多。[-a.gif]用于计算地基变形量。
下面以例题说明二者的差别。
(1)分层总和法计算沉降(使用规范表K.0.1-1)
某厂房为框架结构,柱基底面为正方形,l×6=4m×4m,基础埋深d=1.0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中心荷载(准永久组合值)F=1440kN。地基为粉质黏土,土的天然重度γ=16kN/m3,土的天然孔隙比e=0.97。地下水位深3.4m,地下水位以下土的饱和重度),γ[sat.gif]=18.2kN/m3。如图2-4-7所示。土的压缩系数:地下水位以上α1=0.30MPa-1,地下水位以下α2=0.25MPa-1。
[JZ206_387_9_4.gif]
要求:利用分层总和法计算该柱基中点的沉降量。
解:①计算基底附加应力
设基底以上基础和回填土的平均重度y[G.gif]=20kN/m3,则
[JZ206_387_9_5.gif]
P0=p-γd=110.0-16×1.0=94.0kPa
②计算地基中的附加应力
应用角点法,过柱基中点将底面分成4个小块,l/b=2/2=1.0,据此查规范表K.0.1,得到附加应力系数α[c.gif],从而附加应力为σ[z.gif]=4α[c.gif]P0,结果见表2-4-1及图2-4-7。
[JZ206_387_9_6.gif]
③计算地基中的自重应力
基础底面σ[cD.gif]=7d=16×1.0=16kPa
地下水处σ[cw.gif]=16×3.4=54.4kPa
底面下2b处σ[c8.gif]=54.4+(18.2-10)×4.6=92.1kPa
④确定受压层深度
通常将受压层深度取为附加应力约等于0.2倍自重应力位置(σ[z.gif]≈0.2σ[cz.gif])。今z=6m时,σ[z.gif]=16.8kPa,σ[cz.gif]=83.9kPa,满足要求,故将受压层深度取为z[zn.gif]=6.0m。
⑤地基沉降计算分层
分层的厚度h[i.gif]宜不大于0.4b=1.6m。今将地下水位以上分为2层,每层1.2m;地下水位以下1.6m作为第3层。第3层以下附加应力已经很小,取2。0m作为第4层。
⑥地基沉降计算
第i层沉降量计算公式为[JZ206_388_9_7.gif],计算过程如表2-4-2所示。
[JZ206_388_9_8.gif]
⑦柱基重点总沉降量
[JZ206_388_9_9.gif]
(2)应力面积法计算沉降(使用规范表K.0.1-2)
某厂房采用柱下单独基础,由立柱传至基础顶面的中心荷载(准永久组合值)F=1190kN。基础埋深d=1.5m,基底为矩形(l×b=4m×2m)。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gif]=145kPa。其他数据如图2-4-8所示。
要求:采用应力面积法计算该柱基中点的最终沉降量。
[JZ206_388_9_10.gif]
解:①计算基底附加应力
[JZ206_388_9_11.gif]
p0=p-γd=178.75-19.5×1=149.5kPa
②确定地基沉降计算深度依据规范5.3.7条,地基变形计算深度为
z[zn.gif]=6(2.5-0.41nb)=2×(2.5-0.4×l[n.gif]2)=4.5m
③沉降计算计算过程见表2-4-3。
[JZ206_389_9_12.gif]
④确定ψs
由于[JZ206_389_9_13.gif],于是表2-4-3的第7列可得:
∑A[i.gif]=493.0+1724.6+50.4=2268.0
[JZ206_389_9_14.gif]
[JZ206_389_9_15.gif]
由于p0>f[ak.gif],用内插法求ψs:
[JZ206_389_9_16.gif]
⑤最终沉降量
S=ψsS′=1.2×67.8=81.4mm
[单选题]某高层住宅,采用筏板基础,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基础底面处由静荷载产生的平均压力为380kPa,由活荷载产生的平均压力为65kPa;活荷载准永久值系数为ψ[XBzq.gif]=0.4。地基土层分布如下图所示。地基处理采用水泥粉煤灰碎石(CFG)桩,桩径400mm,在基底平面(24m×28.8m)范围内呈等边三角形满堂均匀布置,桩距1.7m,如下图所示。[2008年真题]
[LXL20160214_1_162.gif]
[LXL20160214_1_163.gif]
试问,满足承载力要求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XBspk.gif](kPa)的实测值,最小不应小于下列何项数值? ( )提示:计算时可忽略混凝土垫层的重力。
A. 332
B. 348
C. 386
D. 445
[单选题]某多层砌体结构承重墙段A,如下图所示,两端均设构造柱,墙厚240mm,长度4000mm,采用烧结普通砖砌筑。
[LXL20160205_1_137.gif]
当砌体抗剪强度设计值f[XBzv.gif]=0.14MPa时,假定对应于重力荷载代表值的砌体截面平均压应力σ0=0.3MPa,试问该墙段截面抗震受剪承载力(kN)应与下列( )项数值最为接近。
A. 150
B. 170
C. 185
D. 200
[单选题]基底承受建筑物上部结构传递的压力为:基本组合为180kPa,标准组合为165kPa,准永久组合为150kPa;土和基础的自重压力为60kPa。已知基础埋置深度为3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平均重度为12kN/m3。
计算地基变形时,基础底面压力应取( )kPa。
A. 150
B. 174
C. 189
D. 204
[单选题]某学校田径场建造在软弱地基上,由于场地原始地面标高较低,需要大面积填土2m,填土及地基土层分布情况见图15-18(Z)。为减少田径场的后期沉降,需采取地基处理措施,建设所在地区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如下几种:①预压法;②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③振冲法;④砂石桩法;⑤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⑥水泥土搅拌桩法。
[JZ634_288_1.gif]
条件同上小题,并已知旋喷桩采用等边三角形形式布置,假设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280kN,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β取0.3。试问,要求①层淤泥质黏土经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达到120kPa,初步设计时,估算的旋喷桩合理中心距s(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由置换率求桩间距可参考砂石桩。
A. 1.8
B. 2.1
C. 2.4
D. 2.7
[单选题]某双柱下条形基础梁,由柱传至基础梁顶面的竖向力设计值分别为F1和F2。基础梁尺寸及工程地质剖面如下图所示。假定基础梁为无限刚度,地基反力按直线分布。
[LXL20160214_1_167.gif]
条件同。试确定基础梁的最大剪力设计值最接近于( )kN。
A. 673.95
B. 591.18
C. 561.63
D. 493.03
[单选题]下列对各类基础设计条件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采用无筋扩展基础时,在同一场地条件下,基础材料的强度越低,基础台阶的宽高比允许值越小;同一种材料的基础,当场地地基土的承载力越高,基础台阶的宽高比允许值也越小
B. 对单幢建筑物,在地基土比较均匀的条件下,基底平面形心宜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基本组合荷载的重心重合
C. 基础底板的配筋,应按抗弯计算确定,计算弯矩中计入了考虑分项系数的基础自重和台阶上土重的影响
D. 按基底反力直线分布计算的梁板式筏基,其基础梁的内力可按连续梁分析,边跨的反力宜乘以1.2的系数
[单选题]截面尺寸为370mm×490mm的组合砖柱,柱的计算高度H0=5.7m,承受的轴向压力设计值N=720kN,采用MU10烧结普通砖及M7.5混合砂浆砌筑,采用C20混凝土面层(见下图),钢筋采用HPB235(f[XBzy.gif]=f[XBzy.gif]′=210kN/mm2),A[XBzs.gif]=A[XBzs.gif]′=615mm2(4Φ14)。试确定该柱的承载力验算公式的右端项[LXL20160205_1_91.gif](f[XBA.gif]+f[XBzc.gif]A[XBzc.gif]+η[XBzs.gif]f[XBzy.gif]′A[XBzs.gif]′)最接近于( )kN。
[LXL20160205_1_92.gif]
A. 853.0
B. 873.4
C. 885.6
D. 913.2
[单选题]某一设有吊车的钢筋混凝土单层厂房,下柱长He=11.5m。上下柱的截面尺寸如下图所示。截面采用对称配筋,a[XBzs.gif]=a [XBzs.gif]′=40mm。采用C30的混凝土,纵向钢筋为HRB335,内力组合后的最不利内力设计值,上柱是M=112kN·m,N=236kN;下柱是M=400kN·m,N=1200kN。
[LXL20160121_37_1.gif]
若已知上柱的初始偏心距e[XBzi.gif]=495mm,则上柱截面按对称配筋计算的一侧纵向钢筋面积最接近于( )mm2。
A. 986
B. 963
C. 823
D. 728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net/show/vjzj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