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E
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到达受要约人 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
题目:根据《合同法》,撤回要约的通知应当( )
解析:要约可以撤回,但撤回要约的通知应当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者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要约可以撤销,但撤销要约的通知应当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受要约人。
查看原题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档案按( )建立。
单位工程
解析:本题考核的是建设工程监督档案的建立。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档案按单位工程建立。
[单选题]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不应列入规费清单的费用是( )。
环境保护费
解析:规费是指按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由省级政府和省级有关权力部门规定必须缴纳或计取的费用,应计入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的费用。规费项目清单应按照下列内容列项:(1)社会保险费:包括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2)住房公积金;(3)工程排污费。故答案为C。
[单选题]在施工成本管理环节中,对未来的成本水平及其可能发展趋势做出估计,称为( )。
施工成本预测
解析:施工成本预测就是根据成本信息和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运用一定的专门方法,对未来的成本水平及其可能发展趋势作出科学的估计。所以D正确。
[单选题]用大功率路面铣刨拌和机将路面混合料在原路面上就地铣刨、翻挖、破碎,再加入稳定剂、水泥、水(或加入乳化沥青)和骨料同时就地拌和,用路拌机原地拌和,最后碾压成型。该沥青路面的施工工艺是( )。
现场冷再生法
解析:此题考查路面改建施工技术。现场冷再生法是用大功率路面铣刨拌和机将路面混合料在原路面上就地铣刨、翻挖、破碎,再加入稳定剂、水泥、水(或加入乳化沥青)和骨料同时就地拌和,用路拌机原地拌和,最后碾压成型。就地冷再生工艺一般适用于病害严重的一级以下公路沥青路面的翻修、重建,冷再生后的路面一般需要加铺一定厚度的沥青罩面。目前,应用类型已从最初的单纯水泥冷再生,逐步丰富形成泡沫沥青、乳化沥青冷再生。现场冷再生工艺的优点有:原路面材料就地实现再生利用,节省了材料转运费用;施工过程能耗低、污染小;适用范围广。缺点是:施工质量较难控制;一般需要加铺沥青面层,再生利用的经济性不太明显。所以,本题的正确选项是"D.现场冷再生法"。
[多选题]关于施工企业要求对原工程进行变更的说法,正确的有( )
施工企业在施工中不得对原工程设计进行变更
施工企业在施工中提出更改施工组织设计的须经工程师同意,延误的工期不予顺延
工程师采用施工企业合理化建议所获得的收益,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另行约定分享
施工企业擅自变更设计发生的费用和由此导致的建设单位的直接损失由施工企业承担,延误的工期不予顺延
解析: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第29.2款的规定,施工中承包人不得对原工程设计进行变更。因承包人擅自变更设计发生的费用和由此导致发包人的直接损失,由承包人承担,延误的工期不予顺延。第29.3款规定,承包人在施工中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涉及到对设计图纸或施工组织设计的更改及对材料、设备的换用,须经工程师同意。未经同意擅自更改或换用时,承包人承担由此发生的费用,并赔偿发包人的有关损失,延误的工期不予顺延。工程师同意采用承包人合理化建议,所发生的费用和获得的收益,发包人承包人另行约定分担或分享。故应选ABCD项。
[多选题]有利于石灰稳定土基层裂缝的防治措施有( )。
施工用土中适量掺加粉煤灰
石灰土成型后应及时洒水或覆盖塑料薄膜养护
采用塑性指数适中的土
解析:此题考查石灰稳定土基层裂缝病害及防治措施。石灰稳定土基层裂缝病害的预防措施有:1.石灰土成型后应及时洒水或覆盖塑料薄膜养护,或铺上一层素土覆盖;2.选用塑性指数合适的土,或适量掺入砂性土、粉煤灰和其他粒料,改善施工用土的土质;3.加强剂量控制,使石灰剂量准确,保证拌和遍数和石灰土的均匀性;4.控制压实含水量,在较大含水量下压实的石灰土,具有较大的干裂,宜在最佳含水量±1%时压实;5.尽量避免在不利季节施工,最好在第一次冰冻来临一个半月前结束施工。所以,本题的正确选项是"B、C、D"。
[单选题]建设工程合理使用年限是指从( )之日起,工程的地基基础、主体结构能保证在正常情况下安全使用的年限。
工程竣工验收合格
解析:建设工程合理使用年限是指从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工程的地基基础、主体结构能保证在正常情况下安全使用的年限。
[多选题]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合同当事人可以在书面合同中协议选择( )的人民法院管辖。
原告住所地
被告住所地
合同履行地
合同签订地
解析:本题考核的是特殊地域管辖。《民事诉讼法》规定,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在书面合同中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