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肾功能障碍
题目:在哪些情况下需要谨慎使用吗啡()
解析:吗啡在肝脏代谢为吗啡-6-葡糖苷酸,它比吗啡更有效并且半衰期更长,从而引起额外的镇痛作用。吗啡也能代谢为吗啡-3-葡糖苷酸,它引起不良反应并且参照其他的代谢产物它是没有作用的。
肾功能不全能产生吗啡-6-葡糖苷酸的积聚,具有后续阿片类效应包括呼吸抑制,所以在肾功能不全时慎用吗啡。
肝功能不全的患者能耐受吗啡(甚至在肝昏迷前期),因为葡糖苷酸极少被破坏。
短肠综合征,呕吐和腹泻限制了控释吗啡的效应,由于胃肠道吸收慢。
查看原题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星状神经节位于()
第1肋骨颈和C7横突的前侧
解析:星状神经节是下颈部神经节。颈胸神经节通常是由下颈部神经节和胸1神经节融合而成的,位于第1肋颈部和C7横突的前方,其形态为椭圆形,长2.5cm宽1.25cm。前方与锁骨下动脉相邻,后方是椎前筋膜和横突,内侧是颈长肌,外侧是斜角肌。经典的阻滞方法是在星状神经节所在位置的上方(星状神经节位于C7水平,在C6水平进行阻滞)。一般来说,患者仰卧位进行阻滞,阻滞结束后立即让患者坐起来。在C7水平,椎动脉走行于星状神经节的前方;但在C6水平,椎动脉走行于星状神经节的后方。膈神经阻滞的发生率几乎为100%。
[单选题]以下关于SCI患者的内脏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痉挛和自主反应的增加可能是腹腔器官功能异常唯一的表现
解析:内脏痛通常表现为钝痛,或者痉挛样的腹部不适感和疼痛感,可能伴有恶心和自主神经反应。内脏痛的发生很可能不伴有任何腹腔脏器的功能紊乱,而且在某些患者可能表现为神经病理性的疼痛。SCI患者可能并没有典型的腹部的体征,当在原有的疼痛的基础上出现了新的疼痛时,检查者应当仔细地进行体检。痉挛的程度加重、任何部位的疼痛,或者自主反应可能是腹腔脏器功能紊乱的唯一征象。
[多选题]纤维肌痛的疼痛感至少部分由中枢敏化介导。研究表明()
右美沙芬和氯胺酮可改善纤维肌痛患者疼痛
氯胺酮由于它的不良反应使用受限制
解析:中枢敏化可以通过阻断NMDA受体起到抑制作用。两个NMDA受体拮抗剂氯胺酮和右美沙芬(口服),已被发现在纤维肌痛患者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氯胺酮可使50%的患者受益。中枢敏化可以通过阻断NMDA受体起到抑制作用。两个NMDA受体挂抗剂:氯胺酮和(口服)右美沙芬,已被发现可以明显改善纤维肌痛患者的疼痛与触发痛。这两个药对纤维肌痛的2个分型:有反应型与无反应型的疗效也一致,因为所有患者在其它方面均可比。
氯胺酮的效果有限是因为它经常出现精神上的不良反应,如不真实感、身体外形知觉变化、攻击性、焦虑、恶心、头晕、听力和视力变化。氯胺酮的效果有限是因为它经常出现精神不良反应,如虚幻的感情、改变身体形象的感知、侵略、焦虑、恶心、头晕、听力和视力的变化。右美沙芬在不良反应上比氯胺酮略好。它与曲马多一同注射可以增加镇痛效果,可维持较少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能减少阿片类药物的耐受性。尝试这一疗法的纤维肌痛患者58%反应良好。因此,对静脉注射氯胺酮有不良反应的患者可以考虑用这一疗法。
[单选题]腰椎刺激造影术中,髓核内注射造影剂压力()表明椎间盘机械感觉过敏阳性。
<50psi
解析:A.诱发性椎间盘造影中最好能实时监测造影剂压力。在压力高于开启压力<30psi时能复制疼痛说明椎间盘化学过敏。
B.压力在50—100psi间表明结果不确定。
C.10—15psi的压力更多与开启压力相关。它表明髓核内出现造影剂的压力。
D.压力高于开启压力<50psi时表明椎间盘机械性过敏。诱发性椎间盘造影中除了记录压力,疼痛程度应该>6/10,疼痛部位和性质应该与慢性腰背痛相同。
[单选题]肱骨中下1/3骨折时容易伤及
桡神经
[单选题]温脾汤的主治是( )
脾阳不足,寒积便秘
[单选题]虚证胁痛的治疗不宜采用( )
温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