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减少胃肠不良反应

题目:COX-2抑制剂相比NSAIDs的优势是()

解析:考昔类从肾效应方面来说没有任何优势。COX-2抑制剂比标准NSAIDs的胃肠毒性小但它们更昂贵。   持续长期使用考昔类增加了心肌梗死(MI)和血栓性卒中事件的风险。这些担心导致罗非考昔和伐地考昔在2004年和2005年分别从市场撤回。   常规的NSAIDs通过抑制COX—1抑制了TXA2的合成,这被幸免使用COX-2抑制剂。

查看原题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面哪个阿片类药物最有可能产生延迟呼吸抑制()
  • 8mg硬膜外注射不含防腐剂的吗啡

  • 解析:延迟呼吸抑制很有可能发生在更大剂量的硬膜外阿片类药物,尤其吗啡是亲水性的并因此易于在脑脊液(CSF)中漫延到达位于脑干的呼吸中枢。   鞘内剂量的吗啡仅产生单相位模式的呼吸抑制。

  • [单选题]药物治疗幻肢痛是非常困难的。以下()药物的疗效还未被良好的对照研究所证实。
  • 美金刚

  • 解析:A和D在治疗首次参与试验的患者中,曲马多和阿米替林被证明可有效治疗幻肢痛和残肢痛。   B.相对于空白对照,加巴喷丁可更好地减轻幻肢痛。   在应用阿片类药物前,不应该认为药物无法缓解疼痛。静脉(Ⅳ)和口服吗啡被证实可减轻幻肢痛。病理报道亦显示美沙酮也对疼痛有效。   其他一些研究并未能证实口服NMDA受体拮抗剂美金刚胺可成功缓解疼痛。   治疗截肢后疼痛的一些建议(未经证实)[注意:辨别术后早期疼痛和慢性疼痛(持续时间长于4周)以及幻肢痛和残肢痛这两点非常重要]:   术后早期疼痛   残肢痛:   传统镇痛药 对乙酰氨基酚 NSAIDs 阿片类药物   +/-与硬膜外镇痛治疗相结合   残肢幻肢痛:   如果明确存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发作性或残肢感觉异常)—尝试TCAs或抗惊厥药物。   慢性疼痛   残肢痛: 局部残肢手术:如果存在明显的残肢病理改变,应该考虑进行翻修;除非存在交感神经相关的疼痛,否则应避免行手术。 局部药物治疗:如果患者有残肢痛而不存在明显的残肢病理改变,那么可局部应用利多卡因或辣椒素。   残肢幻肢痛(药物治疗,按个人喜好): 加巴喷丁1200—2400mg/d,缓慢滴注。最大剂量3600mg/d。 TCAs(丙咪嗪、阿米替林、去甲替林)100—125mg/d,缓慢滴注。治疗开始前检查心电图(ECG)。当剂量>100mg/d时应监测血药浓度。如果需要镇静,应使用阿米替林。 如果疼痛为阵发性、刀刺样的或放射性的: 奥卡西平600-900mg/d。初始剂量为300mg,每日增量300mg。 加巴喷丁450mg/d。初始剂量为150mg,每日增量150mg。10天后达最大剂量时监测血药浓度。 拉莫三嗪100-200mg/d。初始剂量为25mg/d,缓慢滴注增量至25mg/14d(避免出现皮疹)。 阿片类药物(长效类)或曲马多 如果以上治疗均无效,那么患者应拜访疼痛门诊 在疼痛诊疗中心:可尝试静脉应用利多卡因或者氯胺酮。如果利多卡因试验阳性—再次考虑抗惊厥药物。如果氯胺酮试验阳性:考虑美金刚胺或者金刚烷胺。   包括按摩、手法治疗和在运动范围内的被动拉伸运动的理疗可避免残肢的营养性改变和血管充血。经皮神经电刺激、针刺、超声和催眠疗法对残肢幻肢痛均有益处。

  • [单选题]治疗暂时性下颌功能障碍的疗效最好的综合治疗方法是()
  • 生物行为学和口腔/齿/咬合器械治疗

  • 解析:定义颞下颌障碍与许多慢性疼痛一样仍然是一个问题。然而,肌筋膜是已经被公认的因素,来自循证医学综述的建议一贯支持认知和放松疗法的作用。口面疼痛专科的牙医也经常管理这些患者,他们的研究表明,联合疗法效果最好。目前尚缺乏阿片类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各种介入疗法治疗慢性颞下颌障碍的研究。

  • [单选题]下列选项哪个是错误的?(  )
  • 疼痛的强度愈强,病情预后愈差


  • [单选题]发病年龄20~50岁,男性多发,少数有家族史。头痛的发作非常刻板,即疼痛发作的时间、形式、程度及部位均十分固定。午睡后或凌晨发作最常见,无先兆,特点是:短暂、剧烈和爆炸样头痛发作。位于一侧眼眶、球后和额颞部,伴同侧眼球结合膜充血、流泪、鼻塞和Horner征,每次发作10分钟至3小时,病程持续数周或数月。该头痛属于(  )。
  • 丛集性头痛


  • [单选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主要的病因是
  • 长期吸烟


  • [单选题]不寐的病位在( )

  • [多选题]十宣穴点刺出血所治的病证是( )
  • 高热

    昏迷

    咽喉肿痛

    中暑


  • 推荐下载科目: 泌尿外科学(副高) 小儿内科学(副高) 口腔修复学(副高) 针灸学(副高) 职业卫生(副高) 卫生管理(副高) 风湿病(副高) 康复医学(副高) 全科医学(副高) 消化内科学(副高)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