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膝关节注射

题目:男,30岁,左膝外上方肿痛2月余,膝关节活动受限,X线片示左股骨下端有一破坏灶,边缘膨胀,中央有肥皂样改变,周围无骨膜反应。该患者不适宜作的治疗是(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膝关节注射的禁忌证,根据本题提供信息,该患者可诊断为骨巨细胞瘤,膝部肿瘤是膝关节注射的禁忌证,故选B。

查看原题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许多医师会在椎管内置泵前进行术前准备。以下需要重点关注的是()
  • A和B

  • 解析:A和B.重要因素包括对试验药物需要有调整以模拟植入系统效果的   给药部位(椎管内,硬膜外和脊髓平面)   给药是一次给予还是持续输注   给药流量   剂量和浓度   给药时间   试验药物的选择   C.椎管内给药后患者需要入院观察。对于硬膜外泵给药的疼痛患者(伤害性疼痛,病理性疼痛或混合性疼痛)进行给药方式比较。对于伤害性疼痛患者,在12个月后的最终分析发现不同给药方式(单次椎管内给药,连续椎管内给药或连续硬膜外给药)之间不存在显著区别。但是对于病理性疼痛患者,采用连续给药初期疗效更佳。硬膜外和蛛网膜下腔给药途径间无明显区别。神经病理性疼痛和混合性疼痛给药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采用多种药物。   吗啡是FDA批准用于椎管内给药系统的药物,也常常是首选药物。对于存在烧灼痛或刺痛患者,有时会加用局麻药或α受体激动剂以期提高成功率。   如果治疗能够显著缓解疼痛,存在较小不良反应,非癌痛患者能够达到预期的功能改善,那么该治疗就是成功的。

  • [单选题]对于烧伤后疼痛的患者,以下合适的疼痛控制方法是()
  • 持续静脉泵注二氢吗啡酮

  • 解析:烧伤后疼痛有两个首要组成成分:相对恒定的背景疼痛和持续的程序相关性疼痛。连续静脉输注的阿片类镇痛药在控制背景疼痛上有很好的效果。吗啡和芬太尼被广泛用于此类患者,虽然快速上升的阿片类药物剂量需求和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并不常见。二氢吗啡酮是此类患者的又一替代选择。持续静脉滴注美沙酮方案已被提出,它提供了另一种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更小的持续有效镇痛效方案。接受静脉输注美沙酮镇痛的患者将在开始接受治疗的前2h内输注0.1mg(kg·h)的负荷剂量。

  • [单选题]对于伴有明确SCI(脊髓损伤)病史的患者,他们接受普外科腹部手术后的疼痛是()
  • 以上都对

  • 解析:A.许多罹患脊髓损伤的患者同时也存在大量脊柱椎骨及相关支撑结构的损伤,这些患者存在由于支撑结构(如骨、韧带、肌肉、椎间盘、平面关节等)损伤所致的急性反应性疼痛。有些急性肌肉骨骼疼痛也与脊髓结构的毁坏及不稳定性有关,这些疼痛不一定由于脊髓损伤所致。 B.虽然损伤程度与疼痛程度直接相关,但内脏结构的病理变化,如尿道感染、膀胱嵌顿、肾结石等,亦会增加反应性疼痛发生的可能。因此截瘫患者也会体验到与那些不曾罹患脊髓损伤的患者相同的内脏疼痛。然而四肢瘫痪的患者更多地感受到全身性、模糊的、难以描述的不适感。 C.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诊断很大部分基于描述性词语(尖锐样,枪击样,电击样,烧灼样,敲打样),且定位于伴有感觉障碍的皮肤区域。普通型神经病理性疼痛指的是具有上述特征,且在受损伤脊髓平面上下两个节段所支配的区域或皮肤有临床表现的疼痛。那些在受损平面附近的节段区域、过渡区域、边缘区域、末梢区域和/或环带区域出现的皮肤疼痛症状亦被命名为通常型神经病理性疼痛。它亦经常伴随受累皮肤区域的异常疼痛或感觉过敏。 D.此类型疼痛亦常被称为中央感觉迟钝综合征、中央型疼痛、幻象痛或去传入疼痛,常表现为在脊髓损伤(SCI)平面弥散、自发和/或触发性疼痛,其特征是烧灼感、疼痛感、敲打感或电击感,常伴随痛觉过敏,且常在初始损伤一段时间后开始出现。该类型疼痛程度一般比较稳定,但有时会随着情绪、运动、感染或其他原因而波动,且于体味或活动无关。突然的噪声或震动影响可能触发该类型疼痛。低水平神经病理性疼痛与那些完全或不完全神经损伤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完全性损伤以及部分性损伤可能伴随弥散的烧灼感样疼痛,此类疼痛往往提示脊髓丘脑束受损。然而,不完全性损伤更倾向于表现为异常疼痛,这是因为触感传送通路被保留的缘故。

  • 推荐下载科目: 普通外科学(副高) 泌尿外科学(副高) 肿瘤内科学(副高) 肿瘤放射治疗学(副高) 肿瘤外科学(副高) 中医眼科学(副高) 学校卫生与儿少卫生(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副高) 心血管内科学(副高)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