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胰岛细胞产生的主要内分泌激素是患者男,以右下肢骨痛入院。查体:贫血面容,食欲减退。肝、脾、淋巴结未及。右下肢皮肤正常,有按压痛,运动后疼痛加剧,病理征阴性,总蛋白121 g/L,白蛋白 40 g/L,血清免疫球蛋白IgA 38 g
- 正常人体内红细胞不断地更新,不断地衰老而破坏,衰老红细胞主要在哪里破坏( )。淋巴结
肝#
胸腺
脾#
骨髓#
-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征有 ( )多见于儿童与年轻人#
肝脾淋巴结肿大#
易发生DIC#
牙龈肿胀、口腔溃疡最显著#
皮肤粘膜浸润较多见#
- 棒状小体(Weibel-Palade小体)是下列哪些物质产生的场所 ( )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主要是Vwf#
t-PA#
proteinc
AT
肌球蛋白实验前因素#
实验中因素#
实验后因素#
设备条件
技术条件
- G-6-PD酶缺陷症可见于以下哪些类型 ( )血液分析仪的评价方案包括感染诱发溶血性贫血#
先天性非球形红细胞性溶血性贫血#
先天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
蚕豆病#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总变异
线性范围#
准确性#
阳性预
- 下列哪些指标支持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诊断( )。MCV65fl#
MCH31pg
MCH22pg#
MCV88fl
MCHC0.28#
- 下列哪些叙述符合G-6-PD缺乏症 ( )G-6-PD缺乏的黑人有电泳B型酶
G-6-PD缺乏是X性连锁隐性或不完全显性遗传#
A型G-6-PD是一种快速移动电泳变异型,大约见于30%的白人中
B型G-6-PD是此酶的正常形式,约见于70%的黄种
- 关于IL-6与骨髓瘤细胞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电阻型血细胞分析仪的参数中,根据计算得到的参数有影响血栓弹力图的因素包括( )。IL-6促进骨髓瘤细胞凋亡
IL-6抑制骨髓瘤细胞增生
IL-6促进骨髓瘤细胞增生#
IL-6抑
- 以下关于原位溶血或无效造血的说法正确的是( )。纤溶酶原激活物包括 ( )下列哪些属于骨髓纤维化的诊断标准 ( )EPO的造血作用主要包括由于营养因素或先天性膜、酶、血红蛋白结构异常等因素所致#
于有核红
- 与慢性系统性疾病贫血相符的是 ( )符合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特点的是正细胞正色素性#
小细胞低色素性
血清铁、运铁蛋白饱和度增加#
骨髓铁染色细胞外铁减少
总铁结合力正常或降低#骨髓比外周血中有更多的异常淋
- 下列哪些描述符合NAS-DCE染色AS-D萘酚酯酶又称为"粒细胞酯酶"#
个别单核系细胞呈弱阳性#
主要用于辅助判断急性白血病细胞类型#
粒系细胞均呈阳性
临床上一般采用偶氮偶联法#
- 血清与血浆的区别在于前者缺乏纤维蛋白原#
增加了血小板释放的物质#
缺乏某些凝血因子#
含有大量的清蛋白
以上都不是
- 巨幼细胞性贫血,外周血涂片可见红细胞大小不均#
易见大红细胞#
可见有核红细胞#
可见红细胞中心浅染区消失
易见靶形红细胞巨幼细胞性贫血外周血成熟红细胞大小不一,大红细胞易见,可见有核红细胞。
- 以下哪些染色体畸变与AML预后差相关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可能出现的是( )。-7或5#
t(v;11)(v;q23)#
inv(3q)#
inv(16)
t(16;16)(p13;q22)脑神经麻痹#
头痛、恶心、呕吐#
视物模糊#
脑脊液压力升高#
脑脊液蛋白
- FAB分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1型细胞形态特征为以大细胞为主,大小较一致
核染色质较粗,结构较一致#
核形规则,偶有凹陷折叠#
核仁清楚,一个或多个
胞质空泡明显,呈蜂窝状
- 血细胞分化是指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骨髓细胞化学染色的特点是( )。分化过程是不可逆的#
分裂后产生新的子细胞在生物学性状上产生了新的特点#
通过特定基因的表达合成了特定的蛋白质#
血细胞失去某些潜能转变为
- 类脂质沉积病常累积下列哪些组织和器官( )。脾#
肝#
骨髓#
生殖系统
淋巴结#
- 属于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疾病有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PNH
冷凝集素综合征#
新生儿溶血症#
药物诱导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 造血微环境包括多发性骨髓瘤常见的致死原因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X线检查可出现的情况有关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网状细胞#
造血细胞
基质细胞和基质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
骨髓微血管系统#
造血岛
- 小血管损伤后,生理止血过程包括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典型临床表现包括(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所致的溶血性贫血包括( )。受损小血管收缩#
血小板聚集形成止血栓#
受损局部血液凝固形成血凝块
- 多发性骨髓瘤容易引起感染是由于早期缺铁的特点有正常免疫球蛋白合成受抑#
血黏度增高
中性粒细胞减少#
血钙增高
化疗药物的应用#红细胞形态正常#
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
血清铁减低#
血清铁蛋白降低#
血红蛋白含量正
- 关于红骨髓下列正确的是血细胞分析系统方法学评价至少包括( )。良好的骨髓涂片包括( )。含大量发育的各阶段血细胞而呈现红色#
18岁后红骨髓仅存在于扁骨、短骨及长管骨的近心端#
红骨髓约各占骨髓总量的50%
- 缺铁性贫血需与下列哪些疾病相鉴别( )。血管内皮释放的NO的作用慢性感染性贫血#
急性白血病
铁粒幼细胞贫血#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巨幼细胞贫血#舒张血管#
降低血压#
抑制血小板的黏附#
抑制血小板的聚集#
收
- 下列哪种情况能使试管中的血液延缓凝血:下列哪项不符合α-醋酸萘酚脂酶染色以下参与纤溶系统内激活的有( )。血液中加入草酸钾#
将血液置于有棉花的试管中#
加入肝素#
将试管置于冰水中#
将试管壁涂上石蜡油,再放
- 良好的骨髓涂片包括( )。下列哪项符合血小板的聚集作用( )。可被纤溶酶水解的凝血因子有( )。关于总铁结合力和转铁蛋白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涂片有较多的黄色小粒#
涂片可见较多骨髓特有细胞
- 24小时尿液的采集要求是( )。外周血涂片观察成熟红细胞形态对下列哪些疾病具有辅助诊断价值血液分析仪的评价方案包括采集前排空膀胱、弃去尿液,开始计时并采集尿液,将24小时尿液全部采集于容器内#
防腐剂应在采
- 诊断IgM型骨髓瘤必备的条件是在凝血过程中,作为辅因子参与凝血的因子是 ( )下列哪项符合血小板的聚集作用 ( )骨髓涂片低倍镜观察的内容有有关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血磷增高
- 下列哪些不是血管内溶血的疾病( )。有关纤维蛋白原的降解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血红蛋白病#
微血管病性溶血
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G-6-PD缺乏症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D-Dimer是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
纤维
- 对造血起负调控作用的生长因子有与一期止血相关的因素包括( )。转化生长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
干扰素#
集落生长因子
胰岛素类生长因子纤溶活性降低
神经轴突反射#
胶原暴露#
血小板黏附聚集#
凝血途径激活
- 属于高黏滞综合征临床表现的是浆细胞特异性抗原有 ( )眼花、耳鸣#
头昏、眩晕#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手指麻木#
意识障碍#CD8
CD138#
PC-1#
CD4
PCA-1#
- 以下细胞化学染色哪项可用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鉴别诊断过氧化物酶染色#
特异性酯酶染色#
非特异性酯酶染色#
过碘酸-雪夫反应#
铁染色
- 急性再障骨髓象检查非造血细胞比例增高,非造血细胞包括造血祖细胞的体外扩增条件包括血小板
淋巴细胞
粒细胞
成骨细胞#
肥大细胞#造血生长因子#
支持物#
营养液#
靶细胞
天然条件培养物#
- 以下支持原发性纤溶亢进的指标包括( )。个别项目质控品失控与多数项目失控的差别是PT、APTT、TT正常#
FDP、D-二聚体升高
纤维蛋白原明显减低#
纤维蛋白肽Bβ1-42水平增高#
纤维蛋白肽Bβ15-42水平增高有无分析系统
- 符合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诊断标准的是目前认为再障的发病机制主要有( )临床上有白血病的临床表现#
血象中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并常有幼稚嗜酸性粒细胞#
骨髓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形态异常#
原粒细胞
- 下列哪些试验可用于不稳定血红蛋白病的诊断纤溶酶的生理作用是增生性贫血包括 ( )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修订了MDSFAB分类,以下属于新分类的是 ( )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检测法,注意要点有热变性试验#
异丙醇试验#
变
- 实验室应向临床提供本实验室开展的检验项目清单,其内容至少应包括( )。骨髓中以中性晚幼粒、杆状核粒细胞增生为主的疾病是检验项目名称、英文缩写#
采用的方法#
标本类型#
生物参考区间#
主要临床意义#
检测时间
- 过氧化物酶染色呈阳性反应的细胞有 ( )个别项目质控品失控与多数项目失控的差别是M3型白血病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
M5型白血病的幼单核细胞#
M6型白血病的原始红细胞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原淋巴细胞
急性粒细胞白
- α-醋酸萘酚酯酶(α-NAE)染色多呈阳性反应的是诊断良性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应排除多发性骨髓瘤,两者的区别包括 ( )单核细胞#
淋巴细胞
浆细胞
晚幼红细胞
巨核细胞#前者无骨质破坏,后者常有#
前者血清白蛋白增高,
- 出现直接Coombs试验阳性的疾病巨幼细胞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
冷凝集素综合征#
新生儿同种免疫性溶血#
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
- 多发性骨髓瘤由异常免疫球蛋白增多引起的表现是出血倾向#
感染#
肾功能损害#
骨质破坏
血钙增高异常免疫球蛋白增多可致感染、出血倾向、肾功能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