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砌体结构设计的论述,在下列组合中,屋面有保温层,可防止或减轻房屋底层墙体裂缝。Ⅰ、Ⅳ
Ⅰ、Ⅲ
Ⅱ、Ⅲ
Ⅱ、Ⅳ#I项,地面以下或防潮层以下的砌体,潮湿房间的墙,所用水泥砂浆的最小等级为M5;II项,承重的独立砖柱截面尺寸不
- 木材抗剪破坏属于脆性破坏,因此螺栓应选用强度高的钢材#A项,根据《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2003)(2005年版)第6.1.1条条文说明,齿连接的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构造是否合理,正确;B项,木材抗剪属于脆性工
- 只要结构的弹性等效侧向刚度和重力荷载之间的关系满足一定的限值,对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一般仍可采用基本风压值确定, D正确。 故选A。 【命题思路】 本题为概念题,并给出规范条文出处,不要求对每一项进行判断并
- 某15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其平立面示意如图25-29(Z)所示,房屋高度58m,二~五层层高4.5m,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Ⅲ类场地,该结构底层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为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60%,混凝土强度等级C40(f[XBzc
- 选择承重钢结构钢材的钢种时,( )不是主要考虑的因素。结构工作温度
荷载性质
钢材造价
建筑的防火等级#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第3.3.1条,为保证承重结构的承载能力和防止在一定条件下出现脆性
- 某屋架下弦按轴心受拉构件设计,保护层厚度c=25mm,应不低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规定的基本设防目标; Ⅲ.严重不规则的建筑结构,下列何项正确?题2中,若N[XBzk.gif]=142kN,Ⅳ错误
Ⅱ、Ⅲ、Ⅳ正确,Ⅲ错误#
Ⅰ
- 在设防烈度为6度至9度地区内的乙类、丙类高层建筑,应进行抗震设计,其地震作用计算按下列哪种做法才符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的规定?( )各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结构均应计算地震作用#
6
- 《高钢规》与《抗规》的不一致之处,应如何取舍?由于《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正在修订之中,原98版可能会存在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不一致之处,这时,应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执行,
- 《钢规》有没有勘误表?笔者至今未见到官方正式的勘误。邱鹤年在《钢结构设计禁忌与实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一书中对规范提出了不少改进意见,笔者认为很有见地,读者可以参考。
- 地基处理后,当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时,关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修正以及下卧层验算的下列主张中,其中何项错误? ( )[2007年真题]对地基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修正时,基础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
- 给出了等边角钢绕平行轴稳定时的换算长细比计算公式,如何理解?规范的3.4.2条为强制性条文,需要考虑折减系数。该规定是沿袭88规范的做法。考虑到单轴对称截面绕对称轴的稳定性是弯扭失稳问题,2009年第6期)中,不应该
- 地下一层箱形基础顶为嵌固端,2~10层层高均为3.6m。该房屋为丙类建筑,框架抗震等级为一级。[2009年真题]若该结构顶部增加突出小屋(第11层水箱间),其层高为3.0m。已知:第10层(层顶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1
- 下列各项不属于偶然作用的是( )。罕遇地震
爆炸力、撞击力
施工检修荷载#
龙卷风根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第4.0.2条第1款第3项次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第3.1.1条
- 若不考虑塑性发展系数,最大应力仍没有达到屈服,这时,题目要求计算最大压应力,还需要考虑塑性发展系数吗?对于这个问题,有两点需要说明:(1)在《钢规》中,公式左边项的"应力"并不是真实的应力,充其量只能算是"名义应力
- 试问,下列何项说法不符合高强度螺栓承压型连接的规定?承压型连接的高强度螺栓的预拉力P与摩擦型连接的高强度螺栓相同
在抗剪连接中,每个承压型连接高强度螺栓的承载力设计值的计算方法与普通螺栓相同,但当剪切面在
- 应为下列何项所述?( )[2008年真题]6.2010版《抗规》第50页6.1.3条,剪力墙的抗震等级取与框架相同。这里,钢筋应力减小
混凝土应力增大,规定了底层柱下端截面弯矩设计值的增大系数,但取消了2008版时对"底层"
- 某24层高层住宅楼,首层层高3.25m,结构总高度66.80m,采用钢筋混凝土全现浇剪力墙结构。底层某矩形剪力墙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墙体端部约束边缘构件纵向受力钢筋用HRB400级,墙体分布钢筋和端部约束边缘构件箍筋用HRB33
-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配置抗冲切箍筋的钢筋混凝土楼板,其冲切破坏前有明显预兆,呈延性破坏
受弯构件进行疲劳验算时,受压区混凝土应力图形可简化为等效的矩形应力图
对于进行疲劳强度验算的受弯构件,荷载应取用
- 下列符合规定的是( )。应采用现浇楼板,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且每层每向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25%#
应采用现浇楼板,并应双层双向配筋,并应双层双向配筋,且每层每向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20%
应采用现浇楼板,且
- 应采用下列何项取值?( )[2009年真题]以下关于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的4种观点: Ⅰ.分段搭设的悬挑脚手架,每段高度不得超过25m; Ⅱ.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的里表温差不宜大于25℃,混凝土浇筑表面与大气温
- 关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S的表达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所有组合的第一项,即永久荷载效应采用标准值效应
对于标准组合,除可变荷载效应最大的取标准值以外,其余均采用可变荷载效应的组合值
- 以获得受力所需的侧向刚度
为了尽可能地减少扭矩,宜布置核心筒位于整个结构的中央,以适应框架-核心筒结构对扭矩较敏感的特点
为保证框架-核心筒结构的侧向刚度沿竖向不发生突变,同时也避免楼盖主梁搁置在核心筒的连
- 轴心受压格构式构件在验算其绕虚轴的整体稳定时采用换算长细比,是因为( )。格构构件的整体稳定承载力高于同截面的实腹构件
考虑强度降低的影响
考虑剪切变形的影响#
考虑单肢失稳对构件承载力的影响根据《钢结
- 在计算地基变形时,所采用的荷载中,不应计入风荷载,则下列分析的理由中正确的是( )。地基变形计算的是地基沉降,是竖向变形,不会产生固结变形#
在风荷载作用下,引起建筑物的倾斜基础底面的附加压力可以由各多种荷
- 下列关于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中框架-核心筒结构与板柱-剪力墙结构结构形式的区分,以及抗震设计中对它们不同要求的一些说法,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3.1.3条条文说明,错误;B项,根据第8.1.9
- 某多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其中间层高H=2.8m,圆形装饰柱直径d=300mm,纵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c=30mm,配置螺旋式间接钢筋,箍筋直径为8mm,箍筋间距s=50mm,箍筋为HPB300钢筋。假定柱的轴向压力设计值N=400kN,弯
- 下列哪一项说法是正确的?( )下列关于地基处理设计方法的论述,何项不正确?房屋总高度和层数,多层砖砌体房屋与底部框架的多层房屋层高限值相同当地基土的天然含水量小于30%(黄土含水量小于25%),查表7.1.2可知,
- 一类环境中,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的预应力混凝土梁,其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取以下何项数值为妥?( )[2007年真题]C40,30mm#
C40,35mm
C30,25mm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第3
- 对于质量和刚度均对称的高层结构进行地震作用分析时,下述何项意见正确? ( )[2008年真题]可不考虑偶然偏心影响
考虑偶然偏心影响,结构总地震作用标准值应增大5%~30%
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时考虑偶然偏
- 下列有关基坑工程的一些主张,其中何项是不正确的? ( )[2009年真题]饱和黏性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应采用在土的有效自重压力下预固结的不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确定
作用于支护结构的土压力和水压力,宜按水土分算的原
- 当结构计算嵌固端位于地下一层底板时,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应从地下一层底板算起#
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时,若柱网内设置多个次梁时,可适当减小B项,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
- 关于砌体房屋静力计算方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弹性方案房屋按屋架(大梁)与墙(柱)铰接的平面排架或框架计算
刚弹性方案房屋按屋架(大梁)与墙(柱)铰接考虑空间工作的平面排架或框架计算
刚性方案房
- 3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有无勘误表?对于质量和刚度均对称的高层结构进行地震作用分析时,下述何项意见正确? ( )[2008年真题]3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颁布之后,还出过一份"处理意见",
- 其托梁的跨中段和连续梁的托梁中支座截面分别按何种钢筋混凝土构件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托梁跨中按偏拉构件,连续托梁中支座截面按偏压构件
托梁跨中按偏拉构件,连续托梁中支座截面按受弯构件试验表明,墙梁
- 23.《高规》6.4.2条、6.4.3条中,"Ⅳ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如何才算"较高"?23.依据6.4.2条的条文说明,"较高的高层建筑"是指,高于40m的框架结构或高于60m的其他结构体系的混凝土房屋建筑。
- 某具有高层装配整体楼面的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8度,楼面横向宽度18m,在布置横向剪力墙时,下列间距符合规定的是( )。30m#
40m
45m
54m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表8.1.8,装配整
- 11.设防烈度为8度、乙类建筑,依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的3.0.3条,应提高1度即按照9度考虑,可是,表中9度时只有≤24m的情况。如何处理?11.2010版《抗规》表6.1.2中,框架结构、9度时只有房屋高
- 某钢结构有悬臂主梁,悬伸长度为2m,则其容许挠度值(mm)为( )。5
5.7
8
10#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第3.5.1条和附录A表A.1.1,主梁的容许挠度值为l/400,悬臂梁的计算跨度为其悬伸长度的2倍,即容
- 某10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箱形基础顶为嵌固端,房屋高度为36.4m。首层层高为4.0m,2~10层层高均为3.6m。该房屋为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框架抗震等级为一级。[2009年真
- 抗震设防烈度8度,楼面横向宽度18m,下列间距符合规定的是( )。关于钢筋混凝土构件的以下3种说法: Ⅰ.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两侧均为设计值; Ⅱ.裂缝宽度计算时,针对上述说法正确性的判断,因此,左侧为效应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