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规》5.1.5条,只规定了填板间的距离,请问,该距离是净距还是中至中的距离?另外,填板的构造尺寸如何?在徐建的习题集里面有一道题(题3-74),其中假设了填板宽60mm。还有题3-79假设填板宽度100mm。不知道根据什么取
- 用来对砌体承重结构进行变形验算的地基变形特征值是( )。局部倾斜值#
倾斜值
沉降差
沉降量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3.3条第1款,由于建筑地基不均匀、荷载差异很大、体型复杂等因素引
- 《钢规》有没有勘误表?笔者至今未见到官方正式的勘误。邱鹤年在《钢结构设计禁忌与实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一书中对规范提出了不少改进意见,笔者认为很有见地,读者可以参考。
- 对于吊车的动力系数,《荷载规范》5.3.1条规定"吊车竖向荷载应乘以动力系数";而《钢规》3.1.6条关于动力系数的规定中,没有特别指出局限于"竖向荷载",似乎意味着吊车横向荷载也要乘以动力系数。如何理解?依据《荷
- 不以塑性指数IP定名的是( )。多层普通砖、多孔砖房屋,圈梁的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20mm,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时纵筋不应少于4Φ12
七层的蒸压粉煤灰砖、蒸压灰砂砖房屋,当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时,圈梁的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8
- 下列各项不属于偶然作用的是( )。抗震设防烈度7度区的某7层砌体房屋,在下列6类砖型中,符合规范要求且有可能作为承重墙体材料的,应为下列何项组合?( )[2007年真题]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P型多孔砖;M
- 对框架-核心筒结构进行结构布置时,下列概念不正确的是( )。核心筒是框架-核心筒结构抵抗侧向力的最主要构件,核心筒需占有一定的面积,宜布置核心筒位于整个结构的中央,同时也避免楼盖主梁搁置在核心筒的连梁上,
- 则宜采用的非焊接吊车梁的钢号为( )。27.《砌体规范》的7.3.4条条文说明中指出,"承重墙梁在托梁顶面荷载作用下不考虑组合作用,仅在墙梁顶面荷载作用下考虑组合作用",如何理解这里的荷载组合?Q235A
Q235B
Q235
- 关于建造在软弱地基上的建筑应采取的建筑或结构措施,下列说法何项是不正确的?对于三层和三层以上的砌体承重结构房屋,当房屋的预估最大沉降量不大于120mm时,其长高比可大于2.5
对有大面积堆载的单层工业厂房,当厂房
- 要设计东北某地区的钢结构建筑,由于该地区冬季温度为-28℃左右,则宜采用的非焊接吊车梁的钢号为( )。Q235A
Q235B
Q235C#
Q345A对于非焊接结构,冬季计算温度低于-20℃的非焊接吊车梁需进行疲劳计算。根据《钢结
- 某10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高度为36.4m。首层层高为4.0m,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框架抗震等级为一级。[2009年真题]在该框架结构中,与截面为600mm×600mm的框架中柱相连的某截面为350mm×600mm的框架梁,纵筋采用H
- 关于框架结构竖向活荷载最不利布置的方法,下列论述不正确的是( )。满布荷载法:活荷载同时作用于所有梁,求出支座和跨中弯矩直接用于内力组合#
分层组合法:以分层法为依据,对梁只考虑本层活荷载最不利布置;对
- 38.《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的局部修订,有哪些改动?38.2005年11月11日,建设部发布《木结构设计规范》局部修订的公告,自2006年3月1日实施,3.1.11条为强制性条文。改动的条文如下(编者注:下划线内容为改动处
- 下列各项中,( )不属于超过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情形。地基失稳
墙、柱压屈失稳
构件变形过大,超过规范规定的挠度或水平变位限值#
结构作为刚体失去平衡,如挑梁的倾覆根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
- 12.对于框架_剪力墙结构中的框架柱,在确定轴压比限值时,应采用2010版《抗规》表6.3.6中"框架结构"还是"框架-剪力墙"?12.依据2010版《抗规》6.1.3条的条文说明,当底层框架部分所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
- 关于结构截面抗震验算以及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变形验算中分项系数的取值,下列何项所述正确? ( )[2008年真题]进行截面抗震验算时,各作用分项系数均应采用1.0#
进行结构位移计算时,水平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应取1.
- 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陆续颁布新版本,该如何答题?1.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公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自2010年12月1日实施,《混凝土结构
- 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各墙肢截面组合弯矩设计值应按墙底截面组合弯矩计算值乘以大于1.0的增大系数采用
由短肢剪力墙和一般剪力墙构成的某剪力墙结构,天津河西区应按7度(0.15g)抗震设防,少占建筑空间,
- 轴心受压格构式构件在验算其绕虚轴的整体稳定时采用换算长细比,是因为( )。格构构件的整体稳定承载力高于同截面的实腹构件
考虑强度降低的影响
考虑剪切变形的影响#
考虑单肢失稳对构件承载力的影响根据《钢结
- 已知甲、乙两基础,底面积、基底压力和压缩层内土质都相同,甲基础埋置深度大于乙基础,则两者的沉降状况应为( )。甲基础沉降大
乙基础沉降大#
两者沉降相等
无法确定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 下列关于结构抗震设计的叙述正确的是( )。一、二级抗震等级的框支柱,计算柱轴压比时,应分别乘以1.5、1.2的增大系数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配筋率不应小于0.3%,根据《混凝土
- 下列说法何项是不正确的?对于三层和三层以上的砌体承重结构房屋,当房屋的预估最大沉降量不大于120mm时,当厂房内设有多台起重量为75t、工作级别为A6的吊车时,缝宽50~80mm#
对于建筑体型复杂、荷载差异较大的框架结
- 某24层高层住宅楼,首层层高3.25m,结构总高度66.80m,采用钢筋混凝土全现浇剪力墙结构。底层某矩形剪力墙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墙体端部约束边缘构件纵向受力钢筋用HRB400级,墙体分布钢筋和端部约束边缘构件箍筋用HRB33
- 房屋高度为64m,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丙类建筑,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三级,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 故选D. 【命题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特殊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抗震等级的确定方法的把握程度。 【解题分析】 1.在框架-
- 下列关于基础构件配筋的要求,其中何项是不正确的? ( )[2007年真题]地下连续墙顶部钢筋混凝土圈梁的总配筋率不应小于0.4%
按基底反力直线分布计算的梁板式筏基,其底板纵横方向的底部钢筋配筋率不应小于0.15%
-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配置抗冲切箍筋的钢筋混凝土楼板,其冲切破坏前有明显预兆,呈延性破坏
受弯构件进行疲劳验算时,其主拉应力由箍筋或弯起钢筋承受,荷载应取用
- 对高层混凝土结构进行地震作用分析时,下述何项说法相对准确?质量和刚度分布均匀时,采用底部剪力法时则不考虑
对平面不规则的结构应考虑偶然偏心影响,平面对称规则的结构则不需考虑
计算双向地震作用时可不考虑偶然
- 配筋砌块抗震墙的竖向和水平方向分布钢筋,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符合规范要求?( )竖向分布筋,最小直径12mm、最大间距600mm
竖向分布筋的最小配筋率,一般部位、二级不应小于0.11%
竖向分布筋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48d
- 缀条式轴压柱的斜缀条可按轴心压杆设计,房屋高度为38m的框架结构,依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的3.0.3条,应提高1度即按照9度考虑,表中9度时只有≤24m的情况。如何处理?剪力的影响
杆件的焊接缺陷
- 某具有高层装配整体楼面的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8度,楼面横向宽度18m,在布置横向剪力墙时,下列间距符合规定的是( )。30m#
40m
45m
54m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表8.1.8,装配整
- 某冶金车间设有A8级吊车。试问,由一台最大吊车横向水平荷载所产生的挠度与吊车梁制动结构跨度之比的容许值,应取下列何项数值较为合适?1/500
1/1200
1/1800
1/2200#根据《钢规》附录A.1.2条,容许值为1/2200。
- 试问,下列何项说法不符合高强度螺栓承压型连接的规定?承压型连接的高强度螺栓的预拉力P与摩擦型连接的高强度螺栓相同
在抗剪连接中,每个承压型连接高强度螺栓的承载力设计值的计算方法与普通螺栓相同,但当剪切面在
- 关于砌体结构设计的论述,其中何项组合的内容是全部正确的? ( )[2008年真题]Ⅰ.地面以下或防潮层以下的砌体、潮湿房间墙应采用水泥砂浆,屋面有保温层,墙体材料为蒸压粉煤灰砖或混凝土砌块,可防止或减轻房屋底层
- 最大应力仍没有达到屈服,这时,题目要求计算最大压应力,有两点需要说明:(1)在《钢规》中,这时,公式左边项的"应力"并不是真实的应力,充其量只能算是"名义应力"。(2)在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时,题目中所谓的求"应力"(包括
- 关于建造在软弱地基上的建筑应采取的建筑或结构措施,当房屋的预估最大沉降量不大于120mm时,其长高比可大于2.5
对有大面积堆载的单层工业厂房,当厂房内设有多台起重量为75t、工作级别为A6的吊车时,厂房柱基础宜采用桩
- 一冷杉方木压弯构件,承受压力设计值N=50×103N,弯矩设计值M=2.5×106N·mm,构件截面尺寸为120mm×150mm,构件长度l=2310mm,两端铰接,弯矩作用平面在150mm的方向上。考虑轴心力和弯矩共同作用的折减系数[LXL20160205_1_17
- 某10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箱形基础顶为嵌固端,房屋高度为36.4m。首层层高为4.0m,2~10层层高均为3.6m。该房屋为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框架抗震等级为一级。[2009年真
-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其试验室配合比为:水泥∶砂子∶石子=1∶1.94∶3.76;水灰比为0.50。施工现场实测砂子的含水率为5%,石子的含水率为1%。试问,施工现场拌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取下列何项数值最为合适?( )[2007
- 关于柱轴压比限值的要求,下列各项不正确的是( )。框支剪力墙结构,抗震等级属于一级的框支柱(包括框支角柱),当剪力墙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小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较多时,其框架柱轴压比不宜大于0.65
框
- 试问,计算纯钢结构变形时,应采用下列何项取值?( )[2009年真题]荷载设计值、构件毛截面面积
荷载标准值、构件毛截面面积#
荷载设计值、构件净截面面积
荷载标准值、构件净截面面积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