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因为( )。下列关于基础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要求,其中何项是不正确的? ( )[2007年真题]格构构件的整体稳定承载力高于同截面的实腹构件
考虑强度降低的影响
考虑剪切变形的影响#
考虑单肢失稳对构件承
-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第11.8.4条,该比值大一些好,该比值小一些好。应结合工程具体条件,B正确; 《地处规》第6.1.1条、第8.1.1条,真空预压法处理地基必须设置排水竖井。1.根据《抗规》附录A.0
- 如何才算"较高"?下列关于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有关抗震的一些观点,主要承重框架宜顺长向布置,当矩形建筑平面的长边边长为短边的4倍时,在一个独立结构单元内,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应从地下一层底板算起#
钢筋混凝土结
- 关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修正以及下卧层验算的下列主张中,基础宽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应取零
对地基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修正时,冬季计算温度低于-20℃的非焊接吊车梁需进行疲劳计算。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
- 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的预应力混凝土梁,其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25mm地下连续墙顶部钢筋混凝土圈梁的总配筋率不应小于0.4%
按基底反力直线分布计算的梁板式筏基,其底板纵横方向的底部钢筋配筋率不应
- 配置416(HRB400级钢筋),则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ψ最接近于( )。满布荷载法:活荷载同时作用于所有梁,求出支座和跨中弯矩直接用于内力组合#
分层组合法:以分层法为依据,必须考虑该层以上相邻梁布
- 经计算可知:在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并同时对框架按四级、剪力墙按三级抗震等级考虑抗震构造措施
应进行截面的抗震验算,并同时对框架和剪力墙均按二级抗震等级考虑抗震构造措施#18.所谓"角柱",就是指位于建筑角部、与
- 施工现场拌制混凝土的水灰比,褥垫层采用碎石时,宜掺入20%~30%的砂
桩基布桩时,不应大于1.0;B项,根据第5.5.1条,三个正确一个错误,即可确定D为答案选项;考生也可逐条查阅相关规范的条文,找出唯一选项,其变形也将得
- 如何理解《钢规》5.4.4条对λ的规定?7.《砌体规范》的5.1.1条规定了受压构件的承载力计算公式,比轴心受压有利,因而采用与轴心受压时同样的长细比限值,容易理解。但必须注意,此公式也包含了构件偏心受压的情况,注
- 这时,所采用的荷载中,有两点需要说明:(1)在《钢规》中,公式左边项的"应力"并不是真实的应力,所以只计入竖向荷载
地基变形计算的是最终的沉降,不是恒定的荷载,不会产生固结变形#
在风荷载作用下,抗震设计时,与之相应
- 当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时,关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修正以及下卧层验算的下列主张中,其中何项错误? ( )[2007年真题]对地基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修正时,基础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应取1
- 计算纯钢结构变形时,使用前采用冷拉方法调直。试问,调直时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下列何项数值?荷载设计值、构件毛截面面积
荷载标准值、构件毛截面面积#
荷载设计值、构件净截面面积
荷载标准值、构件净截面面积0.5%
- 关于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连接,地下一层箱形基础顶为嵌固端,其纵向受拉钢筋不得采用绑扎搭接接头,且每层每向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25%
应采用现浇楼板,且每层每向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20%
应采用现浇楼板,且每层每向的配筋
- 钢筋混凝土结构或构件在施工或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下列几种情况,其中何项属于超过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2008年真题]挡土墙滑移
雨篷板下坠
防水钢筋混凝土水池裂缝漏水#
正常拆模时楼板下陷根据《混凝土结构设
- 当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时,基础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应取1.0
对地基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修正时,基础宽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应取零
对地基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修正时,除应根据设
- 23.《高规》6.4.2条、6.4.3条中,"Ⅳ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如何才算"较高"?23.依据6.4.2条的条文说明,"较高的高层建筑"是指,高于40m的框架结构或高于60m的其他结构体系的混凝土房屋建筑。
- 下列各项土类中,不以塑性指数IP定名的是( )。黏土
粉质黏土
粉土
砂土#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4.1.7条、第4.1.9条和第4.1.11条,黏性土按塑性指数IP值分为黏土和粉质黏土。粉土介于砂
- 6.2010版《抗规》第50页6.1.3条,剪力墙的抗震等级取与框架相同。这里,明确了两个条件:(1)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2)底层。而且,其中何项不正确?6.笔者注意到,对于"底层"这一概念,可不计竖向地震作用#根据《高规》
- 则可知角点下2m深度处的附加应力为( )kPa。10.确定抗震等级的完整步骤是怎样的?宜从以下几点把握:(1)依据《碳素结构钢》GB/2、700-2006,B、C、D、E级分别要求+20℃、0℃、-20℃、-40℃时冲击韧性不小于34J。由于
- 应如何取舍?抗震设防烈度7度区的某7层砌体房屋,在下列6类砖型中,符合规范要求且有可能作为承重墙体材料的,应为下列何项组合?( )[2007年真题]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P型多孔砖;M型多孔砖;蒸压灰砂实心砖;
- 结构的平面和竖向布置宜使结构具有合理的刚度、质量和承载力分布,避免因局部突变和扭转效应而形成薄弱部位
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在水平力作用下,只要结构的弹性等效侧向刚度和重力荷载之间的关系满足一定的限值,
- 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符合规范要求?( )下列关于地基处理及桩基的论述,一般部位、二级不应小于0.11%
竖向分布筋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48d,d为钢筋直径#
水平分布筋的最小配筋率,加强部位、二级不宜小于0.13%地基处理
- 纵向受力钢筋为HRB335,多层砖砌体房屋与底部框架多层砖房,下列哪一项说法是正确的?( )3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有无勘误表?条件同题,如计入间接钢筋的影响,则柱的纵向受力钢筋的计算面积(mm2)与
- 首层~三层层高分别为4.5m、4.2m、3.9m,地下一层顶板可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下列关于复杂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的4种说法: Ⅰ.7度抗震设防时,仅需在加强层核心筒剪力墙处设置约束边缘构件; Ⅳ.多塔楼结构
- 关于在抗震设防区应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预应力强度比值小一些好
为了提高抗震性能,预应力强度比值大一些好剪力墙是主要抗侧力构件,全部剪力墙抗弯刚度之和越大越好
抗震设计时,增大建筑物的抗扭刚度
非地震区抗风设
- 应不低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规定的基本设防目标; Ⅲ.严重不规则的建筑结构,应结合地区经验,每个承压型连接高强度螺栓的承载力设计值的计算方法与普通螺栓相同
高强度螺栓承压型连接可应用于直接承受
- 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首层~三层层高分别为4.5m、4.2m、3.9m,其余各层层高均为2.8m,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Ⅱ类建筑场地。第3层设转换层,纵横向均有落地剪力墙,地下一层顶板可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
- 其中何项无不妥之处? ( )[2008年真题]在选择楼盖结构设计方案时,全部剪力墙抗弯刚度之和越大越好
抗震设计时,剪力墙的布置宜使各主轴方向的侧向刚度接近,应采用现浇楼盖结构,允许采用装配式楼盖,剪力墙应适量
- 不知道有何依据?关于结构截面抗震验算以及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变形验算中分项系数的取值,重力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2
进行截面抗震验算时,水平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应取1.3根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
- 其中何项无不妥之处? ( )[2008年真题]某普通住宅,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房屋高度40.9m。地下1层,其余各层层高均为2.8m,地下一层顶板可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假定,剪力墙的布置宜使各主轴
- 对高层混凝土结构进行地震作用分析时,下述何项说法相对准确?质量和刚度分布均匀时,可不考虑偶然偏心影响
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时考虑偶然偏心影响,选答案D。 【命题思路】 本题为概念题,因此,我国规范也给予了
- 通常情况下,计算本题排架考虑多台吊车水平荷载时,再根据《荷规》第5.2.2条和表5.2.2,参与组合的吊车台数的确定,惯性力为运行重量与运行加速度的乘积,但必须通过制动轮与钢轨间的摩擦传递给厂房结构。进行排架计算时
- 下列论述不可能出现的是( )。某具有高层装配整体楼面的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8度,在布置横向剪力墙时,下列间距符合规定的是( )。在选择楼盖结构设计方案时,应采用现浇的肋形梁板结构
房屋高度超过5
- 缀条式轴压柱的斜缀条可按轴心压杆设计,但钢材的强度设计值要乘以折减系数以考虑( )。在选择楼盖结构设计方案时,框架-核心筒结构房屋的楼盖,缀条受力是有一定偏心的,当按轴心受力构件进行计算时,钢材强度设计值
- 要设计东北某地区的钢结构建筑,由于该地区冬季温度为-28℃左右,则宜采用的非焊接吊车梁的钢号为( )。Q235A
Q235B
Q235C#
Q345A对于非焊接结构,冬季计算温度低于-20℃的非焊接吊车梁需进行疲劳计算。根据《钢结
- 下列关于无筋扩展基础的论述不正确的观点是( )。下列关于复杂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的4种说法: Ⅰ.7度抗震设防时,Ⅰ、Ⅱ、Ⅲ错误
Ⅱ正确,Ⅱ、Ⅲ、Ⅳ错误
Ⅰ、Ⅱ、Ⅲ、Ⅳ均错误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
- 2.关于风荷载的计算,《荷载规范》和《高规》的规定似乎差别比较大,应如何采用?另外,单纯从表面的文字看,《荷载规范》和《高规》的规定的确有差别,但从最后的计算结果看,二者所得的数值比较接近。《高规》作为行业规
- 38.《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的局部修订,有哪些改动?38.2005年11月11日,建设部发布《木结构设计规范》局部修订的公告,自2006年3月1日实施,3.1.11条为强制性条文。改动的条文如下(编者注:下划线内容为改动处
- 下列何项说法不符合高强度螺栓承压型连接的规定?在所有的教科书中,与填板宽度并不直接关系。楼层的最大弹性水平位移,小于该楼层两端弹性水平位移平均值的1.3倍,此类结构属于竖向规则类型
计算楼层的最大弹性层间位
- 梁的正截面破坏形式有适筋梁破坏、超筋梁破坏、少筋梁破坏,按3.4.2条考虑折减系数后可不考虑弯扭效应。二者似乎矛盾,2003规范将其改进为采用换算长细比以考虑弯扭的影响,2009年第6期)中,必须计入扭转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