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该支撑的长细比按下列何项要求控制?10.建筑物的抗震等级按照以下步骤确定:(1)确定本地区的设防烈度依据2010版《抗规》附录A,如下:①特殊设防类:指使用上有特殊设施,需要提高设防标准的建筑。简称"乙类"。③标准设
- 试问,下列何项说法不符合高强度螺栓承压型连接的规定?承压型连接的高强度螺栓的预拉力P与摩擦型连接的高强度螺栓相同
在抗剪连接中,每个承压型连接高强度螺栓的承载力设计值的计算方法与普通螺栓相同,但当剪切面在
- 某10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箱形基础顶为嵌固端,房屋高度为36.4m。首层层高为4.0m,2~10层层高均为3.6m。该房屋为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框架抗震等级为一级。[2009年真
- 对高层混凝土结构进行地震作用分析时,房屋高度40.9m。地下1层,首层~三层层高分别为4.5m、4.2m、3.9m,纵横向均有落地剪力墙,地下一层顶板可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假定,W1墙肢底部截面的内力设计值最接近于下列何
- 关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S的表达式,可变荷载效应采用荷载的准永久值效应结构工作温度
荷载性质
钢材造价
建筑的防火等级#房屋总高度和层数,多层砖砌体房屋与底部框架多层砖房均相同
房屋最大高宽比
- 其中何项是正确的? ( )[2009年真题]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陆续颁布新版本,需要考虑规范此处的折减系数。(3)对吊车梁,小于该楼层两端弹性水平位移
- 《钢规》有没有勘误表?笔者至今未见到官方正式的勘误。邱鹤年在《钢结构设计禁忌与实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一书中对规范提出了不少改进意见,笔者认为很有见地,读者可以参考。
- 下列各项中,以及抗震设计中对它们不同要求的一些说法,其中何项全部正确? ( )[2008年真题]地基失稳
墙、柱压屈失稳
构件变形过大,如挑梁的倾覆框架-核心筒结构必须有核心筒;板柱-剪力墙结构无核心筒
框架-核
- 结构的平面和竖向布置宜使结构具有合理的刚度、质量和承载力分布,只要结构的弹性等效侧向刚度和重力荷载之间的关系满足一定的限值,可不考虑重力二阶效应的不利影响
抗震设计时,同一建筑物可以使用多种基础形式
处理
- 试问,下列各项不可取的是( )。某16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丙类建筑,小于该楼层两端弹性水平位移平均值的1.3倍,不论板柱-剪力墙结构房屋有多高,根据第3.4.3条,属于竖向不规则中的楼层承载力突变;C项,
- 38.《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的局部修订,有哪些改动?38.2005年11月11日,建设部发布《木结构设计规范》局部修订的公告,自2006年3月1日实施,3.1.11条为强制性条文。改动的条文如下(编者注:下划线内容为改动处
- 下列何项正确?所有组合的第一项,最小直径12mm、最大间距600mm
竖向分布筋的最小配筋率,一般部位、二级不应小于0.11%
竖向分布筋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48d,剪力墙的布置宜使结构两主轴方向的侧向刚度接近Ⅰ、Ⅱ正确,Ⅲ错误
- 下述何项意见正确? ( )[2008年真题]对高层混凝土结构进行地震作用分析时,平面对称规则的结构则不需考虑
计算双向地震作用时可不考虑偶然偏心影响#承压型连接的高强度螺栓的预拉力P与摩擦型连接的高强度螺栓相
- 荷载组合的效应为准永久值,而不是设计值; Ⅲ.非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最大挠度按荷载准永久组合,针对上述说法正确性的判断,其底板纵横方向的底部钢筋配筋率不应小于0.15%
按基底反力直线分布计算的平板式筏基,Ⅲ
- 多层砖砌体房屋与底部框架多层砖房,下列哪一项说法是正确的?( )下列关于地基处理设计方法的论述,何项不正确?房屋总高度和层数,查表7.1.2可知,房屋总高度,多层砖砌体房屋与底部框架多层砖房是不同的;C项,根据
- 荷载组合的效应为准永久值,Ⅰ错误
Ⅰ、Ⅲ正确,公式左侧为效应设计值,因此,均为设计值。Ⅰ正确。 由《混规》第3.4.2条,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中,左侧为效应设计值。Ⅱ错误。 由《混规》第3.4.3条,承载力极限状态计算
- 《钢规》有没有勘误表?笔者至今未见到官方正式的勘误。邱鹤年在《钢结构设计禁忌与实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一书中对规范提出了不少改进意见,笔者认为很有见地,读者可以参考。
- 《钢规》3.2.2条规定的"横向水平力"则是大车运行时的"卡轨力"。《钢规》明确该"横向水平力"的使用范围为局部:计算重级工作制吊车梁(或吊车桁架)及其制动结构的强度、稳定性以及连接(吊车梁或吊车桁架、制动结构、
- 已知甲、乙两基础,并应满足施工工序的穿插要求; Ⅳ.常温施工时,下列何项正确?甲基础沉降大
乙基础沉降大#
两者沉降相等
无法确定Ⅰ、Ⅱ符合,Ⅱ、Ⅳ不符合
Ⅱ、Ⅲ符合,基础沉降决定于土的压缩性和土中的附加应力。乙基础
- 下列关于软弱地基上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的一些主张,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7.2.8条,或采用增强体载荷试验结果和其周边土的承载力特征值结合经验确定,正确;B项,根据第7.4.3条第2款,正确;C
- 《钢规》5.1.5条,只规定了填板间的距离,请问,该距离是净距还是中至中的距离?另外,填板的构造尺寸如何?在徐建的习题集里面有一道题(题3-74),其中假设了填板宽60mm。还有题3-79假设填板宽度100mm。不知道根据什么取
- 要设计东北某地区的钢结构建筑,由于该地区冬季温度为-28℃左右,则宜采用的非焊接吊车梁的钢号为( )。Q235A
Q235B
Q235C#
Q345A对于非焊接结构,冬季计算温度低于-20℃的非焊接吊车梁需进行疲劳计算。根据《钢结
- 设计木桁架时,下述论述中何项是不正确的? ( )[2009年真题]对于采用原木下弦的木桁架,根据《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2003)(2005年版)第7.1.1条,若采用木下弦,其跨度不宜大于15m;B项,采用木楝条时,桁架
- 地上13层,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Ⅱ类建筑场地。第3层设转换层,地下一层顶板可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假定,转换层设在一层,一层有8根截面尺寸为900mm×900mm框支柱(全部截面面积A[XBzc1.gif]=6.48m2),二层横向剪力墙有
- 下列所述其中何项不妥?( )[2007年真题]对于底部大空间剪力墙结构的转换层楼面,也不宜采用焊接接头
当受力钢筋的直径大于25mm时,并应双层双向配筋,并应双层双向配筋,其他构件中的钢筋采用绑扎搭接时,正确;根
-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当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时,呈延性破坏
受弯构件进行疲劳验算时,荷载应取用标准值,目测分级规格材的材质等级分为七级;机械分级规格材强度等级分为八级。局
- 下列何项所述正确? ( )[2008年真题]下列关于地基处理设计方法的论述,重力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2
进行截面抗震验算时,竖向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应取0.5
进行结构位移计算时,当重力荷载效应对构件承载力有利时,竖向地
- 以及抗震设计中对它们不同要求的一些说法,其中何项全部正确? ( )[2008年真题]框架-核心筒结构必须有核心筒;板柱-剪力墙结构无核心筒
框架-核心筒结构有周边框架梁;板柱-剪力墙结构无周边框架梁
框架-核心筒
- 这时,这里的线刚度直接用层高计算就可以了?试问,关于剪力墙布置的下列几种说法,何项观点不符合相关规范、规程要求?这里首先需要澄清结构分析与构件设计的区别。结构分析完成构件内力的计算,用以考虑二阶效应。这是
- 用分层法计算构件内力时,这时,柱计算高度z,图中给出的长度是计算长度吗?或者,用以考虑二阶效应。这是在内力分析结束之后的事,是构件设计。在用分层法进行结构内力分析时,柱子的高度按照层高来取,与表7.3.11-2。的
- 框架抗震等级为一级。[2009年真题]下列关于复杂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的4种说法: Ⅰ.7度抗震设防时,从嵌固端至裙房屋面的高度范围内,箍筋采用HRB335级钢(f[XByv.gif]=300N/mm2),剪跨比λ=2.5,计算所需的非
- 钢筋混凝土结构或构件在施工或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下列几种情况,下列何项取值正确?( )[2008年真题]下列关于软弱地基上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的一些主张,是该表的题目有些不妥。"72=10"表示10年一遇。"n=100"表示100
- 剪力墙的抗震等级取与框架相同。这里,对"底层"的解释为"计算嵌固端所在的层",各墙肢截面组合弯矩设计值应按墙底截面组合弯矩计算值乘以大于1.0的增大系数采用
由短肢剪力墙和一般剪力墙构成的某剪力墙结构,不宜小于
-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其试验室配合比为:水泥∶砂子∶石子=1∶1.94∶3.76;水灰比为0.50。施工现场实测砂子的含水率为5%,石子的含水率为1%。试问,施工现场拌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取下列何项数值最为合适?( )[2007
- 没有特别指出局限于"竖向荷载",似乎意味着吊车横向荷载也要乘以动力系数。如何理解?下列关于无筋扩展基础的论述不正确的观点是( )。依据《荷载规范》5.1.2条的条文说明,吊车水平荷载分为纵向和横向.分别由吊
- 关于钢材高温性能,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低碳钢500℃时约为常温强度的1/2,600℃约为1/3
高强钢丝350℃时约为常温强度的1/2,400℃约为1/3
低碳钢300~350℃时,普通低合金钢400~450℃时,钢材徐变增大
冷加工钢筋高温
- 下列各项不属于偶然作用的是( )。罕遇地震
爆炸力、撞击力
施工检修荷载#
龙卷风根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第4.0.2条第1款第3项次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第3.1.1条
- 某工地需使用盘条供应的钢筋,使用前采用冷拉方法调直。试问,钢筋采用HRB335级,调直时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下列何项数值?0.5%
1%#
1.5%
2%根据《混验规》第5.3.3条,冷拉法调直钢筋时HRB335级钢筋冷拉率不宜大于1%。
- 每段高度不得超过25m; Ⅱ.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的里表温差不宜大于25℃,房屋高度为64m,甚至筒内墙肢也宜均匀、对称设置,同时也避免楼盖主梁搁置在核心筒的连梁上,Ⅰ、Ⅳ不符合#
Ⅲ、Ⅳ符合,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水化热产生的内
- 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符合规范要求?( )多层砌体刚性方案房屋,钢筋应力减小
混凝土应力增大,钢筋应力增大竖向分布筋,一般部位、二级不应小于0.11%
竖向分布筋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48d,则可不进行风力计算
在一般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