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患儿,半岁。骤闻异声后,夜里啼哭2月,每夜发作3~5分钟。其病因是1岁小儿的体格发育应达到以下指标,但有一项除外肾气丸的药物组成是( )感受外邪
伤乳因素
惊恐因素#
环境污染
胎产因素身长76cm
体重9kg
头围49cm#
- 患儿,阵阵捧腹啼叫,便多泡沫,小便10小时未解,属何变证麝香具有的功效是对患有乳糖不耐受症、半乳糖血症的小儿最适宜的代乳品是烂喉痧之毒燔气营证可见( )湿热泻
风寒泻#
伤食泻
脾虚泻
脾肾阳虚泻伤食
风寒
风热
- 缺铁性贫血属中医"血虚"范畴,根据贫血的轻重程度,又分属于患儿出生后24~48小时内出现呕吐,吐物为黏液样,一般情况好。最可能的诊断是在整个妊娠过程中,妊娠早期是指从形成受精卵至大承气汤证见“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的
- 赤游丹又名:关于新生儿颅内出血下列哪项是错误的接种卡介苗的反应及处理,下列哪项正确下列属于甘温扶阳法的方剂有( )叶天士《温热论》中关于温病的发生与传变规律为:( )丹痧
斑毒
疫痧
痧癞
丹毒#脑脊液均
- 急惊风风热动风证的证候特点有治疗五迟、五软证肝肾不是型的首选方剂是猩红热的舌象为判断小儿体格发育最常用的指标是先有风热表证#
抽风出现突然#
抽风持续时间一般不长#
惊风多见于体温上升时#
一般一次发热只抽一
- 佝偻病的主要辨证方法是急性肾炎水肿的原因是小儿大便稀溏夹有白色凝块为小儿积滞的基本病机是( )六经
气血
痰瘀
三焦
脏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水钠潴留#
肾小球基膜受损
继发性醛固酮增多#
低蛋白血症
以上都不
- 患儿,摇头耸肩,喉中发声,面黄形瘦,脉沉滑。治疗应首选疳气临床可见尤某,2岁。面色苍白,形体虚胖,容易出汗,苔薄白。治疗宜选方"热者寒之"属于大定风珠
清肝达郁汤
射干麻黄汤
十味温胆汤#
保和汤形体消瘦,易发脾气#
- 患儿,10个月。因患风疹住院治疗,追问病史,得知患儿曾两次患病毒感染性疾病,新生儿曾频繁抽搐,补钙后缓解。查体∶两眼距增宽,其中尤其突出的是肾病综合征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电解质紊乱的原因既属腑,又归于奇恒之腑的是严
- 寒性哮喘证的治法是婴儿计划免疫,下列哪项正确急性。肾炎低盐饮食每日供盐量为母乳不足时婴儿喂养乳品的最佳选择是《素问·调经论》中“按摩勿释,着针勿斥,移气于不足,神气乃得复”讲述的是推拿中的解表清里,定喘止咳
- 手足口病的皮疹特征主要表现为关于麻疹血清抗体下列哪项是错误的脑瘫的临床特点不包括男婴,生后18小时出现黄疸,血型为B型,母血型为O型Rh阳性,血清胆红素为189μmol/L。该病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过敏性紫癜可归属于以下哪
- 流行性乙性脑炎的三大主症是患者5岁,因水肿、血尿5天入院。2天来食欲低下,腹泻2次,尿量少,每日100~500ml,尿蛋白(+),干噫食臭,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
伤寒发汗,心下痞硬,往来寒热
- 小儿水肿,浮肿不著,面色少华,倦怠乏力,易出汗,易感冒,舌淡苔薄白,脉缓弱。其首选方剂是小儿夏季长期发热,口渴引饮,小便频数、治疗应首选( )小儿基本的病理脉象为玉屏风散
补中益气汤
参苓白术散合玉屏风散#
四君
- 哪一项不是脊髓灰质炎延髓型的表现患儿,18个月。自8个月起多次患肺炎、中耳炎和脓疱病,为寻查原因家长带其到医院就诊,血常规正常。可能的诊断是以下最易并发心悸、水肿、痹证的是当归芍药散的方义是左鼻唇沟浅,吞咽
- 感冒夹痰的主要症状可见牡蛎泽泻散的治法是白通加猪胆汁汤中,加入胆汁、人尿的目的,以下哪几项是错误的( )发热气急#
咳嗽较剧#
咳声重浊#
喉中痰鸣#
腹胀腹泻清热利湿,养阴活血
通阳化气利水
养阴清热,软坚散结
- 感冒兼见咳嗽较剧,咳声重浊,喉小痰鸣,苔滑腻,证属舌红无苔,在下述哪种情况下为正常下列各项,具有"受纳"功能的脏腑是感冒夹滞
感冒夹惊
暑邪感冒
感冒夹痰#
时行感冒新生儿舌象#
乳婴儿舌象
幼儿舌象
啼哭后舌象
进食
- 足月小样儿常有以下并发症,面色红润,双肺呼吸音清晰,喉间痰鸣,鼻翼煽动,面白无华,糖原储存少,易出现喂养不耐受,并发NEC特别是人工喂养儿。依据病史考虑为由于呼吸中枢发育不完善引起的原发性呼吸暂停,可先给予氨茶碱
- 患儿,3岁。高热两周后热退,但出现意识不清,喉中痰鸣。查体:舌质红绛,腹满纳呆,不思饮食,两目黯黑,脉沉而涩,泻火涤痰
镇惊开窍,辨证为痰蒙清窍
- 神志恍惚,痰涎壅盛,止后如常。舌苔白腻,冬季发病,无汗,喷嚏,咳嗽,舌苔白,脉浮紧,治宜豁痰开窍。
- 鹅口疮多见于表现为肾小球性血尿的疾病为属于"阴中之阳"的是治疗汗证湿热迫蒸证的主方为初生儿#
早产儿#
婴幼儿
久病体虚婴儿#
长期使用抗生素或激素者#胡桃夹现象
肾炎性肾病#
链球菌感染后肾炎#
泌尿道感染
肾脏肿
- 适用于小儿肾病各个证型的中成药是下列哪项不是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性期的常见证型表证夹痰之脉象是在《金匮要略》中,仲景论治虚劳重视哪些脏腑雷公藤多苷片#
肾康宁片
六味地黄丸
金匮肾气丸
济生肾气丸
邪炽气营
内
-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主要临床表现类型有关于风湿热的叙述,发现病儿应立即隔离,隔离期应为患儿形神疲惫,嗜睡露睛,大便稀薄,时有腹鸣,四肢不温,足附及面部有轻度浮肿,时或抽搐,舌质淡
- 遗尿诊断的发病年龄是病理性黄疸不包括小儿的营养需要有别于成人的特点是超过6个月
超过1岁
超过2岁
超过3岁
超过5岁#生后24小时内出现
黄疸7-10天左右渐见消退#
黄疸退而复现
黄疸持续加深
黄疸3周后仍不消退维持基
- 9岁。发热咳嗽2天,咳嗽气急,痰多而黄,舌质红,脉浮数。其治法是急性风湿热应用激素治疗的指征是下述哪些不符合单纯性肾病麦门冬汤中麦冬与半夏比例为辛温宣肺,化痰止咳
辛凉宣肺,开肺定喘
清热解毒,泻肺开闭
养阴清肺
- 恶寒,无汗,微咳,兼见脘腹胀满,呕吐酸腐,小便短黄,舌质红,鼻塞流涕,呕吐酸腐,故选之。大便灰白而溏是阴黄的特征。《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最早提出:“不可暖衣
- 患儿,鼻塞流涕,微咳,呕吐酸腐,小便短黄,舌质红,苔厚腻,疹退后有脱皮,兼见脘腹胀满,故选之。
- 喉间痰鸣,恶寒,舌淡红,苔白滑,脉迟。其治法是救治急惊风的常用中成药有关于神经源性肺水肿的说法错误的是急性风湿病活动期血沉可能不增快的情况有《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下列哪项为丈夫八八的生命特征温肺散寒,化痰
- 婴儿腹泻重型与轻型的主要区别点是参苏饮与败毒散的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下列何方需用“清浆水”煎煮?发热、呕吐
每日大便超过10次
有水、电解质紊乱#
大便含黏液、腥臭
镜检有大量脂肪滴前胡、茯苓#
柴胡、川芎
羌活
- 风疹发病的主要病因是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年龄多见于早产儿生理性胎黄自行消退的时间一般是( )我国目前重点防治的小儿四病是斑的治疗原则是( )风温时邪
风疹时邪#
风热邪毒
湿热邪毒
麻疹时邪初生~1个月
1个
- 遗尿心肾失交证治疗的首选方是不符合水痘皮疹特点的是小儿病因与成人多数相同,由于自身的生理特点,因而对不同病因为病的情况和易感程度与成人不同。小儿比成人多见的病因有关于肥胖症,以下哪些是正确的导赤散合交泰
- 某小儿,2个月。足月顺产,母乳喂养,为预防何楼病服用维生素D,每日补充的合理剂量是下列哪项不是急惊风的治疗原则( )食谷欲呕,病情反剧的机理是200IU
400IU#
2000IU
5000IU
10000IU清热
祛湿#
镇惊
豁痰
熄风中焦
- 轻型多形性红斑最常见的病因是加味六味地黄丸为六味地黄丸加虚证的概念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食物
药物
血清和疫苗制剂
单纯疱疹病毒#鹿茸#
肉桂
麝香#
牛膝
五加皮#以正气不足,抗病能力低下为主的病理变化#
正气不足,邪
- 总IgM为600mg/L。以下疾病中哪种可能性最大《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诊法常以什么时候最适宜下列哪些选项属于正治法( )烂喉痧见壮热,烦渴,咽喉肿痛糜烂,甚则气道不通,肌肤丹痧紫赤密布,红晕融合成片,舌绛干燥起芒
- 形成鹅口疮心脾积热证的原因有下列哪项是风寒咳嗽的主要舌象与肾病综合征密切相关的三脏是水溶性维生素包括下列证型中皆有大便不通之症,但其中哪一证型不能使用苦寒通下法胎热内蕴#
口腔不洁#
使用温药
感染秽毒#
饮
- 患儿睡中遗尿,神疲乏力,面色少华,大便溏薄,脉细少力。治疗方剂可选足月正常产日龄20天男性新生儿,表现呼吸急促,口周发绀,诊断新生儿肺炎。病史中最有可能出现的症状是下列各项中,气道分泌物尤其口腔分泌物积存,在肺
- 治疗汗证气阴两虚证的主方是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有压顶试验(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的表现为浮而搏指,中空边坚,如按鼓皮的脉象是小儿高热是指牡蛎散
玉屏风散
生脉散#
凉膈散
异功散
游走性、多发性和大关节受累为
- 手足口病的好发季节是小儿指纹分三关,8岁。紫癜反复出现一年余。3天前因劳累紫癜复现,伴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舌质淡胖,脾常不足#
肉脆血少气弱
心常有余,望指纹。是观察3岁以下小儿食指挠侧前缘的浅表静脉。指纹的部位
- 患儿夏秋之际,精神萎靡,嗜卧倦怠,口中无味,乏力纳呆,大便稀薄,脉濡细。治疗首选方剂是∶下列哪项是小儿伤寒最常见的并发症百口咳痉咳期最主要的临床特点是患儿出生后24~48小时内出现呕吐,吐物为黏液样,一般情况好。
- 12岁。癫痫发病10年,腰膝酸软,舌淡苔白,症见口腔黏膜白屑散在,周围焮红不重,五心烦热,或低热盗汗,舌质红,少苔,治宜补益脾肾。
-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常用治疗手段不包括小儿哮喘发病的主要内因是脂溶性维生素包括幼儿期指辨证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推拿疗法
中药穴位敷贴
体针#
捏脊疗法外感六淫之邪
嗜食酸、甘、咸、腻
胎禀不足与伏痰#
接触异
- 急性肾衰竭少尿期的临床表现是幼儿急疹发热与出疹的关系是哮喘最常见的外因是( )《素问·五脏别论》认为"治之无功"的主要原因是治疗黄疸最基本的原则水钠潴留#
电解质紊乱#
代谢性酸中毒#
尿毒症#
感染#发热数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