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以下表示疾病严重程度的统计指标是
  • 正确答案 :E
  • 2周每千人因病休工(学)人数及天数

  • 解析:疾病严重程度的统计指标主要包括:每千人患有2种及以上疾患者数、2周每千人因病休工(学)人数及天数、2周每千人因病卧床人数及天数。

  • [单选题]以下关于“生存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A
  • 是指观察对象活过某时刻的概率


  • [单选题]某地某年女性简略寿命表中0岁组的期望寿命为65.5岁,则1岁组的期望寿命
  • 正确答案 :D
  • 不一定


  • [单选题]预防性卫生监督属于
  • 正确答案 :A
  • 事前监督


  • [单选题]下面哪项有关选择偏倚的描述是正确的
  • 正确答案 :D
  • 现况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比队列研究更易发生选择偏倚


  • [多选题]在临床试验中,非试验因素会影响疗效,需排除的非试验因素为
  • 正确答案 :ABCDE
  • 年龄

    免疫水平

    病情

    病程

    其他疗法


  • [单选题]健康教育是
  • 正确答案 :C
  • 针对“知-信-行”改变的一系列活动

  • 解析:注重知识传播和信息扩散是卫生宣传的特点;备选答案D和E都是健康促进的工作内容;健康教育是以知识传播为基础,以改变行为为目标,而且全面实施一系列针对“知-信-行”改变的活动才是称其为健康教育。因此答案C最佳。

  • [单选题]创新扩散理论认为新观念、新事物传播最有效的途径是
  • 正确答案 :B
  • 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结合


  • [单选题]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遇到挫折时习惯于幽默,而有的人则习惯于逃避,这种面对生活的方式称为
  • 正确答案 :B
  • 应对风格


  • [单选题]心理咨询师在会谈时经常耐心地、倾听病人对病情的叙述,容忍和接纳各种观念和习惯,这种技巧称为
  • 正确答案 :C
  • 无条件积极关注


  • [单选题]低温对机体的影响是
  • 正确答案 :B
  • 中枢神经系统传导能力减弱

  • 解析:①体温调节:寒冷刺激皮肤冷感受器发放神经冲动传入到脊髓和下丘脑,反射性引起皮肤血管收缩、寒战、立毛及动员贮存的脂肪和糖。血液由于外周血管收缩而转向流入深部组织,热在此不易散失。超过适应能力,体温调节发生障碍,则体温降低,甚至出现体温过低,影响机体功能。②中枢神经系统:低温条件下,脑内高能磷酸化合物代谢降低。可出现神经兴奋与传导能力减弱,并与体温有直接的关系:在体温35~32.2℃范围内,可见手脚不灵、运动失调、反应减慢及发声困难。寒冷引起的这些神经效应使低温作业工人易受机械和事故的伤害。③心血管系统:低温作用初期,心率加快,心排血量增加,后期则心率减慢,心排血量减少。体温过低并不降低心肌收缩力而是影响心肌的传导系统。房室结的传导障碍表现为进展性心动过缓,进而出现心收缩不全。传导障碍可在心电图上有明显变化。④体温过低:一般将中心体温35℃或以下称为体温过低(hypothermia)。体温35℃时,寒战达到最大程度,体温再下降,寒战则停止,且逐渐出现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在寒冷环境中,大量血液由外周流向内脏器官,中心和外周之间形成很大的温度梯度,所以中心体温尚未过低时,可出现四肢或面部的局部冻伤。

  • [单选题]下列关于排毒系数法和等标污染负荷法叙述错误的是( )
  • 正确答案 :D
  • 他们可以等同对待


  • [单选题]绝大多数生长发育指标个体差异的原因是
  • 正确答案 :E
  • 遗传和环境因素

  • 解析:绝大多数生长发育指标的个体差异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决定个体能实现的最大生长潜力,而能否实现、程度如何,取决于各种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

  • [单选题]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复训应
  • 正确答案 :D
  • 每2年复训1次

  • 解析:《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定:从业人员每2年复训1次。

  • [多选题]关于社会动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ABCDE
  • 被认为是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

    促使社会各阶层广泛的主动参与

    与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的宗旨相吻合

    贯穿于社区健康教育活动的全过程

    通过它可以建立起强有力的健康教育执行和技术管理体系


  • [单选题]藿香正气散的君药是( )
  • 正确答案 :C
  • 藿香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考试布丁
    推荐科目: 胸心外科学(副高) 耳鼻咽喉科学(副高) 放射医学(副高) 中医儿科学(副高) 疾病控制(副高) 环境卫生(副高) 儿童保健(副高) 疼痛学(副高) 呼吸内科学(副高) 消化内科学(副高)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