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下列哪种物质被公认为最强有力的促红细胞缗钱状聚集的物质
  • 正确答案 :C
  • 纤维蛋白原

  • 解析:血浆中的一些大分子蛋白质,包括纤维蛋白原和球蛋白,尤其是长链状结构的纤维蛋白原对红细胞有显著的桥连作用,易使红细胞聚集成缗钱状。

  • [单选题]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的RS细胞,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C
  • CD30多阳性

  • 解析:RS细胞最突出的免疫表型特征是ki-1(CD30)抗原阳性。

  • [单选题]使荧光强度与荧光物质的浓度成正比,应使
  • 正确答案 :B
  • 样品浓度应适中

  • 解析:本题考查荧光强度与荧光物质及样品的关系。要使荧光强度与荧光物质的浓度成正比,应使样品浓度适中。

  • [单选题]亲和素与生物素结合的特点
  • 正确答案 :B
  • 不属于免疫反应

  • 解析:亲和素与生物素结合的特点:不属于免疫反应,但特异性强,亲和力大,两者结合后极为稳定。

  • [单选题]缺乏下列哪种T细胞,则B细胞不能产生抗体或产生低水平的抗体( )
  • 正确答案 :A
  • 辅助性T细胞


  • [单选题]下列哪类微生物是非细胞型微生物
  • 正确答案 :D
  • 病毒

  • 解析:非细胞型生物指无细胞结构的单一核酸活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包括病毒、亚病毒和朊粒。

  • [单选题]细菌L型是指
  • 正确答案 :A
  • 细胞壁缺陷型细菌

  • 解析: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结构受到理化或生理因素的直接破坏后合成被抑制,这种细胞壁受损的细菌在高渗环境中仍可存活,因其最先在Lister研究院发现,故称为细菌L型。

  • [单选题]真菌细胞的结构或成分,不具有
  • 正确答案 :E
  • 叶绿体

  • 解析:真菌的细胞结构与高等植物细胞基本相同,有典型的细胞壁结构和较多细胞器,但没有叶绿体。

  • [单选题]HIV侵犯的主要细胞是
  • 正确答案 :A
  • CD4细胞

  • 解析:HIV以侵犯CD4细胞为主,造成细胞免疫功能缺损。

  • [单选题]感染人体后可引起恐水症的病毒是
  • 正确答案 :A
  • 狂犬病病毒

  • 解析:狂犬病发病时神经兴奋性增高,吞咽或饮水时喉头肌痉挛,又称恐水症。

  • [单选题]布氏杆菌引起( )
  • 正确答案 :A
  • 波状热

  • 解析:布氏杆菌引起波状热。故正确答案为A。

  • [单选题]下列关于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正确答案 :C
  • 在血管内引起凝集和溶血

  • 解析: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是获得性溶血性贫血中最重要的一种。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自身抗体以IgG为主,少部分为IgA、C3。AIHA的溶血主要为血管外溶血。当红细胞与自身抗体结合后,抗体的Fc段暴露,易与吞噬细胞结合,部分红细胞膜被吞噬或消化。

  • [单选题]分析前阶段之所以是临床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是因为其是
  • 正确答案 :B
  • 保证检验信息可靠、有效的先决条件

  • 解析:分析前阶段的重要性在于保证检验信息对于临床医生用于患者诊断、治疗时的可靠性、有效性;也就是说这一阶段的质量保证工作是为保证检验结果能真实、客观地反映患者当前病情或健康状态所应采取的必要保证措施。分析前阶段的质量保证手段与数据精确度、结果稳定性和检验报告规范没有直接联系。

  • [单选题]肾移植后尿液细胞学检查可预示排斥反应的指标是
  • 正确答案 :E
  • 淋巴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

  • 解析:肾移植后排斥反应有7项尿液细胞学改变特征:核退变、红细胞、上皮细胞和白细胞形成混合细胞团块、淋巴细胞、肾小管细胞、管型和背景坏死物。排斥反应至少具备以上5项指征。两项恒定指征为淋巴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可预示排斥反应。

  • [单选题]哪种成分输注无须交叉配血,只需ABO血型相合
  • 正确答案 :E
  • 新鲜冰冻血浆

  • 解析:血浆是全血分离后所得的液体部分。主要成分为血浆蛋白,不含血细胞,无凝集原,输注前不需做交叉配血试验,但须选取同型血浆输注。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考试布丁
    推荐科目: 肾内科学(中级)[代码:307] 骨外科学(中级)[代码:318] 胸心外科学(中级)[代码:319] 烧伤外科学(中级)[代码:323] 儿科学(中级)[代码:332] 核医学(中级)[代码:345] 康复医学(中级)[代码:348] 口腔医学(中级)[代码:353] 中医内科学(中级)[代码:315] 推拿按摩学(中级)[代码:349]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