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柴胡证往来寒热,休作有时的产生机制主要是
  • 正确答案 :D
  • 正邪分争于表里之间


  • [单选题]湿温,身热不扬,脘痞腹胀,大便溏泻,小便混浊,苔白腻,脉濡缓,治宜
  • 正确答案 :C
  • 燥湿化浊


  • [单选题]温病见发热,口渴,心烦,干咳气喘,咽干鼻燥,胸满胁痛,舌边尖红,脉数,其治疗宜用
  • 正确答案 :D
  • 清燥救肺汤


  • [单选题]四气是如何总结出来的
  • 正确答案 :D
  • 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

  • 解析:是药物的作用概括出来的,四气所表示药物的作用:寒凉药分别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蒸、泻热通便、清热利尿、清化热痰、清心开窍、凉肝息风等作用;温热药则分别具有温里散寒、暖肝散结、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经通络、引火归原、回阳救逆等作用。

  • [单选题]治疗筋脉挛急疼痛的药物,大多是何味药
  • 正确答案 :C
  • 解析:甘味 能补——补益 能和——和中、调和药性 能缓——缓急止痛 ①甘补:甘味有补益的作用,治疗虚证; ②甘和:甘味有和中、调和诸药的作用,治疗脾胃不和证,入复方调和诸药; ③甘缓:甘味有缓急止痛、缓解毒性的作用,治疗腹部或四肢挛急疼痛、药食中毒等。 (

  • [单选题]素体表虚,复因外感,恶风汗出,发热脉浮缓,用药宜首选
  • 正确答案 :E
  • 桂枝

  • 解析:桂枝 药性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应用 1.风寒感冒。 2.寒凝血滞诸痛证。 3.痰饮、蓄水证。 4.心悸。 用法用量 煎服,3~9g。 使用注意 凡外感热病、阴虚火旺、血热妄行等证,均当忌用。 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 功效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应用 1.风寒感冒,巅顶疼痛。 2.风寒湿痹。 用法用量 煎服,3~9g。

  • [单选题]既能化痰,又能降肺胃气逆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E
  • 旋覆花


  • [单选题]石菖蒲、远志的共同作用是
  • 正确答案 :A
  • 开窍宁神

  • 解析:石菖蒲   性能:辛、苦,温。归心、胃经。   功效:开窍醒神,化湿和胃,宁神益志。2013   应用:   1.痰蒙清窍,神志昏迷。   2.湿阻中焦,脘腹痞满,胀闷疼痛。   3.噤口痢。可行胃肠之气。常与黄连、茯苓、石莲子等配伍。   4.健忘、失眠、耳鸣、耳聋。   5.声音嘶哑、痈疽疮疡、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证。

  • [单选题]痰鸣音属于
  • 正确答案 :E
  • 粗湿啰音

  • 解析: 湿啰音(水泡音)   气流通过稀薄液体(渗出物、黏液、血液、漏出液、分泌液)时形成水泡并立即破裂时所产生的声音 湿啰音的特点   吸气和呼气都可听到,以吸气末时多而清楚;   部位较恒定,性质不易改变;   大、中、小湿啰音可同时存在;   咳嗽或排痰后可减轻或消失 。

  • [单选题]关于血尿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正确答案 :E
  • 三杯试验第三杯呈血尿表示病变


  • [单选题]可出现脉压增大的疾病是
  • 正确答案 :A
  • 动静脉瘘


  • [单选题]经络的生理作用不包括
  • 正确答案 :E
  • 蓄积渗灌气血

  • 解析:经络是人体通内达外的一个联络系统,在生理功能失调时,又是病邪传注的途径,具有反映病候的特点。通过望色、循经触摸反应物和按雎等,可推断疾病的病理状况。

  • [单选题]侧伏坐位适宜取哪个部位的腧穴
  • 正确答案 :D
  • 适宜于取头部一侧、面颊及耳前后部位的腧穴

  • 解析:侧伏坐位 适宜于取头部的一侧、面颊及耳前后部位的腧穴。

  • [单选题]骨度分寸法最早见于( )
  • 正确答案 :A
  • 《黄帝内经》


  • [单选题]具有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功效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A
  • 全蝎、蜈蚣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考试布丁
    推荐科目: 内科学(中级)[代码:303] 职业病学(中级)[代码:314] 整形外科学(中级)[代码:324] 妇产科学(中级)[代码:330] 超声波医学(中级)[代码:346] 康复医学(中级)[代码:348] 妇幼保健(中级)[代码:364] 中医外科学(中级)[代码:325] 中医儿科学(中级)[代码:333] 中医眼科学(中级)[代码:335]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