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脏与脏之间主要表现为气血关系的是
  • 正确答案 :A
  • 心与肺

  • 解析:心肺同居上焦,心主血而肺主气,心主行血而肺主呼吸。故心与肺之间主要表现为气血关系;肝气以升发为宜,肺气以肃降为顺,肺与肝的生理联系,主要表现在气机升降的调节方面。

  • [单选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先痛而后肿者”是由于
  • 正确答案 :D
  • 气伤形


  • [单选题]虚热肺痿为上焦有热所致,咳痰症为
  • 正确答案 :D
  • 稠痰白沫

  • 解析:虚热肺痿 麦门冬汤证 原文:大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 证候:肺胃气逆当见咳喘,呃逆;津伤虚热熏灼,故咽喉干燥不适,痰黏咳咯不爽;此外,当有口干欲得凉润,舌红少苔,脉象虚数等症。

  • [单选题]胁下偏痛,发热,脉紧弦,治宜
  • 正确答案 :C
  • 大黄附子汤

  • 解析:大黄附子汤证 原文: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

  • [单选题]梅核气治用
  • 正确答案 :A
  • 半夏厚朴汤

  • 解析:证候:自觉咽中阻塞不适,如有异物感,吞之不下,咯之不出,饮食无碍。 辨证:气滞痰凝。 治则:开结化痰,顺气降逆。 方药:半夏厚朴汤。方中半夏、厚朴、生姜辛以散结,苦以降逆,佐茯苓渗利下气化痰;苏叶芳香入肺,以宣气解郁。   

  • [单选题]功能清热生津,除烦止呕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C
  • 芦根

  • 解析:芦根   功效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

  • [单选题]以下除哪项外,均是攻下药的适应证
  • 正确答案 :B
  • 虚寒泻痢

  • 解析:攻下药   适应证实热积滞证。部分药物可用于热病、脏腑火热证等。

  • [单选题]芍药汤的功用是
  • 正确答案 :B
  • 清热燥湿,调和气血

  • 解析:芍药汤 功用清热燥湿,调和气血。

  • [单选题]按寸口脉分候脏腑,右寸脉可候
  • 正确答案 :E
  • 肺与胸中

  • 解析:部位   腕后高骨(桡骨茎突)为标记,其内侧的部位关前(腕侧)为寸,关后(肘侧)为尺。 分候脏腑   左:寸---心,关---肝胆,尺---肾。   右:寸---肺,关---脾胃,尺---肾。

  • [单选题]下列病证出现往来寒热,发有定时的是
  • 正确答案 :A
  • 疟疾


  • [单选题]最常能听到的胸膜摩擦音的部位是
  • 正确答案 :B
  • 前下侧胸壁

  • 解析:前下侧胸壁

  • [单选题]三种医患关系中医生需努力调动病人积极性的是
  • 正确答案 :C
  • 共同参与型

  • 解析:(1)主动-被动型:这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医患关系模型。医务人员处于完全主动的地位,患者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这种模式在现代医学实践中普遍存在。   (2)指导-合作型:这是一种构成现代医疗实践医患关系基础的模型,医患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在这种关系中,虽然患者有一定的地位和主动性,但在总体上医患的权利是不平等的。按照这个模式,在临床实践中医生的作用占优势,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患者的主动性。在这种模式中,医生是主角,患者是配角。目前临床上的医患关系多属于此种模式。   (3)共同参与型:在这种模式的医患关系中,医务人员和患者有近似相等的权利和地位,医生帮助患者进行自疗。几乎所有的心理治疗均属于这种模式。在这个模式中,医生和患者都是主动的,患者的主观能动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 [单选题]以下哪点不是病人的义务
  • 正确答案 :D
  • 不可以拒绝医学科研试验

  • 解析:患者的道德义务   ①保持健康和恢复健康。②积极配合医生治疗。③支持医学科学研究。

  • [单选题]对惊悸怔忡的区别与联系进行了描述的是
  • 正确答案 :C
  • 《医学正传》

  • 解析:宋代《济生方·惊悸怔忡健忘门》率先提出怔忡病名,《丹溪心法·惊悸怔忡》中提出心悸当"责之虚与痰"。明代《医学正传·惊悸怔忡健忘证》对惊悸、怔忡的区别与联系有详尽的描述。《景岳全书·怔忡惊恐》认为怔忡由阴虚劳损所致。

  • [单选题]患者,男,45岁,反复呕吐10余天,多为干呕,时有嘈杂,口燥咽干,舌红苔少而无津,脉细数,应辨证为
  • 正确答案 :B
  • 胃阴不足

  • 解析:患者多因胃阴不足,胃失濡润,和降失司所致呕吐反复发作,多为干呕,口燥咽干,结合舌红少津,脉细数,辩证胃阴不足型呕吐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考试布丁
    推荐科目: 内分泌学(中级)[代码:309] 神经外科学(中级)[代码:320] 小儿外科学(中级)[代码:322] 皮肤与性病学(中级)[代码:338] 临床医学检验学(中级)[代码:352] 计划生育(中级)[代码:360] 职业卫生(中级)[代码:363] 健康教育(中级)[代码:365] 中医骨伤科学(中级)[代码:328] 中医针灸学(中级)[代码:350]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