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选题]下列属于人防工程中不允许设置的场所或设施的是( )。
  • 正确答案 :ABCD
  • 哺乳室

    托儿所

    使用、储存液化石油气场所

    油浸电力变压器

  • 解析:人防工程中不允许设置的场所或设施包括:(1)哺乳室、幼儿园、托儿所、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和残疾人员活动场所;(2)使用、储存液化石油气、相对密度(与空气密度比值)大于或等于0.75的可燃气体和闪点小于60℃的液体作燃料的场所;(3)油浸电力变压器和其他油浸电气设备。

  • [单选题]下列关于设置固定支架或防晃支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B
  • 配水支管的长度超过15m,每15m长度内应至少设一个防晃支架

  • 解析:根据《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第12.3.20条,下列部位应设置固定支架或防晃支架:(1)配水管宜在中点设一个防晃支架,当管径小于DN50时可不设。(2)配水干管及配水管,配水支管的长度超过15m,每15m长度内应至少设一个防晃支架,但当管径不大于DN40可不设。(3)管径大于DN50的管道拐弯、三通及四通位置处应设一个防晃支架。(4)防晃支架的强度,应满足管道、配件及管内水的重量再加50%的水平方向推力时不损坏或不产生永久变形;当管道穿梁安装时,管道再用紧固件固定于混凝土结构上,宜可作为一个防晃支架处理。

  • [单选题]泡沫灭火系统使用的常压钢制泡沫液储罐通常采用现场制作的方式,下列关于现场制作要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B
  • 泡沫液管道吸液口宜做成喇叭口形

  • 解析:根据《泡沫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第5.3.2条,常压泡沫液储罐的现场制作、安装和防腐应符合下列规定:(1)现场制作的常压钢质泡沫液储罐,泡沫液管道出液口不应高于泡沫液储罐最低液面1m,泡沫液管道吸液口距泡沫液储罐底面不应小于0.15m,且宜做成喇叭口形。(2)现场制作的常压钢质泡沫液储罐应该进行严密性试验,试验压力应为储罐装满水后的静压力,试验时间不应小于30min,目测应无渗漏。(3)现场制作的常压钢质泡沫液储罐内、外表面应按设计要求进行防腐处理,并应在严密性试验合格后进行。(4)常压泡沫液储罐的安装方式应符合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应根据其形状按立式或卧式安装在支架或支座上,支架应与基础固定,安装时不得损坏其储罐上的配件和附件。(5)常压钢质泡沫液储罐罐体与支座接触部位的防腐,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规定时,应按加强防腐层的做法施工。

  •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疏散开始时间的是( )。
  • 正确答案 :C
  • 人员行动时间

  • 解析:疏散开始时间即从起火到开始疏散的时间,它可分为探测时间、报警时间和疏散预动时间。

  • [多选题]某食品有限公司发生重大火灾事故,造成18人死亡,13人受伤,过火面积约4000㎡,直接经济损失4000余万元。经调查,认定该起事故的原因为:保鲜恒温库内的冷风机供电线路接头处过热短路,引燃墙面聚氨酯泡沫保温材料所致。起火的保鲜恒温库为单层砖混结构,吊顶和墙面均采用聚苯乙烯板,在聚苯乙烯板外表面直接喷涂聚氨酯泡沫。毗邻保鲜恒温库搭建的简易生产车间采用单层钢屋架结构,外围护采用聚苯乙烯夹芯彩钢板,吊顶为木龙骨和PVC板。车间按国家标准配置了灭火器材,无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部分疏散门采用卷帘门。起火时,南侧的安全出口被锁闭。着火当日,车间流水线南北两侧共有122人在进行装箱作业。保鲜库起火后,火势及有毒烟气迅速蔓延至整个车间,由于无人组织灭火和疏散,有12名员工在走道尽头的冰池处遇难。逃出车间的员工向领导报告了火情,10分钟后才拨打“119”报火警,有8名受伤员工在冰池处被救出。经查,该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曾接受过消防安全专门培训,但由于单位生产季节性强,员工流动性大,未组织员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和疏散演练,当日值班人员对用火、用电和消防设施、器材情况进行了一次巡查后离开了车间。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一个错项):
  • 根据本案例描述和消防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定,单位发生火灾时,应当立即实施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在这次火灾事故中,该单位未能做到( )。

  • 正确答案 :ACE
  • 及时报警

    组织扑救火灾

    及时疏散人员

  • 解析:《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第二十四条规定,单位发生火灾时,应当立即实施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务必做到及时报警,迅速扑救火灾,及时疏散人员。邻近单位应当给予支援。任何单位、人员都应当无偿为报火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单位应当为公安消防机构抢救人员、扑救火灾提供便利和条件。

  •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蒸发燃烧的是( )。
  • 正确答案 :B
  • 蜡烛的燃烧

  • 解析:硫、磷、钾、钠、蜡烛、松香、沥青等可燃固体,在受到火源加热时,先熔融蒸发,随后蒸气与氧气发生燃烧反应,这种形式的燃烧一般称为蒸发燃烧。

  • [单选题]下列有关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设置要求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D
  • 设置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场所有联动要求时,宜采用同一个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

  • 解析: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第6.2.16条,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探测器在保护电缆、堆垛等类似保护对象时,应采用接触式布置;在各种皮带输送装置上设置时,宜设置在装置的过热点附近。(2)设置在顶棚下方的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至顶棚的距离宜为0.1m。探测器的保护半径应符合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保护半径要求;探测器至墙壁的距离宜为1~1.5m。(3)光栅光纤感温火灾探测器每个光栅的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应符合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要求。(4)设置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场所有联动要求时,宜采用两只不同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组合。(5)与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连接的模块不宜设置在长期潮湿或温度变化较大的场所。对于保护对象为皮带输送装置时,过热点一般为输送机的机头和机尾部位,故探测器宜设置在机头和机尾部位。

  • [单选题]压缩天然气加气站的压缩机房宜采用单层开敞式或半开敞式建筑,净高不宜低于( )m,屋面应为不燃烧材料的轻型结构。
  • 正确答案 :B
  • 4

  • 解析:压缩天然气加气站的压缩机房宜采用单层开敞式或半开敞式建筑,净高不宜低于4m;屋面应为不燃烧材料的轻型结构。

  • [单选题]下列可不判定为重大火灾隐患的是( )。
  • 正确答案 :B
  • 对重大火灾隐患依法进行了消防技术论证,并已采取相应技术措施的

  • 解析:下列任一种情况可不判定为重大火灾隐患:(1)可以立即整改的;(2)因国家标准修订引起的(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的除外);(3)对重大火灾隐患依法进行了消防技术论证,并已采取相应技术措施的;(4)发生火灾不足以导致火灾事故或严重社会影响的。

  • [多选题]防火墙是防止火灾蔓延至相邻区域且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不燃性墙体,下列关于防火墙的描述中,符合规定的是( )。
  • 正确答案 :BDE
  • 高层厂房屋顶的承重结构和屋面板的耐火极限低于1.0h时,防火墙应高出屋面0.5m以上

    建筑外墙为不燃性墙体时,防火墙可不凸出墙的外表面,紧靠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m

    建筑内的防火墙不宜设置在转角处,确需设置时,内转角两侧墙上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4.0m

  • 解析: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6.1.3条,建筑外墙为难燃性墙体或可燃性墙体时,防火墙应凸出墙的外表面0.4m以上,故A选项错误。根据第6.1.1条,当高层厂房(仓库)屋顶承重结构和屋面板的耐火极限低于1.0h,其他建筑的屋顶承重结构和屋面板耐火极限低于0.50h时,防火墙应高出屋面0.50m以上,故B选项正确。根据第6.1.2条,防火墙横截面中心线水平距离天窗端面小于4m,且天窗端面为可燃性墙体时,应采取防止火势蔓延的措施,故C选项错误。根据第6.1.3条,建筑外墙为不燃性墙体时,防火墙可不凸出墙的外表面,紧靠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洞口之间的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m,故D选项正确。根据第6.1.4条,建筑内的防火墙不宜设置在转角处,确需设置时,内转角两侧墙上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4.0m,故E选项正确。

  • [多选题]管径大于DN50的消防管道水平架空安装时,应按规定设置防晃支架,下列相关要求中,正确的有( )。
  • 正确答案 :ABE
  • 应在管道拐弯位置处设置一个防晃支架

    应在管道三通位置处设置一个防晃支架

    应在管道四通位置处设置一个防晃支架

  • 解析:下列部位应设置固定支架或防晃支架:(1)配水管宜在中点设一个防晃支架,当管径小于DN50时可不设。(2)配水干管及配水管,配水支管的长度超过15m,每15m长度内应至少设一个防晃支架,当管径不大于DN40时可不设。(3)管径大于DN50的管道拐弯、三通及四通位置处应设一个防晃支架。(4)防晃支架的强度,应满足管道、配件及管内水的自重再加50%的水平方向推力时不损坏或不产生永久变形。当管道穿梁安装时,管道再用紧固件固定于混凝土结构上,可作为一个防晃支架处理。

  • [单选题]某单位拟新建一座石油库,下列该石油库规划布局方案中,不符合消防安全布局原则是( )。
  • 正确答案 :D
  • 行政管理区布置在本单位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 解析:根据《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第5.1.2条,石油天然气站场总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可能散发可燃气体的场所和设施,宜布置在人员集中场所及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2)甲、乙类液体储罐,宜布置在站场地势较低处。当受条件限制或有特殊工艺要求时,可布置在地势较高处,但应采取有效的防止液体流散的措施。(3)当站场采用阶梯式竖向设计时,阶梯间应有防止泄漏可燃液体漫流的措施。(4)天然气凝液,甲、乙类油品储罐组,不宜紧靠排洪沟布置。根据《石油库设计规范》第5.1.10条,铁路装卸区宜布置在石油库的边缘地带,铁路线不宜与石油库出入口的道路相交叉。第5.1.13条,储罐区泡沫站应布置在罐组防火堤外的非防爆区,与储罐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0m。

  • [单选题]对于25层的住宅建筑,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的最小长度和宽度是( )。
  • 正确答案 :A
  • 20m,10m

  • 解析: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7.2.2条,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应符合下列规定:(1)场地与厂房、仓库、民用建筑之间不应设置妨碍消防车操作的树木、架空管线等障碍物和车库出入口。(2)场地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不应小于15m和10m。对于建筑高度大于50m的建筑,场地的长度和宽度分别均不应小于20m和10m。(3)场地及其下面的建筑结构、管道和暗沟等,应能承受重型消防车的压力。(4)场地应与消防车道连通,场地靠建筑外墙一侧的边缘距离建筑外墙不宜小于5m,且不应大于10m,场地的坡度不宜大于3%。

  • [多选题]下列物品中,储存与生产火灾危险类别不同的有( )。
  • 正确答案 :CDE
  • 漆布

    桐油织物

    谷物面粉

  • 解析: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条文说明第3.1.1条及3.1.3条可知,铝粉的生产和储存均为乙类;漆布、桐油织物的生产为丙类,储存为乙类;竹藤家具的生产和储存均为丙类;谷物面粉的生产为乙类,储存为丙类。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考试布丁
    推荐科目: 一级消防工程师 二级注册消防工程师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