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外1/3处的交点对应
正确答案 :E
阑尾MacBurney点
解析:麦氏点(McBurney 点)的压痛及反跳痛是临床上急性阑尾炎的重要体征。麦氏点,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通常以脐与右侧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为标志。有时也以左、右骼前上棘连线的中、右1/3交点(Lanz点)表示。
[单选题]关于子宫的描述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D
直立时,子宫体伏于膀胱上面
解析:子宫的位置和形态:子宫是孕育胚胎、胎儿和产生月经的器官。1.位置:位于盆腔中央,前为膀胱,后为直肠,下端接阴道,两侧有输卵管和卵巢。宫底位于骨盆人口平面以下,宫颈外口位于坐骨棘水平稍上方。当膀胱空虚时,成人子宫的正常位置呈轻度前倾前屈位,主要靠子宫韧带及骨盆底肌和筋膜的支托维持。2.形态子宫是有腔壁厚的肌性器官,呈前后略扁的倒置梨形,重约50g,长7~8cm,宽4~5cm,厚2~3cm,容量约5ml.子宫上部较宽,称为宫体;宫体顶部称为宫底;宫底两侧称为宫角。子宫下部较窄呈圆柱状,称为宫颈。宫体与宫颈之比,女童为1:2,成年妇女为2:1,老年妇女为1:1。宫腔呈倒三角形,两侧通输卵管,尖端朝下通宫颈管。宫体与宫颈之间形成最狭窄的部分,称为子宫峡部,非孕时长约1cm,其上端因解剖上狭窄称为解剖学内口;其下端的子宫内膜转变为宫颈黏膜称为组织学内口。妊娠期子宫峡部逐渐伸展变长,妊娠末期可达7~10cm,形成子宫下段,成为软产道一部分。(重点考点)宫颈内腔呈梭形称为宫颈管,成年妇女长25~30cm,其下端称为宫颈外口,通向阴道。宫颈下部伸入阴道内称为宫颈阴道部。宫颈外口未产妇呈圆形;已产妇受分娩影响形成横裂。
[单选题]激素与受体的结合叙述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B
为非特异性的
解析:激素需与特异的受体结合以启动其生理活性。不同激素可有不同的过程;多肽激素和儿茶酚胺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通过对基因的影响发挥其生物效应;胰岛素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后共同进入细胞内形成胰体素-受体复合物,再与第二受体结合产生生物效应,激素与受体的结合为特异性的,并且是可逆性的,符合质量与作用定律。
[单选题]止血与凝血障碍检查中,"在对静脉血流施加一定压力时,毛细血管即可破裂而发生出血点。其数目可反映毛细血管受损的程度"此试验为
正确答案 :A
束臂试验
[单选题]用药的目的在于改善症状,这种治疗方法称为
正确答案 :D
对症治疗,或称治标
[单选题]椎-基动脉系统TIA特征性症状包括
正确答案 :B
跌倒发作、短暂性全面性遗忘症
解析:椎-基底动脉系统TIA常见症状为眩晕和平衡障碍,多不伴有耳鸣。特征性症状为跌倒发作、短暂性全面性遗忘症和双眼视力障碍。故正确答案为B
[单选题]高血压1~2级,伴随3种靶器官损伤依据的属于
正确答案 :C
高度危险
[单选题]银屑病临床表现中,"Auspitz征"包括
正确答案 :B
再刮去薄膜后,可见小出血点
[单选题]脑外伤患者出现一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最可能发生
正确答案 :A
颞叶钩回疝
解析:颞叶钩回疝早期经常一侧动眼神经麻痹而表现为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因此正确选项为A。
[单选题]薄膜现象见于
正确答案 :A
银屑病
解析:银屑病临床表现皮疹大多急性发病,扩延全身。原发疹为针冒头和扁豆大小丘疹或斑丘疹。皮疹增大增多呈点滴状、片状、地图状等各种形状。典型皮损为红色斑丘疹,表面被覆多层银白色鳞屑;刮去表皮鳞屑,可见一层淡红发亮的薄膜,称为薄膜现象。再刮去薄膜后,可见小出血点,称为点状出血,又称为Aspitz征。薄膜现象、Aspitz征均为银屑病的皮疹特点,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皮损好发部位为下肢及踝部,比较具有特征性。
[单选题]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典型表现是
正确答案 :A
头部转动时发作性眩晕
[单选题]关于卵巢的描述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E
借卵巢系膜连于子宫阔韧带
[单选题]患者女,35岁。1小时前由汽车上摔下,枕部着地,急诊室称患者能自发睁眼,能对疼痛逃避,虽然有意识紊乱但能自由交谈,按Glasgow昏迷量表评分为
正确答案 :D
13分
解析:依据Glasgow昏迷量表评分,睁眼+运动+言语<8分为重度,9~12分为中度,13~15分为轻度。该患者可自发睁眼,4分;能对疼痛逃避,5分;有意识紊乱但能自由交谈,4分;共计13分,故正确答案为D。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