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根据原文,治疗上应( )
  • 正确答案 :C
  • 不可发汗


  • [单选题]大黄附子汤证的病机是
  • 正确答案 :C
  • 寒实内结

  • 解析:大黄附子汤中,大黄泻下通便以祛里实,附子、细辛温经散寒,并能止痛。苦寒之性得辛温之制,而为温下之法。故治疗的是寒实内结的腹满。

  • [单选题]患者,疮疡溃久难敛,脓水清稀,皮面色淡,气短乏力,舌淡脉细弱,治疗宜首选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C
  • 内蒙古的黄芪


  • [单选题]以下除哪项外,均是攻下药的适应证
  • 正确答案 :B
  • 虚寒泻痢

  • 解析:攻下药   性能特点多苦寒沉降,主入胃、大肠经。既有较强的攻下通便作用,又有清热泻火之效。   适应证实热积滞证。部分药物可用于热病、脏腑火热证等。

  • [单选题]败毒散的组成中含有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A
  • 柴胡、前胡

  • 解析:败毒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柴胡 前胡 川芎 枳壳 羌活 独活 桔梗 茯苓 人参 甘草(生姜 薄荷)   功用 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主治 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无汗,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舌淡苔白,脉浮而按之无力。   配伍意义   本方证因正气素虚,复感风寒湿邪,卫阳被遏,肺气不宣所致。   方中以羌活、独活为君。臣以川芎,柴胡。佐以桔梗,枳壳,前胡,茯苓。生姜、薄荷为引以助解表之力;甘草调和药性兼以益气和中,共为佐使之药。此外,方中人参亦属佐药。   人参,既扶正以助祛邪,又使祛邪不伤正。

  • [单选题]银翘散的组成药物除银花、连翘、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外,其余的是
  • 正确答案 :D
  • 薄荷、竹叶、桔梗、甘草

  • 解析:银翘散的组方原理、加减化裁及其与桑菊饮的鉴别作用 本方所治之证乃风热袭表,营卫受邪所致。治当辛凉解表,清热解毒。 方中薄荷、牛蒡子辛凉透表,疏散风热,清利头目,解毒利咽,共为君药。因辛凉药物较辛温药物解表作用缓和,所以重用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与辛凉薄荷、牛蒡子相用,以增强清解风热之邪,使邪热从外而解;竹叶清泻邪热,以防邪热攻心,共为臣药。热伤津,以芦根清热生津;热结咽喉,以桔梗清热利咽;热搏肌肤营卫,荆芥、淡豆豉味辛既助薄荷、牛蒡子疏散表邪,又防止金银花、连翘寒凉太过凝滞,共为佐药。甘草益气和胃,助营卫抗邪,与桔梗相用,以增强利咽解毒作用,并能调和诸药,为佐使药。诸药配伍,以奏辛凉透表,疏散风热,清热解毒之效。 渴甚者,为伤津较甚,加天花粉生津止渴;项肿咽痛者,系热毒较甚,加马勃、玄参清热解毒,利咽消肿;胸膈闷者,加藿香、郁金芳香化湿,辟秽祛浊 银翘散与桑菊饮皆可治温病初起之表证,均有连翘、桔梗、甘草、薄荷、芦根五药,但银翘散解表清热之力强,为“辛凉平剂”;桑菊饮肃肺止咳之力大,而解表清热作用较弱,为“辛凉轻剂”。

  • [单选题]参苓白术散的功用是
  • 正确答案 :B
  • 健脾益气,渗湿止泻

  • 解析:参苓白术散的组方原理及其与四君子汤的鉴别应用 本方证是由脾虚湿盛所致。治宜补益脾胃,兼以渗湿止泻。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渗湿为君。配伍山药、莲子肉助君药以健脾益气,兼能止泻;并用白扁豆、薏苡仁助白术、茯苓以健脾渗湿,均为臣药。更用砂仁醒牌和胃,行气化滞,是为佐药。桔梗宣肺利气,通调水道,又能载药上行,培土生金;炒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诸药,共为佐使。综观全方,补中气,渗湿浊,行气滞,使脾气健运,湿邪得去,则诸症自除。 本方是在四君子汤基础上加山药、莲子、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而成。两方均有益气健脾之功,但四君子汤以补气为主,为治脾胃气虚的基础方;参苓白术散兼有渗湿行气作用,并有保肺之效,是治疗脾虚湿盛证及体现“培土生金”治法的常用方剂。

  • [单选题]组成药物为细生地、玄参、麦冬的方剂是
  • 正确答案 :D
  • 增液汤

  • 解析:增液汤:玄参、麦冬、细生地。功用:增液润燥。主治:阳明温病。津亏便秘证。

  • [单选题]腹痛喜按,按之痛减,腹壁柔软者,属
  • 正确答案 :A
  • 脾胃气虚


  • [单选题]正常的Q波振幅应小于同导联中R波的多少
  • 正确答案 :C
  • 1/4

  • 解析:Q波深度:除avR可以出现较深的Q波外,其深度<同导联R波的1/4,时间<0.04s ;V1、V2导联不可能出现Q波。 ST段:下移<0.05mV,抬高除V1~V3导联<0.3mV,其余导联均<0.1mV。 T波:与主波方向一致,振幅<同导联R波的1/10。

  • [单选题]医学伦理学原则中的最高层次是
  • 正确答案 :C
  • 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


  • [单选题]足太阳经"本"部位于
  • 正确答案 :D
  • 跟以上5寸中


  • [单选题]光明穴位于
  • 正确答案 :E
  • 外踝尖上5寸,腓骨前缘


  • [单选题]"十二刺"首见于( )
  • 正确答案 :B
  • 《黄帝内经》


  • [单选题]与目赤肿痛的发生密切相关的经脉是( )
  • 正确答案 :B
  • 足厥阴肝经


  • [单选题]具有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功效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C
  • 天麻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考试布丁
    推荐科目: 胸心外科学(中级)[代码:319] 神经外科学(中级)[代码:320] 小儿外科学(中级)[代码:322] 肿瘤外科学(中级)[代码:342] 肿瘤放射治疗学(中级)[代码:343] 放射医学(中级)[代码:344] 口腔内科学(中级)[代码:354] 疼痛学(中级)[代码:358] 中医儿科学(中级)[代码:333]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中级)[代码:329]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