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D
配偶权 亲权
题目::人身权分为人格权和身份权两方面的内容。身份权指因民事主体的特定身份而产生的权利。下列人身权中属于身份权的是()。
解析:身份权是指民事主体因具有某种特定身份而依法享有的民事权利。具体包括:亲权、亲属权、配偶权。故正确答案为AD项。
查看原题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甲、乙两地相距600千米,一辆汽车原计划用12小时从甲地开往乙地,行驶到路程一半,因车辆故障停留了1小时,如果要按原定时间到达乙地,那么汽车时速需加快多少?( )
20%
解析:汽车原时速为600÷12=50(千米/时),设汽车后半段路程的行驶速度每小时加快X千米,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的公式,可得:(50+x)×(12÷2-1)=600÷2,解得x=10。比原来的时速加快了10÷50×100%=20%,本题正确答案为C。
[单选题]一个不倒50人的班级栽种一批树苗,若每个人分配k棵树苗,则剩下38棵;若每个学生分配9棵树苗,则还差3棵树苗。那么这个班级共有多少棵树苗?
366
解析:设有x人,则有kx+38=9x-3,得到(9-k)x=41。41是一个质数,因此9-k=1,x=41(若9-k=41,则k为负数不符题意)。所以共有树苗9×41-3=366棵,选择C。
[单选题]一个旧书商所卖的旧书中,简装书的售价是成本的3倍,精装书的售价是成本的4倍。昨天,这个书商一共卖了120本书,每本书的成本都是1元钱。如果他卖这些书所得的净利润(销售额减去成本)为300元,那么昨天他所卖出的书中有多少本是简装书?
60
解析:简装书的净利润是3-1=2元,精装书的净利润是4-1=3元。则(120×3-300)÷(3-2)=60本。
[单选题]“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即只承认事物的联系,否认事物的区别,是一种( )。
相对主义观点
解析:相对主义是一种形而上学、唯心主义的哲学学说。它的主要特征是片面地夸大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抹杀其确定的规定性,取消事物之间的界限,从而根本否定事物的客观存在。在认识论方面,相对主义夸大人们的认识的相对性,把相对和绝对完全割裂开来,否认相对中有绝对,否认客观的是非标准。相对主义是诡辩论的认识基础,由于它把一切都看作是相对的、主观的、任意的,取消了真理和谬误的客观标准,因而为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大开方便之门,成为进行诡辩的最应手的工具。题中,明显是模糊了事物的界限,属于相对主义的观点。
[单选题]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主要是对( )。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
解析:9.A【解析】该题有一定的难度。考生很熟悉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但具体回答社会意识主要是对社会存在哪些内容的反映,则不一定清楚了。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存在主要是指生产方式,那么,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也主要是指对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
[单选题]儿童认知发展到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是().
守恒观念形成
解析:D【解析】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