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题目:关于预埋件及连接件设计的4种说法: Ⅰ.预埋件锚筋中心至锚板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2d和20mm(d为锚筋直径); Ⅱ.受拉直锚筋和弯折锚筋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35d(d为锚筋直径); Ⅲ.直锚筋与锚板应采用T形焊接,当锚筋直径不大于20mm时宜采用压力埋弧焊; Ⅳ.当一个预制构件上设有4个吊环时,应按3个吊环进行计算,在构件的自重标准值作用下,每个吊环的钢筋应力不应大于50N/mm[SB2.gif]。 试问,以下何项是全部正确的?
解析:根据《混规》第9.7.4条可知,Ⅰ正确; 根据《混规》第9.7.4条可知,Ⅱ不对,不应小于l[XBza.gif]; 根据《混规》第9.7.1条可知,Ⅲ正确; 根据《混规》第9.7.6条可知,Ⅳ不对,不应大于65N/mm[SB2.gif]。 故选D。 【命题思路】 本题为概念题,主要考查预埋件及连接件的构造要求。 【解题分析】 1.预埋件为实际工程中常见的构件,设计时除应正确判断预埋件的受力状态外,尚应熟悉预埋件的构造要求,包括材料选择、锚筋的间距、边距、锚固长度及连接要求等,以确保预埋件的承载能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第9.7.1及9.7.4条对此作了相关规定。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第9.7.6条规定吊环应采用HPB300钢筋制作,代替了已淘汰的HPB235钢筋,并对自重荷载下的应力限值根据钢筋强度进行了调整,HPB300钢筋每个吊环按2个截面计算的钢筋应力不应大于65N/mm[SB2.gif]。过渡期内如果采用HPB235钢筋,截面应力仍应按不大于50N/mm[SB2.gif]控制。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假定建筑物各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如下图所示,且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1=1.0s。若采用底部剪力法进行地震作用计算时,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设计值F[XBE.gif]最接近于( )kN。 [LXL20160216_1_3.gif]
腹杆BH,其几何长度l=3806mm,采用等边双方钢(┗100×6)组合截面,截面积A=2390mm2,截面绕非对称轴的回转半径ix=31mm。试问,按稳定性验算时该杆在桁架平面内的允许承载力设计值[N](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