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以昼夜分阴阳,前半夜为
正确答案 :D
阴中之阴
解析:阴阳之中复有阴阳:属性相反的两种事物或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可以划分阴阳,而其中的任何一方又可以再分阴阳,即所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例如:昼为阳,夜为阴。而白天的上午与下午相对而言,则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中之阴;夜晚的前半夜与后半夜相对而言,则前半夜为阴中之阴,后半夜为阴中之阳。故答案为D。
[单选题]决定疾病发生的是
正确答案 :C
正邪斗争的胜负
[单选题]大头瘟临床基本特征是
正确答案 :B
发热头面,赤肿大
[单选题]生姜善治何种呕吐
正确答案 :B
胃寒呕吐
解析:生姜
性能辛,温。归肺、脾、胃经。
功效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应用
1.风寒感冒。
2.脾胃寒证。
3.胃寒呕吐。为“呕家圣药”。
4.肺寒咳嗽。
此外,生姜对生半夏、生南星等药物之毒,以及鱼蟹等食物中毒,均有一定的解毒作用。
用法用量煎服,3~9g,或捣汁服。
[单选题]久服较大剂量后,每易引起水肿的药物是
正确答案 :B
甘草
[单选题]败毒散的组成中含有的药物是
正确答案 :A
柴胡、前胡
解析:败毒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柴胡 前胡 川芎 枳壳 羌活 独活 桔梗 茯苓 人参 甘草(生姜 薄荷)
功用 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主治 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无汗,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舌淡苔白,脉浮而按之无力。
配伍意义
本方证因正气素虚,复感风寒湿邪,卫阳被遏,肺气不宣所致。
方中以羌活、独活为君。臣以川芎,柴胡。佐以桔梗,枳壳,前胡,茯苓。生姜、薄荷为引以助解表之力;甘草调和药性兼以益气和中,共为佐使之药。此外,方中人参亦属佐药。
人参,既扶正以助祛邪,又使祛邪不伤正。
[单选题]消风散与川芎茶调散的组成药物均有
正确答案 :E
防风、甘草
[单选题]触摸病人从肘部内侧至掌后横纹处之间的皮肤,以诊察病情,称为
正确答案 :C
诊尺肤
[单选题]太阳病主脉主症为
正确答案 :C
头项强痛而恶寒,脉浮
[单选题]高热的体温范围是
正确答案 :C
39.1~41℃
[单选题]病原体进入人体后,是否引起疾病,主要取决于
正确答案 :C
病原体的致病能力和机体的免疫功能
[单选题]在我国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播媒介是
正确答案 :D
三带喙库蚊
[单选题]共同参与型的医患关系模式最适合于
正确答案 :C
慢性病人
解析:共同参与型:在这种模式的医患关系中,医务人员和患者有近似相等的权利和地位,医生帮助患者进行自疗。几乎所有的心理治疗均属于这种模式。在这个模式中,医生和患者都是主动的,患者的主观能动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单选题]肺俞穴的针刺深度应把握在
正确答案 :B
斜刺0.5~0.8寸
解析:肺俞 肺之背俞穴
定位 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 ①咳嗽、气喘、咯血等肺疾;②骨蒸潮热、盗汗等阴虚病证。
操作 斜刺0.5~0.8寸。
[单选题]针灸治疗肠痈,选取的主穴是
正确答案 :B
阑尾、天枢、上巨虚
解析:肠痈
【病因病机】
多因暴饮暴食,或恣食生冷不洁之物,致肠胃痞塞;或过食油腻辛辣,湿热内蕴肠间;或暴食后急迫奔走或腹部用力过度,肠络受损,瘀阻不通。以上原因皆可引起肠腑局部气血凝滞,郁而化热,积热不散,腐肉成痈。本病病位在大肠,病机不外气滞、血瘀、湿阻、热腐,基本病机为肠腑气蕴,热盛肉腐。
【辨证】
主症 转移性右下腹疼痛,疼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剧。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清泻湿热,通调腑气。以足阳明胃经穴为主。
主穴 天枢 阿是穴 阑尾 上巨虚
配穴 发热加曲池;呕吐加内关;便秘加腹结。
操作 诸穴均用毫针刺法。留针30~60分钟,每日针2次。
2.其他治疗
(1)电针法 选取右天枢、右阑尾穴,电针刺激,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次3060分钟,每日2次。
(2)耳针法 选取阑尾、神门,中强刺激,每次留针30~60分钟,每日2次。
[单选题]下列腧穴中,孕妇应禁针的是( )
正确答案 :B
肩井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