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滴注晶体液补充血容量,原则上不输血

题目:患者男,52岁,因“十二指肠溃疡合并幽门梗阻”来诊。行胃大部切除术,术中出血约600 ml。术后查体:心率102次/分,血压98/60 mmHg(1 mmHg=0.133 kPa)。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08 g/L。关于输血,叙述正确的是

查看原题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肺栓塞的栓子大多数来源于
  • 下肢深静脉


  • [单选题]喉痉挛时,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 )
  • 托下颌,面罩吸氧,或持续正压辅助呼吸


  • [单选题]下列哪项与电击伤的程度无关
  • 人体体质


  • [单选题]引起机械性肠梗阻最常见的原因是
  • 腹内手术或炎症后形成的粘连

  • 解析:肠梗阻按发生原因,可分为:①机械性肠梗阻,最常见。原因有:肠腔内容物阻塞、肠壁病变、肠管受压。最常见原因为腹内手术或炎症后形成的粘连;②动力性肠梗阻,有两种类型:麻痹性肠梗阻和痉挛性肠梗阻;③血运性肠梗阻,因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虽少见,但后果严重。

  • [单选题]电烧伤后继发性出血往往发生在
  • 伤后1~3周


  •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纤维支气管镜治疗的常见并发症
  • 气胸


  • [单选题]反映急性肝细胞损伤的血清酶学检查最敏感的指标是
  • 丙氨酸转氨酶(ALT)

  • 解析:备选答案是反映急性肝细胞损伤的血清酶学检查常用的指标,其中以ALT最敏感,而反映其损伤程度时则以AST较敏感。

  • [单选题]关于急性肝功能衰竭发病机制,正确的是
  • 以上都是

  • 解析:急性肝功能衰竭发病机制复杂,病因不同,发病机制不同,同一病因不同病程阶段,发病机制亦有主次之分;发病机制包括原发性损害(损肝因素对肝的直接损伤效应)和继发性损害(细胞因子与炎症介质对肝的间接损伤效应);肝细胞急剧坏死同时肝细胞再生能力不足以进行代偿是其发病基础;肝细胞死亡途径包括细胞凋亡和坏死。故答案为E。

  • 考试布丁
    推荐下载科目: 血液病学(副高) 结核病学(副高) 精神病学(副高) 肿瘤外科学(副高) 口腔医学(副高) 中医肛肠学(副高) 职业卫生(副高) 放射卫生(副高) 风湿病(副高) 超声医学(副高)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