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精气神学说中所谓的“精”主要指
  • 正确答案 :D
  • 肾中所藏之精


  • [单选题]肾为气之根的含义是
  • 正确答案 :E
  • 肾可以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


  • [单选题]《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夫脉者”,为
  • 正确答案 :B
  • 血之府

  • 解析:血之府

  • [单选题]《金匮要略》妊娠五六月坠胎者,谓之
  • 正确答案 :C
  • 半产


  • [单选题]甘麦大枣汤的药物组成是
  • 正确答案 :A
  • 甘草、小麦、大枣


  • [单选题]藿朴夏苓汤和三仁汤均能宣表化湿,但三仁汤较适用于
  • 正确答案 :B
  • 湿邪偏重,湿中蕴热者


  • [单选题]地龙与僵蚕的共同功效是
  • 正确答案 :C
  • 息风止痉

  • 解析:地龙     【应用】   1.高热惊痫,癫狂。   2.气虚血滞,半身不遂。   3.痹证。   4.肺热哮喘。   5.小便不利,尿闭不通。     僵蚕     【应用】   1.惊痫抽搐。   2.风中经络,口眼斜。   3.风热头痛,目赤,咽痛,风疹瘙痒。   4.痰核,瘰疬。能软坚散结。   【用法用量】 煎服,5~9g。研末吞服,每次1~1.5g。散风热宜生用,其他多制用。

  • [单选题]半夏厚朴汤的组成药物中不含
  • 正确答案 :C
  • 白术

  • 解析:半夏厚朴汤的组方原理 气郁不利,痰气内生,痰气相结而壅滞于咽,则咽中如有物阻,咯之不出,吞之不下;情志不畅而加剧气机郁滞,则因情绪不佳而加重;气机郁滞,浊气不行,则胸闷;经气经脉不通,则胁痛;气逆于肺,则咳;气冲于胃,则呕;舌淡,苔薄腻,脉弦均为痰阻气郁之征。其治当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方中半夏燥湿化痰,解郁散结,降逆顺气,醒脾和胃。厚朴下气开郁,行气化痰化瘀,芳香醒脾。茯苓健脾和胃,渗湿利痰。生姜降逆化湿,和胃化痰。干苏叶疏利气机,畅利咽喉,开郁散结。 化痰药与行气药相配伍,气顺则痰消;燥湿药与渗利药相配伍,以增化痰祛痰作用。

  • [单选题]乌梅丸主治
  • 正确答案 :A
  • 蛔厥

  • 解析:乌梅丸的组方原理 本方所治蛔厥,是由肠道虚寒,蛔虫上扰所致。治宜温脏安蛔。重用乌梅为君,是取其味酸能制蛔,先安蛔虫之动扰。蜀椒、细辛为臣,味辛能伏蛔,性温兼可温脏祛寒。黄连、黄柏味苦能下蛔,性寒兼能清上热;干姜、桂枝、附子温脏以祛下寒。人参、当归补养气血以顾其正。

  • [单选题]午后热甚,身热不扬者,属
  • 正确答案 :B
  • 湿温潮热

  • 解析:湿温潮热 身热不扬,午后明显 头身困重 湿热郁蒸

  • [单选题]既往史不包括以下哪项
  • 正确答案 :C
  • 烟酒嗜好


  • [单选题]足厥阴经在内踝上8寸以下位于
  • 正确答案 :A
  • 小腿内侧前缘

  • 解析:足厥阴肝经经脉循行: 1.足厥阴肝经从足大趾背毫毛处的大敦开始,向上沿着足背内侧,到内踝前1寸的中封,上沿小腿内侧,在离内踝8寸处交于足太阴脾经之后,再沿膝关节和大腿内侧中线上行,进入阴毛中,环绕阴器,到达小腹部,挟胃旁边,属肝,络胆,向上贯穿膈肌,分布在胁肋部,沿着喉咙的后边,上行到鼻咽部,联系目系(眼与脑相连的组织),上出于额部,与督脉交会于头顶; 足厥阴肝经支脉:从目系下行到面颊里边,环绕唇内。 足厥阴肝经支脉:从肝分出,贯穿膈肌向上流注于肺,经气由此处与手太阴肺经相接。 [足厥阴肝经循行.png] 2.足厥阴肝经联系脏腑:属肝,络胆,与肺、胃、肾、脑有联系。 二、主治概要:主治肝、胆、脾、胃病,妇科病,少腹、前阴病,以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证。

  • [单选题]治疗昏迷、晕厥、休克的急危重证,首选
  • 正确答案 :C
  • 水沟

  • 解析:水沟 定位 在人中沟的上1/3与下2/3交点处。 主治 ①昏迷、晕厥、中风、中暑、休克、呼吸衰竭等急危重症,为急救要穴之一;②癔症、癫狂痫、急慢惊风等神志病证;③鼻塞、鼻衄、面肿、口歪、齿痛、牙关紧闭等面鼻口部病证;③闪挫腰痛。 操作 向上斜刺0.3~0.5寸,强刺激;或指甲掐按。

  • [单选题]任脉起始于
  • 正确答案 :C
  • 胞中

  • 解析:任脉经脉循行:任脉起于小腹内,下出会阴部,向前上行于阴毛部,在腹内沿前正中线上行,经关元等穴至咽喉部,再上行环绕口唇,经过面部,进入目眶下,联系于目。

  • [单选题]治疗小儿痄腮宜选( )
  • 正确答案 :E
  • 灯火灸


  • [单选题]具有破血逐瘀、续筋接骨功效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D
  • 土鳖虫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考试布丁
    推荐科目: 内分泌学(中级)[代码:309] 血液病学(中级)[代码:310] 职业病学(中级)[代码:314] 整形外科学(中级)[代码:324] 儿科学(中级)[代码:332] 耳鼻咽喉科学(中级)[代码:336] 病理学(中级)[代码:351] 疼痛学(中级)[代码:358] 公共卫生(中级)[代码:362] 妇幼保健(中级)[代码:364]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