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据《素问·五藏别论》六腑的功能是
  • 正确答案 :C
  • 传化物而不藏

  • 解析: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 [单选题]防己黄芪汤治湿病,下列症状何项不具备
  • 正确答案 :C
  • 恶心

  • 解析:原文: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 [单选题]脏腑阴虚的共同症状是
  • 正确答案 :E
  • 舌红少津

  • 解析:阴虚证:体内津液精血等阴液亏少,滋润,濡养作用减退并无以制阳所表现的虚热证候。五心烦热,或骨蒸潮热,颧红盗汗,口燥咽干,心烦失眠,形体消瘦,或眩晕耳鸣。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少苔少津,脉细数。

  • [单选题]既往史不包括
  • 正确答案 :E
  • 烟酒嗜好

  • 解析:既往史包括患者既往的健康状况和过去曾经患过的疾病(包括各种传染病)、外伤手术、预防接种、过敏、特别是与目前所患疾病有密切关系的情况。

  • [单选题]对乙肝病毒感染有保护作用的是
  • 正确答案 :B
  • 抗HBs

  • 解析:抗HBs   ——特异性中和抗体、保护性抗体   ——考核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的指标

  • [单选题]分裂型人格障碍的说法下列哪一项正确
  • 正确答案 :A
  • 性格明显内向,回避社交,多离群独处

  • 解析:分裂型人格障碍心理特征: (1)性格孤独退缩,回避社交,离群索居,多单独活动。主动与人交往仅限于生活或工作中必须接触。除一级亲属外,无亲密朋友。 (2)奇异的观念或与文化背景不相符的行为服饰奇特,不修边幅,行为怪异,不合时宜。 (3)言语怪异用词不妥,简繁失当,表达意见不清,但并非由于文化程度或障碍等因素引起。 (4)可有不寻常的知觉体验如一过性的错觉、幻觉、看不见存在的人。 (5)对人冷漠缺乏深刻的情感体验,对他人的看法漠不关心,对亲属也不例外。缺少温暖体贴。

  • [单选题]"痞满"病名首见于
  • 正确答案 :B
  • 《伤寒论》

  • 解析:痞满病名首见于《伤寒论》,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明确指出:“满而不痛者,此为痞。”

  • [单选题]患者,男,50岁。胃脘疼痛反复发作10年,近2天因饮食生冷后胃脘疼痛加剧,疼痛隐隐,进食后缓解,喜抚按和温熨,治疗最佳方剂为
  • 正确答案 :D
  • 黄芪建中汤


  • [单选题]腹部膨隆,嗳气或矢气则舒,腹部按之空空然,叩之如鼓是为
  • 正确答案 :B
  • 气鼓


  • [单选题]消渴病并发中风偏瘫的机理是
  • 正确答案 :D
  • 阴虚热炽,炼液成痰,痰阻经络,蒙蔽心窍

  • 解析:消渴日久,阴虚热炽,炼液成痰,痰阻经络,蒙蔽心窍而并发中风偏瘫;肾阴亏损,肝失濡养,肝肾精血不足,无以上承则会并发白内障。

  • [单选题]既能涩肠止泻,又能利咽开音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C
  • 诃子


  • [单选题]带下色白量多,质稀如涕,淋沥不绝,是因
  • 正确答案 :B
  • 寒湿下注


  • [单选题]对黄疸有传染性的病人,从发病之日起至少隔离
  • 正确答案 :C
  • 30~45天

  • 解析:预防调护   1.注意饮食节制,避免不洁食物,勿过嗜辛热甘肥食物,应戒酒。进食富于营养而易消化的饮食,以补脾益肝;禁食辛辣、油腻、酒热之品,防止助湿生热,碍脾运化。   2.对有传染性的病人,从发病之日起至少隔离30~45天,并注意餐具消毒,防止传染他人。注射用具及手术器械宜严格消毒,避免血液制品的污染,防止血液途径传染。   3.注意起居有常,不妄作劳,顺应四时变化,以免正气损伤,体质虚弱,邪气乘袭。有传染性的黄疸病流行期间,可进行预防服药,可用茵陈蒿30g,生甘草6g,或决明子15g,贯众15g,生甘草10g,或茵陈蒿30g,凤尾草15g,水煎,连服3~7日。   4.在发病初期,应卧床休息,急黄患者须绝对卧床,恢复期和转为慢性久病患者,可适当参加体育活动,如散步、太极拳、静养功之类。保持心情愉快舒畅,使肝气条达,有助于病情康复。   5.密切观察脉证变化,若出现黄疸加深,或出现斑疹吐衄,神昏痉厥,应考虑热毒耗阴动血,邪犯心肝,属病情恶化之兆;如出现脉象微弱欲绝,或散乱无根,神志恍惚,烦躁不安,为正气欲脱之征象,均须及时救治。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考试布丁
    推荐科目: 内科学(中级)[代码:303] 骨外科学(中级)[代码:318] 小儿外科学(中级)[代码:322] 耳鼻咽喉科学(中级)[代码:336] 肿瘤外科学(中级)[代码:342] 肿瘤放射治疗学(中级)[代码:343] 康复医学(中级)[代码:348] 中医全科学(中级)[代码:302] 中医外科学(中级)[代码:325] 中医儿科学(中级)[代码:333]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