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下列有关晶状体脱位的治疗中错误的描述是( )
  • 正确答案 :B
  • 引起晶状体源性葡萄膜炎者,必须待炎症稳定3个月后再考虑手术


  • [多选题]闭角型青光眼的促发因素导致发病的可能机制( )
  • 正确答案 :ABCE
  • 刺激导致眼部自主神经功能的紊乱

    交感-副交感系统失去平衡

    刺激瞳孔扩大

    周边虹膜触碰摩擦小梁组织

  • 解析:闭角型青光眼的促发因素导致发病的可能机制包括刺激直接或间接引起眼部自主神经功能的紊乱,交感-副交感系统失去平衡使得瞳孔扩大并增加瞳孔阻滞;睫状肌调节痉挛,推虹膜根部向前;或周边虹膜触碰摩擦小梁组织,以及眼局部血管舒缩功能失调,共同导致了狭窄的房角阻塞关闭,促使青光眼发病。

  • [单选题]患者女,60岁,高度近视,诉突然左眼视力降至光感2天,血压正常。查眼底,无玻璃体积血,无明显视网膜水肿,无樱桃红改变,视网膜无出血,视盘无水肿,眼球及眼眶部无疼痛。以下考虑不妥的是( )。
  • 正确答案 :A
  • 排除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 解析:根据提供的眼底检查信息,B、C、D、E的判断均可成立。唯独A不能肯定。虽然视网膜水肿,尤其是黄斑部樱桃红是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标志性体征,但由于患者高龄,且有高度近视病史,那么很可能视网膜严重变薄,因此视网膜无法形成灰白色不透明的典型眼底改变。老年性黄斑变性较少出现如此突然和严重的视力下降,如果出现一般应有视网膜下出血等明显改变。

  • [单选题]急性视网膜坏死治疗错误的是( )。
  • 正确答案 :C
  • 抗生素静滴

  • 解析:急性视网膜坏死主要是单纯疱疹病毒或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抗生素无效。

  • [多选题]眼眶蜂窝织炎形成的眶内脓肿多位于
  • 正确答案 :AB
  • 骨膜下间隙

    肌锥外间隙


  • [单选题]不适合采用玻璃体切除术取出的眼球内异物是( )
  • 正确答案 :D
  • 睫状体平坦部异物


  •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角膜变性的是
  • 正确答案 :A
  • 翼状胬肉

  • 解析:角膜变性多为后天获得性疾病。常见于老年环、角膜软化症、带状角膜变性、Kayser-Fleischer环。翼状胬肉属于变性结膜组织。故答案为A。

  • [单选题]有关正常眼底所见,错误的是( )
  • 正确答案 :B
  • 视网膜动脉搏动


  • [单选题]沙眼可导致( )
  • 正确答案 :A
  • 瘢痕性睑内翻

  • 解析:沙眼晚期可发生睑内翻、倒睫、上睑下垂、睑球粘连、角膜混浊等。睑内翻根据不同发病原因,分为非随意性(痉挛性、老年性)、瘢痕性、先天性三大类。痉挛性睑内翻见于炎症刺激引起的眼轮匝肌反射性痉挛,致使睑缘内翻,这种情况通常持续少于6个月,且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性睑内翻发生率较高,好发于下睑,内、外眦韧带松弛以及皮肤萎缩失去正常张力,同时皮下组织松弛,睑板前的眼轮匝肌滑向上方,压迫睑板上缘,使睑缘内翻。瘢痕性睑内翻是由于结膜或眼睑瘢痕形成收缩所致,上下睑均可发生,常见于眼部慢性炎症如沙眼。先天性脸内翻少见,亚洲人发生率较高,病因机制复杂,大多由内眦赘皮、睑缘部轮匝肌过度发育或睑板发育不良所致。

  • [单选题]女,5岁,两岁发现内斜视。检查:视力为右0.3,左0.1,眼位为左眼+15°,眼球运动为各方向均不受限,眼底像清晰未发现明显异常,同视机检查不合作,睫状肌麻痹下验光结果为中度远视。戴镜一年后的检查结果记录:眼位为左眼+15°,戴镜为内隐斜。确切诊断应为( )
  • 正确答案 :D
  • 屈光调节性内斜视

  • 解析:患儿麻痹睫状肌后验光有中度或高度远视性屈光不正。散瞳或戴镜可以矫正眼位,眼球运动无限制。符合屈光调节性内斜视诊断。

  • [单选题]下列关于头痛部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E
  • 丛集性头痛多在一侧


  • [单选题]正常人静息状态下,呼吸频率是
  • 正确答案 :B
  • 16~18次/分


  • [单选题]关于细菌耐药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A
  • 革兰阳性菌引起的感染约占三成,以链球菌和肠杆菌为主


  • [多选题]肾的闭藏作用主要体现为( )
  • 正确答案 :BC
  • 藏精

    主纳气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考试布丁
    推荐科目: 结核病学(副高) 急诊医学(副高) 泌尿外科学(副高) 耳鼻咽喉科学(副高) 口腔颌面外科学(副高) 口腔修复学(副高) 口腔正畸学(副高) 中医眼科学(副高) 妇女保健(副高) 学校卫生与儿少卫生(副高)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