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属于以下何种治法
  • 正确答案 :A
  • 阴病治阳

  • 解析:若阳虚不能制阴而造成阴盛者,属虚寒证,治当扶阳制阴。一般不宜用辛温发散药以散阴寒,须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素问至真要大论》王冰注)的方法,又称益火消阴或扶阳退阴,亦是治求其属的治法,即用扶阳益火之法,以消退阴盛。《黄帝内经》称这种治疗原则为“阴病治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 [单选题]"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主要指的是
  • 正确答案 :C
  • 正气不足,邪气易于侵犯人体


  • [单选题]应用小柴胡汤时,若病人口渴,其加减药物为
  • 正确答案 :D
  • 去半夏,人参加至四两半,加栝楼根四两

  • 解析: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半夏半升 甘草 生姜各三两大枣十二枚 上七位,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若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栝蒌实一枚;若渴者,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栝蒌根四两,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四两;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复取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

  • [单选题]春温后期,虚风内动,时时欲脱,喘息气促,其治疗处方是
  • 正确答案 :C
  • 大定风珠加人参


  • [单选题]下列有关中药道地产地的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B
  • 西北的人参

  • 解析:主要道地药材   如甘肃的当归,宁夏的枸杞,青海的大黄,内蒙的黄芪,东北的人参、细辛、五味子,山西的党参,河南的地黄、牛膝、山药、菊花,云南的三七、茯苓,四川的黄连、川芎、贝母、乌头,山东的阿胶,浙江的贝母,江苏的薄荷,广东的陈皮、砂仁等,自古以来都被称为道地药材,沿用至今。

  • [单选题]宜饭后服用的药是
  • 正确答案 :B
  • 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

  • 解析:饭后服:病在胸隔以上者;   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物;

  • [单选题]久服较大剂量后,每易引起水肿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B
  • 甘草

  • 解析: 甘草   用法用量:煎服,1.5~9g。生用性微寒,可清热解毒;蜜炙药性微温,并可增强补益心脾之气和润肺止咳作用。 使用注意:不宜于芫花、甘遂、京大戟、海藻同用。本品有助湿壅气之弊,湿盛胀满、水肿者不宜用。大剂量久服,可导致水钠储溜,引起浮肿。   大枣   功效: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蜂蜜   功效:补中,润燥,止痛,解毒。   白扁豆   功效:补脾和中,化湿。   人参与党参、人参与黄芪、黄芪与白术、苍术与白术等相似药物性能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人参补气力强,可大补元气,治气虚欲脱,安神益智、益气壮阳,治气血不足之心神不安及阳痿证等。   党参补气力弱,能养血,可治血虚证等。   人参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心脾肺气,安神增智,为治内伤气虚第一要药。   黄芪主补脾肺气,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尿消肿等作用,可治气虚所致的多种病证。   黄芪补脾肺之气,补气升阳,治中气不足、气虚下陷诸证;补气固表之力强于白术;补气托毒、补气生血、补气通络。白术主补脾气,补气燥湿治脾虚水

  • [单选题]能够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E
  • 五味子


  • [单选题]患者,男,38岁。疟疾已有三日,每隔一天发作,舌淡,脉弦。首选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C
  • 常山

  • 解析:常山 涌吐痰涎 截疟

  •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消法范畴的是
  • 正确答案 :B
  • 通导大便


  • [单选题]三物备急丸的组成药物是
  • 正确答案 :E
  • 大黄、干姜、巴豆

  • 解析:三物备急丸:大黄、干姜、巴豆。

  • [单选题]对正常舌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D
  • 舌边有齿痕

  • 解析:正常舌象   特点——色:淡红鲜明   质:滋润   体:大小适中,柔软灵活   苔:均匀薄白而润   简称“淡红舌,薄白苔”

  • [单选题]腹痛喜按,按之痛减,腹壁柔软者,属
  • 正确答案 :A
  • 脾胃气虚

  • 解析:按腹部辨疼痛——腹痛 腹痛喜按,按之痛减,腹壁柔软——虚证 腹痛拒按,按之痛甚,并伴有腹部硬满——实证

  • [单选题]可引起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多的疾病是
  • 正确答案 :C
  • 肺炎球菌肺炎

  • 解析:流行性感冒为病毒感染,伤寒为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疟疾为原虫感染,均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肝硬化脾功能亢进,中性粒细胞减少;肺炎球菌肺炎可引起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多。

  • [单选题]提出“上医治未病之病、中医治将病之病、下医治已病之病”的是
  • 正确答案 :D
  • 孙思邈

  • 解析:唐朝名医孙思邈

  • [单选题]湿毒浸淫型水肿特点是
  • 正确答案 :B
  • 眼睑水肿,延及全身水肿,身发疮痍

  • 解析:湿毒浸淫   证候主症:眼睑浮肿,延及全身,皮肤光亮,尿少色赤,身发疮痍,甚则溃烂,恶风发热,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滑数。 脾阳虚衰   证候主症:身肿日久,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胀闷,纳减便溏,面色不华,神疲乏力,四肢倦怠,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腻或白滑,脉沉缓或沉弱。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考试布丁
    推荐科目: 消化内科学(中级)[代码:306] 血液病学(中级)[代码:310] 结核病学(中级)[代码:311] 整形外科学(中级)[代码:324] 康复医学(中级)[代码:348] 口腔医学(中级)[代码:353] 口腔颌面外科学(中级)[代码:355] 中医眼科学(中级)[代码:335] 中医肛肠科学(中级)[代码:327]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级)[代码:326]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