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以人为本
题目:《安全生产法》体现了( )的理念,在赋予各种法律主体必要权利的同时设定其应尽的义务。
查看原题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体系是保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顺利实施的组织保障,主要包括( )。
经费保障
应急救援指挥系统
应急救援技术支持系统
应急救援日常值班系统
[多选题]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时,需要考虑到( )。
安全生产的实际需要
技术可行性与经济承受能力
[单选题]我国矿山最广泛使用的工业炸药为( )。
硝酸铵类炸药
[单选题]金属氧化物的烟气净化通常使用( )净化,并且该方法还可以用做气体净化的前处理及物料回收装置。
袋滤法
[多选题] 2009年9月9日上午8时35分,某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矿冶分公司铅冶炼厂在粗铅冶炼建设项目试生产调试期间发生一起喷炉灼烫事故,造成8人死亡、10人受伤,其中重伤3人。
该建设项目于2007年3月由A省冶金研究设计院完成可行性研究,2008年2月该公司与B科技有限公司签订顶吹沉没炉炼铅新方法技术转让合同,4月开工建设。
该建设项目采用富氧顶吹熔炼工艺,属熔池熔炼,其反应区位于渣层。精矿、熔剂、燃料和富氧空气连续加入炉内,富氧空气输送喷枪头部沉没于渣中,气泡从熔体中逸出形成的烟气通过烟道进入制酸系统。反应产出的粗铅和富铅渣通过炉体下部的放铅口和放渣口间断放出。富氧顶吹熔炼炉和喷枪是该工艺的两个核心设备。
事故发生前,该装置尚处于试生产调试阶段。9月9日凌晨在试车中曾从加料口喷出炉渣,将加料皮带烧坏,6时20分开始采用人工加料。8时35分,调试现场指挥打开观察孔向炉内观察,之后指挥控制工下枪,并在观察富氧空气输送喷枪架刻度后,再次指挥控制工下枪,随后又一次观察喷枪刻度,并给出提枪信号,喷枪尚未动作,即从加料口喷出一股白烟,此时,十余吨温度高达1150℃的炉渣将炉顶盖的西面掀开,直接喷向控制室方向,摧毁了控制室及设施,造成现场9人中6人当场死亡,3人从三楼跳窗坠地后重伤,其中2人经抢救无效死亡。炉渣喷出控制室后,将距炉体47m的原料厂房玻璃击碎,造成其他人员受伤。本次事故共造成8人死亡、10人受伤,其中3人重伤。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防范和整改措施是在事故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事故发生单位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薄弱环节、漏洞、隐患等提出的,要具备( )。
针对性
可操作性
时效性
普遍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