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选题]创面处理一般原则
  • 正确答案 :ABCE
  • Ⅰ度烧伤创面保持清洁

    浅Ⅱ度创面应防止感染

    深Ⅱ度创面要保护残留上皮以减少瘢痕

    Ⅲ度创面防止感染有计划切痂

  • 解析:Ⅰ度烧伤无需特殊处理,仅保持创面清洁,浅Ⅱ度烧伤采用包扎疗法。水疱皮未破者用75%酒精纱布包扎。水疱皮已破,清创后创面可用凡士林纱布,各类中药制剂,6-8天首次更换敷料,继续包扎数天,多可愈合。如出现创面感染,及时去除水疱皮,清洗创面,取半暴露或包扎。深Ⅱ烧伤,取暴露疗法,外涂5-10%磺胺嘧啶银洗必太糊剂,每日1-2次,使坏死组织变成干痂,可最大程度地保留皮肤附件上皮,经3周左右可获痂下愈合。深Ⅱ度创面感染,应及时去除痂皮,创面取半暴露或包扎。最好用异体皮,异种皮、冻干皮等覆盖。超过3周或预计在3周内不能自愈的深Ⅱ度烧伤,应将创面坏死组织切除或消除,在新的基础上植皮,以缩短愈合时间和获得好的功能恢复,Ⅲ度烧伤,面积较大的需要移植自体皮片才能消灭创面。伤后即取暴露疗法,涂磺胺嘧啶银或3%碘酊,每日3-4次,烤干焦痂使之干透,干燥的焦痂可暂时保护创面,减少渗出,减轻细菌侵入。然后按计划分期批地切除焦痂(坏死组织),植皮。已分离的坏死组织可剪去,如有残存的坏死组织,继续涂磺胺嘧啶银;如为肉芽创面,可用生理盐水、抗菌药液湿敷,感染一经 制,即行植皮,消灭创面。所以选ABCE

  • [多选题]有关大面积烧伤早期输液,哪项是不恰当的
  • 正确答案 :BDE
  • 补液量应严格按照公式计算给予

    无须定时进行尿量的检测

    常规应用碱性药物

  • 解析:大面积烧伤早期输液每个伤员对补液量的需求不同,用补液量公式计算出的补液量仅供参考。本题选BDE。

  • [多选题]电烧伤创面早期皮瓣修复原则包括
  • 正确答案 :ABCE
  • 只要全身情况允许、无内脏并发症,手术清创愈早愈好

    切除坏死皮肤充分暴露烧伤深部组织

    要正确判断血管栓塞平面

    电烧伤清创后的创面要立即用皮瓣覆盖

  • 解析:考查早期皮瓣修复原则,肌肉坏死、变性包括间生态组织要彻底切除,以防渐进性坏死和继发性感染;烧伤肌腱、变性的神经要视情况给予保留,栓塞的血管呈青紫色,管径膨大,血流停止,切开后可见血栓,要正确判断血管栓塞平面,以利于血管吻合和局部血管重建。

  • [多选题]重症烧伤病人营养支持的目的
  • 正确答案 :ABDE
  • 补充机体代谢的底物

    改善免疫功能

    防治感染,

    维持细胞代谢

  • 解析:营养支持的目的是迅速封闭创面、保护组织器官的结构、维持细胞代谢、改善免疫功能、预防和控制感染。

  • [多选题]马蹄足可见于
  • 正确答案 :BC
  • 腓总神经麻痹

    跟腱挛缩


  • [多选题]关于MPV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含义是
  • 正确答案 :BCD
  • 不具备独立的临床意义

    由血液分析仪自动计算得出

    表示平均血小板容积


  • [多选题]关于粪胆色素检查,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CDE
  • 胃肠炎呕吐腹泻脱水增高

    胆管肿瘤阻塞增高

    急性胰腺炎患者增高


  • [多选题]肝功能检查的目的包括
  • 正确答案 :ABC
  • 判断有无肝损伤及其程度

    协助黄疸的鉴别诊断

    评价肝脏储备功能


  • [单选题]治肺痈胸痛、咳吐脓血、痰黄腥臭之证,应选用( )
  • 正确答案 :A
  • 桔梗


  • [单选题]患者多梦易醒,醒后不易再睡,心悸,健忘,神疲,面色少华,舌淡苔白,脉细弱。治法为( )
  • 正确答案 :D
  • 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 [多选题]阴虚便秘与血虚便秘均可见( )
  • 正确答案 :AE
  • 大便干结

    脉细


  • [多选题]下列疾患中,补肾益精法对其有较好疗效的是( )
  • 正确答案 :ABCDE
  • 生殖系统肿瘤

    乳腺肿瘤

    神经内分泌系统肿瘤

    放疗后骨髓抑制

    化疗后骨髓抑制


  • [多选题]推拿作用的原理有( )
  • 正确答案 :ABCDE
  • 调理疏通经络

    促进气血运行

    调整脏腑功能

    舒筋滑利关节

    增强抗病能力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考试布丁
    推荐科目: 胸心外科学(正高) 眼科学(正高) 皮肤与性病学(正高) 中医内科学(正高) 中医外科学(正高) 推拿学(正高) 学校卫生与儿少卫生(正高) 变态反应(正高) 康复医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正高)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