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电凝不造成心室纤颤的主要原因是
  • 正确答案 :C
  • 高频率

  • 解析:电凝不造成心室纤颤的主要原因是高频率。

  • [单选题]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加强时,不会产生下述哪项结果
  • 正确答案 :C
  • 糖原分解减少

  • 解析:交感神经对细支气管平滑肌具有抑制作用,可使细支气管扩张,有利于通气;汗腺只接受交感神经支配,交感神经兴奋引起汗腺分泌;交感神经使虹膜辐射肌收缩,引起瞳孔扩大;交感神经对腹腔脏器的血管和皮肤的血管均具有显著的收缩作用;交感神经能直接作用于肝细胞,促进肝糖原分解,从而使血糖升高。

  • [单选题]广义的医患关系是指( )
  • 正确答案 :D
  • 各类医务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的关系


  • [单选题]以下哪些是错误的
  • 正确答案 :E
  • 嗜铬细胞瘤患者血容量一般正常

  • 解析:老年人和久病衰弱者伴有各器官功能减退,常有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内源性儿茶酚胺分泌过多是嗜铬细胞瘤的基本病理生理变化,病程长的嗜铬细胞瘤患者可有儿茶酚胺性心肌炎。 糖尿病患者术前准备的基本原则是积极治疗糖尿病,控制糖尿病并发症,改善全身情况,提高患者对麻醉手术的耐受力,因此必须限制饮食,控制血糖,有些患者还需用药物来控制血糖。 肾上腺皮质醇增多症患者由于代谢及电解质紊乱,对手术和麻醉耐受性差。 嗜铬细胞瘤患者由于长期血压升高导致外周血管收缩,血管床缩小,循环血容量一般比正常减少20%~30%。

  • [单选题]下列有关妊娠合并高血压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D
  • 需控制血压至正常范围再行麻醉手术

  • 解析:妊娠高血压疾病包括:子痫、子痫前期和HELLP综合征,是造成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治疗包括镇静、降压、止痉等。在实施麻醉过程中,多种监测有助于保证循环稳定。术前控制血压,维持体液平衡,使心输出量、肾血流量和外周血管阻力尽可能达到其所能达到的最佳状态,但不强求一定降到正常范围。大多数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在引导分娩或剖宫产过程中首选硬膜外麻醉。

  • [单选题]胸部手术麻醉前准备下列哪项不正确
  • 正确答案 :A
  • 吸烟者术前2天要停止吸烟

  • 解析:停止吸烟可以减少气道分泌物及敏感性,改进黏膜纤毛运动,但需要2~4周见效,6~8周效应最佳,术前24~48h停止吸烟反增加气道分泌物及敏感性。

  • [单选题]有关创伤后应激反应,下列哪项错误
  • 正确答案 :E
  • 免疫功能发生不同程度的抑制

  • 解析:严重创伤后机体免疫功能发生紊乱或失调,既可能低下,也可能亢进。

  • [单选题]关于尺神经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D
  • 发出肌支支配小鱼际肌


  • [单选题]颈丛阻滞后患者出现声音嘶哑,可能的原因是
  • 正确答案 :B
  • 迷走神经阻滞

  • 解析:颈丛阻滞后患者出现声音嘶哑是由于迷走神经阻滞,引起喉返神经阻滞导致的。

  • [单选题]颏胸粘连颈部强直性屈曲患者,适用的喉镜是
  • 正确答案 :D
  • Polio喉镜

  • 解析:Polio喉镜镜柄与镜片130°钝角相连,适应颏胸粘连颈部强直性屈曲患者。

  • [单选题]门腔静脉分流术后发生脑病的原因是
  • 正确答案 :E
  • 以上都是


  • [单选题]25岁男性,餐后从上腹部至脐部受到穿透伤。皮肤湿冷,大汗淋漓。血压74/40mmHg,脉搏130次/分,腹胀,明显肌紧张。下列哪项处理是当前最适合的
  • 正确答案 :C
  • 剖腹探查

  • 解析:腹部开放性创伤合并休克,应该急诊剖腹探查。

  • [单选题]胰岛细胞瘤或癌是指胰岛β细胞的肿瘤,功能性的胰岛细胞瘤或癌能够分泌胰岛素,引起血糖下降,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以下描述哪项正确
  • 正确答案 :D
  • 术中应密切监测血糖变化


  • [单选题]进行成人CPR抢救时,胸外按压的频率应该为
  • 正确答案 :E
  • 至少100次/分

  • 解析:2010年,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频率由2005年的100次/分改为至少100次/分。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考试布丁
    推荐科目: 肾内科学(中级)[代码:307] 结核病学(中级)[代码:311] 风湿与临床免疫学(中级)[代码:313] 皮肤与性病学(中级)[代码:338] 超声波医学(中级)[代码:346] 临床医学检验学(中级)[代码:352] 健康教育(中级)[代码:365] 中医眼科学(中级)[代码:335] 中医耳鼻喉科学(中级)[代码:337]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级)[代码:316]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