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经络系统中,具有加强十二经脉在体表联系的是
  • 正确答案 :D
  • 别络

  • 解析:正经:正经有十二,即手三阴经、足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阳经,共四组,每组三条经脉,合称十二经脉。 十二经别:十二经别不仅可以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的联系,而且因其联系了某些正经未循行到的器官与形体部位,从而补充了正经之不足。 十二经筋:联缀百骸,维络周身,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 十五别络:十五别络的功能是加强表里阴阳两经的联系与调节作用。 奇经八脉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全身气血盛衰的作用。

  • [单选题]"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指的是
  • 正确答案 :D
  • 正气旺盛,邪气难以入侵

  • 解析:正气充足,邪气难以入侵

  • [单选题]下列适用于“扶正祛邪并用”治法的是
  • 正确答案 :D
  • 正虚邪实但尚能耐攻

  • 解析:扶正与祛邪兼用—正虚邪盛,扶正易留邪,祛邪易伤正。

  • [单选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对“精不足者”,宜采取的治则是
  • 正确答案 :B
  • 补之以味

  • 解析: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 [单选题]小柴胡汤证,若病人咳嗽,其加减法为
  • 正确答案 :B
  • 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干姜

  • 解析: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半夏半升 甘草 生姜各三两大枣十二枚 上七位,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若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栝蒌实一枚;若渴者,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栝蒌根四两,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四两;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复取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

  • [单选题]既能祛风解表,炒炭又可止血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D
  • 荆芥

  • 解析:荆芥 【功效】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 【用法用量】 煎服,4.5~9g,不宜久煎。止血宜炒用。荆芥穗更长于祛风。

  • [单选题]桑螵蛸散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 正确答案 :C
  • 茯神、当归


  • [单选题]病人本来毫无食欲,久不能食,突然索食,且食量大增,此为
  • 正确答案 :D
  • 假神


  • [单选题]触按疮疡局部,肿处烙手而压痛者,病属
  • 正确答案 :B
  • 实热证

  • 解析:诊疮疡 肿硬不热者——寒证 肿处烙手而压痛者——热证 根盘平塌漫肿者——虚证 根盘收束而隆起者——实证 患处坚硬多无脓;边硬顶软者已成脓

  • [单选题]“寒热”是
  • 正确答案 :D
  • 辨病性的纲领

  • 解析:寒热   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

  • [单选题]正常尿中偶见什么管型
  • 正确答案 :A
  • 透明管型

  • 解析:管型   透明管型正常人也可偶有;肾实质病变时,明显增多。   细胞管型   红细胞管型---肾小球疾病。   白细胞管型---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   红细胞管型(S染色)   白细胞管型(S染色)   颗粒管型---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或药物中毒引起的肾小管损伤。   脂肪管型---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发作、中毒性肾病。   蜡样管型---肾小管病变严重,预后较差。   

  • [单选题]特征是"医师为患者做什么"属于以下哪种医患之间的模式
  • 正确答案 :A
  • 主动-被动模式

  • 解析:(1)主动-被动型:这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医患关系模型。医务人员处于完全主动的地位,患者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这种模式在现代医学实践中普遍存在。   (2)指导-合作型:这是一种构成现代医疗实践医患关系基础的模型,医患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在这种关系中,虽然患者有一定的地位和主动性,但在总体上医患的权利是不平等的。按照这个模式,在临床实践中医生的作用占优势,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患者的主动性。在这种模式中,医生是主角,患者是配角。目前临床上的医患关系多属于此种模式。   (3)共同参与型:在这种模式的医患关系中,医务人员和患者有近似相等的权利和地位,医生帮助患者进行自疗。几乎所有的心理治疗均属于这种模式。在这个模式中,医生和患者都是主动的,患者的主观能动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 [单选题]哪些部门参与组织制定了《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
  • 正确答案 :C
  • 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解析:卫生部、国家食药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单选题]治疗寒湿痢,应首选的方剂是
  • 正确答案 :A
  • 不换金正气散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考试布丁
    推荐科目: 心血管内科学(中级)[代码:304] 神经内科学(中级)[代码:308] 内分泌学(中级)[代码:309] 结核病学(中级)[代码:311] 皮肤与性病学(中级)[代码:338] 麻醉学(中级)[代码:347] 公共卫生(中级)[代码:362] 中医皮肤与性病学(中级)[代码:339] 中医针灸学(中级)[代码:350]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级)[代码:326]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