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这座唐代古墓保存完好,没有漏水、毁塌迹象
题目:在一次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在一座唐代古墓中发现多片先秦时期的夔文(音kui,一种变体的龙文)陶片。对此,专家解释说,由于雨水冲刷等原因,这些先秦时期的陶片后来被冲至唐代的墓穴中。
解析:专家说是由于雨水冲刷是陶片进入的,B项最好的进行了反驳,因为这座古墓保存完好,没有漏水,毁塌迹象,所以不是由雨水冲刷进的,D项说明了是一种风俗,但没有确定性,是一般情况并不是所有情况,反驳力度不如B项。
查看原题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在大青山脚下,只有一个古迹是永远不会废弃的,那就是被称为青冢的昭君墓。因为在内蒙人民的心中,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座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据内蒙的同志说,除青冢外,在大青山南麓还有十几个昭君墓。我们就看到了两个昭君墓,另一个在包头市的黄河南岸。其实这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个古代的堡垒。对这段文字作者意在表明( )。
内蒙人民对王昭君有好感
解析:本文段是通过昭君墓来表明内蒙人民对王昭君的喜爱。作者意在表明的是王昭君这个人与内蒙人民的感情,而不是她的坟墓。
[单选题]一次考试共有5道试题,考后成绩统计如下:有81%的同学做对第1题,91%的同学做对第2题,85%的同学做对第3题,79%的同学做对第4题,74%的同学做对第5题。如果做3道以上题目的同学考试合格。问:参加这次考试的同学考试合格率至少为()。
70%
解析:假设100人参加考试,那么100人共做错19+9+15+21+26=90(题次),要使合格率最小,就要使不合格人数尽可能的多,一人错3道题才是不合格,而90÷3=30,所以不合格的人数不超过30人。另一方面,将做错题的人数集中到30位同学身上,且每人都恰好做错3道题是可能的。所以本次考试的合格率至少为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