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精气神学说中所谓的“精”主要指
  • 正确答案 :D
  • 肾中所藏之精


  •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络脉的是哪一项
  • 正确答案 :D
  • 皮部


  • [单选题]下列有关小承气汤证治法的论述哪项是错误的
  • 正确答案 :C
  • 润燥软坚

  • 解析:小承气汤证 【原文】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鞕,鞕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谵语止者,更莫复服。 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 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鞕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 【释义】此三条论阳明燥结证的证治。太阳病汗、吐、下后,津液受伤,邪气入里,从阳明燥化;或是阳明病,其人多汗,伤津化燥成实而形成本证。多汗是里热迫津外泄的表现。汗出太多,津液耗伤,邪气化燥成实,燥实结滞,故大便结硬。心烦、谵语为阳明燥热秽浊之气循经上扰心神所致。阳明燥热逼迫津液偏渗,从小便数多一症,可知津液不能还入胃肠,大便必然硬结。 阳明之气旺于日晡所,当阳明燥热内盛时,每于日晡前后正邪斗争激烈,而见发潮热。以上诸证颇类似大承气汤证,但因其脉滑而疾而不是脉沉实,犹恐燥实敛结程度尚浅,故不敢冒然投用大承气汤,而试投小承气汤治之。由于证为里热燥结,气滞胃肠所致,证属里热腑实证,故治宜通便导滞,行气除满。

  • [单选题]能反映少阴病病理特征的脉证是
  • 正确答案 :D
  • 脉微细,但欲寐


  • [单选题]大青龙汤的主治证候是
  • 正确答案 :D
  • 表实兼内热烦躁


  • [单选题]支饮的临床主症是
  • 正确答案 :C
  • 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

  • 解析:苓桂术甘汤证 原文: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苓桂术甘汤方: 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 白术三两 甘草二两 病因病机:心下即胃之所在,胃中有停饮,故胸胁支撑胀满,饮阻于中,清阳不升,故头目眩晕。 证候:胸胁支满、目弦,或伴有小便不利。 辨证:脾阳不足,痰饮内停。 治则:温阳蠲饮,健脾利水。 方药:苓桂术甘汤

  • [单选题]既能杀虫止痒、燥湿,又能温肾壮阳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C
  • 蛇床子

  • 解析:蛇床子   功效:杀虫止痒,燥湿祛风,温肾壮阳。

  • [单选题]新加香薷饮组成中除香薷、银花、连翘外,还含有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E
  • 厚朴、鲜扁豆花

  • 解析:香薷6克(二钱),银花9克(三钱),鲜扁豆花9克(三钱),厚朴6克(二钱),连翘6克(二钱)。

  • [单选题]茵陈蒿汤的组成药物是
  • 正确答案 :E
  • 栀子、茵陈、大黄

  • 解析:茵陈蒿汤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本方为治疗湿热黄疸之常用方,其证属湿热并重。治当清肝利胆,泄湿退黄。 臣以栀子,清热降火,通利三焦,助茵陈使湿热从小便而去。佐以大黄逐瘀泻热,通导大便,推陈致新,导湿热从大便而去。 若胁痛者,加柴胡、川楝子,以行气止痛;若口苦者,加黄芩、龙胆草,以清热燥湿;若小便少者,加滑石、茯苓,以清利小便;若食少者,加山楂、生麦芽,以消食和胃等。

  • [单选题]可预期的应激源,尤其是在短期内发生的强烈应激源对机体的影响是
  • 正确答案 :B
  • 较小


  •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手阳明大肠经的主治病症的是
  • 正确答案 :E
  • 背腰病

  • 解析:手阳明大肠经主治概要:头面五官疾患、热病、皮肤病、肠胃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它病证。

  • [单选题]手少阴心经的络穴是
  • 正确答案 :C
  • 通里


  • [单选题]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兼见头晕、注意力不集中,宜配
  • 正确答案 :E
  • 四神聪、悬钟

  • 解析:【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补益气血,调理气机。以相应背俞穴为主。 主穴 百会 关元 肝俞 脾俞 肾俞 膻中 足三里 配穴 脾气不足加太白、三阴交;失眠加神门、照海;健忘加印堂、水沟;肝气郁结加太冲、内关。 操作 背俞穴用补法,膻中、百会用平补平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2.其他治疗 拔罐法 选足太阳经背部第1、第2侧线,用火罐行走罐法或闪罐法,以背部潮红为度。

  • [单选题]"十二刺"首见于( )
  • 正确答案 :B
  • 《黄帝内经》


  • [单选题]《黄帝内经》记载的经穴数是( )
  • 正确答案 :A
  • 160个


  • [单选题]最早记载"九针"的著作是( )
  • 正确答案 :A
  • 《黄帝内经》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考试布丁
    推荐科目: 内分泌学(中级)[代码:309] 传染病学(中级)[代码:312] 小儿外科学(中级)[代码:322] 临床医学检验学(中级)[代码:352] 疼痛学(中级)[代码:358] 妇幼保健(中级)[代码:364] 中医内科学(中级)[代码:315] 中医外科学(中级)[代码:325] 中医皮肤与性病学(中级)[代码:339] 急诊医学(中级)[代码:392]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