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述,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正确答案 :D
肾气的充盛
解析:肾气盛,原文:黄帝曰: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耶,将天数然也。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
[单选题]舌肿胀而青紫晦暗者,是由于
正确答案 :D
中毒
解析:胖大舌
特征:舌体较正常舌大而厚,伸舌满口者,称为胖大舌
舌体肿大,盈口满嘴,甚至不能闭口,不能缩回者,称为肿胀舌
意义:水湿内停、痰湿热毒上泛
舌淡胖大——脾肾阳虚、水湿内停
舌红胖大——脾胃湿热或痰热内蕴
舌红绛肿胀——心脾热盛,热毒上壅
舌青紫肿胀——可见于先天性舌血管瘤患者
[单选题]患者,女,30岁。神志不宁,虚烦不得眠,并见五心烦热,盗汗,舌红,脉细数。其病机是
正确答案 :C
心阴不足
解析:心阴不足
[单选题]崩漏的发生主要与哪些经脉有关
正确答案 :D
任脉、冲脉
解析:崩漏
【病因病机】
本病发生的主要机理,是由于冲任损伤,不能固摄,以致经血从胞官非时妄行。素体阳盛,外感热邪,过食辛辣,致热伤冲任,迫血妄行;情志抑郁,肝郁化火,致藏血失常;七情内伤,气机不畅,或产后余血未净,瘀血阻滞冲任,血不归经发为崩漏。忧思劳倦过度,损伤脾气,统摄无权,而致冲任不固;肾阳亏损,失于封藏,使冲任不固,或肾阴不足致虚火动血,而成崩漏。
【辨证】
1.实证
主症 崩漏下血量多,或淋漓不断,血色红。兼见血色深红,质黏稠,气味臭秽,口干喜饮,舌红,苔黄,脉滑数,为血热;出血量多,色紫红而黏腻,带下量多,色黄臭秽,阴痒,苔黄腻,脉濡数,为湿热;血色正常,或带有血块,烦躁易怒,时欲叹息,小腹胀痛,苔薄白,脉弦,为气郁;漏下不止,或突然下血甚多,色紫红而黑,有块,小腹疼痛拒按,下血后疼痛减轻,舌质紫暗有瘀点,脉沉涩,为血瘀。
2.虚证
主症 暴崩下血,或淋漓不净。
【治疗】
1.基本治疗
(1)实证
治法 通调冲任,祛邪固经。以任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 关元 三阴交 公孙 隐白
配穴 血热加中极、血海;湿热加中极、阴陵泉;气郁加膻中、太冲;血瘀加膈俞、血海。
操作 关元用平补平泻法,其余穴位用毫针泻法。
(2)虚证
治法 调补冲任,益气固经。以任脉及足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 气海 足三里 地机 三阴交
配穴 脾气虚加脾俞、胃俞;肾阳虚加肾俞、命门;肾阴虚加肾俞、太溪;盗汗加阴郄;失眠加神门。
操作 毫针补法,可施用灸法。
2.其他治疗
(1)耳针法 选内生殖器、皮质下、内分泌、肾、肝、脾。毫针刺用中等刺激,或用埋针法,两耳交替使用。
(2)穴位注射法 选气海、关元、中极、肾俞、关元俞。用维生素B↓(12)或黄芪、当归等注射液,每穴可注药液2ml,每日1次。
(3)挑刺法 在腰骶部督脉或膀胱经上寻找反应点,用三棱针挑破0.2~0.3cm长,O.1cm深,将白色纤维挑断,每次选2~4个点,每月1次,连续挑治3次。
[单选题]针灸治疗麦粒肿,除局部穴外,还应选取
正确答案 :A
足三阳经穴
解析:麦粒肿
【病因病机】
本病每因脾胃蕴热,或心火上炎,又复外感风热,积热与外风相搏,气血瘀阻,火热结聚,以致眼睑红肿,腐熟化为脓液。
【辨证】
主症 病起始则睑缘局限性红肿硬结,疼痛和触痛,继则红肿渐形扩大;数日后硬结顶端出现黄色脓点,破溃后脓自流出。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疏风清热,解毒散结。以局部穴及足少阳经穴为主。
主穴 太阳 鱼腰 风池
配穴 脾胃蕴热加承泣、曲池、三阴交、内庭;外感风热加攒竹、丝竹空、合谷、行间。
操作 毫针泻法。太阳穴点刺出血。
2.其他治疗
(1)挑刺法 在两肩胛间,第1~7胸椎两侧,探寻淡红色疹点;用三棱针点刺,挤出少量血液,可反复挤3~5次。
(2)耳针法 选眼、肝、脾。毫针刺,留针20分钟,间歇运针。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