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丁学网
|
卫生
|
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级)[代码:316]
|
[单选题]"春伤于风,邪气留连"而发生的病证是
正确答案 :
B
洞泄
[单选题]患者产后不久,见少腹满如敦状,时腹部隐痛,大便稍结,小便微难而口不渴,舌质偏红,苔白,脉沉缓,其治疗宜用
正确答案 :
E
大黄甘遂汤
[单选题]治老人虚人便秘,肠燥津液不足,首选的药组是
正确答案 :
D
火麻仁、郁李仁
[单选题]患者,男,34岁。午间食涮羊肉1斤,午后脘腹胀痛,嗳腐吞酸,恶心欲吐。首选药物是
正确答案 :
D
山楂
[单选题]以下哪项不是神乱的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 :
D
精神萎靡
[单选题]呕吐酸腐气味食糜者多见于
正确答案 :
D
暴饮暴食
[单选题]"望色十法"中的"泽"主
正确答案 :
B
病轻易治
解析:望色十法的内容:浮,是面色浮显于皮肤之表,主表证;沉,是面色沉隐于皮肤之内,主里证。面色由浮转沉,是邪由表入里;由沉转浮,是邪自里达表。清,是面色清明,主阳证;浊,是面色浊黯,主阴证。面色由清转浊,是病从阳转阴;由浊转清,是病由阴转阳。微,是面色浅淡,主虚证;甚,是面色深浓,主实证。面色由微转甚,是病因虚致实;由甚转微,是病由实转虚。散,是面色疏散,主新病,或病邪将解;抟,是面色壅滞,主久病,或病邪渐聚。面色由抟转散,是病虽久而邪将解;由散转抟,是病虽近而邪渐聚。泽,是面色润泽,主精气未衰,病轻易治;夭,是面色枯槁,主精气已衰,病重难医。面色由泽转夭,是病趋重危;由夭转泽,是病情好转。
[单选题]心电图的标准走纸速度是
正确答案 :
D
25mm/s
[单选题]熟悉传染病的潜伏期,是为了
正确答案 :
B
确定检疫期
[单选题]下列有关慢性肝炎中医治疗的叙述,不恰当的是
正确答案 :
A
肝胆湿热证,主方用芍药汤
[单选题]最早提出七种经典的心身疾病的是
正确答案 :
D
亚历山大
[单选题]下列除哪项外,均是心身疾病的预防从个人角度来说应遵循的原则
正确答案 :
E
锻炼良好的体格
[单选题]《大医精诚篇》出自
正确答案 :
C
《备急千金要方》
[单选题]预防医学是研究
正确答案 :
A
人体健康与环境的关系
[单选题]生地黄与玄参均具有的功效是
正确答案 :
B
清热凉血,养阴增液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级)[代码:316]题库下载排行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级)[代码:316]2023年冲刺密卷分析(11.22)
2024年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级)[代码:316]历年考试试题汇总(8X)
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2023年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级)[代码:316]人机对话每日一练(02.25)
2025年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级)[代码:316]冲刺密卷剖析(01.23)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级)[代码:316]2024年每日一练海量练习(07.01)
2022每日一练强化练习(12月12日)
2022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级)[代码:316]模拟考试191
2023年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级)[代码:316]考试试题(4AI)
中医治疗慢性肝炎肝郁脾虚证的方剂是
2024年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级)[代码:316]历年考试试题(5AI)
考试布丁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级)[代码:316]题库最新资料
2025年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级)[代码:316]试题剖析(08.26)
2025年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级)[代码:316]试题题库(8W)
2025年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级)[代码:316]相关专业每日一练(08.26)
2025年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级)[代码:316]模拟考试237
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2025年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级)[代码:316]考试试题库(7W)
2025年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级)[代码:316]每日一练冲刺练习(08.25)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级)[代码:316]2025年模拟考试系统236
2025年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级)[代码:316]试题答案+解析(08.25)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级)[代码:316]2025年冲刺密卷案例分析题答案(08.24)
2025年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级)[代码:316]模拟考试练习题235
推荐科目:
肾内科学(中级)[代码:307]
血液病学(中级)[代码:310]
儿科学(中级)[代码:332]
眼科学(中级)[代码:334]
超声波医学(中级)[代码:346]
临床医学检验学(中级)[代码:352]
口腔正畸学(中级)[代码:357]
健康教育(中级)[代码:365]
中医眼科学(中级)[代码:335]
中医针灸学(中级)[代码:350]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