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不属于剥苔的特征是( )
  • 正确答案 :E
  • 剥落处有新生苔


  • [单选题]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物的毒性的配伍方法是
  • 正确答案 :D
  • 佐制药

  • 解析:佐药分为三种:①佐助药,配合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②佐制药,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物的毒性,或制约君、臣药物峻烈之性的药物;③反佐药,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伍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以防止药病格拒。

  • [单选题]既能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又治气虚水肿的药是
  • 正确答案 :E
  • 黄芪

  • 解析:黄芪:甘,微温。归肺、脾、肝、肾经。黄芪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炙黄芪益气补中,生用固表托疮。

  • [单选题]患者,男,49岁。发现血糖升高近12年,小便频数,混浊如膏,甚至饮一溲一,面容憔悴,耳轮干枯,腰膝酸软,四肢欠温,畏寒肢冷,阳痿,舌淡白而干,脉沉细无力。治疗本病的首选方剂是( )
  • 正确答案 :B
  • 金匮肾气丸

  • 解析:消渴之阴阳两虚证 证候主症:小便频数,混浊如膏,甚至饮一溲一,面容憔悴,耳轮干枯,腰膝酸软,四肢欠温,畏寒肢冷,阳痿或月经不调,舌苔淡白而干,脉沉细无力。治法:滋阴温阳,补肾固涩。代表方:金匮肾气丸加减。

  •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痿证形成的原因的是
  • 正确答案 :D
  • 风寒外袭

  • 解析:痿证的常见病因:①内因饮食毒物所伤,久病房劳,跌打损伤,药物损害;②外因感受温毒,湿热浸淫。

  • [单选题]患者,女,停经50天,尿妊娠试验阳性,恶心呕吐10天,呕吐剧烈,呕吐物中有咖啡色血样物,发热口渴,精神萎靡,尿少便秘。舌红少苔,脉细滑数无力。当首选下列何方作为基础方剂
  • 正确答案 :E
  • 生脉散合增液汤

  • 解析:患者由于频频呕吐,以致伤气耗津,可见口渴,小便短少,气阴两伤故舌红少苔,出现精神萎靡,双目无神,四肢乏力,气短懒言等,宜益气养阴,和胃止呕,方用生脉散合增液汤。

  • [单选题]治疗蛔虫病虫瘕证,治法是( )
  • 正确答案 :C
  • 行气通腑,散蛔驱虫


  • [单选题]下列各项心电图表现是诊断室性心动过速重要依据的是
  • 正确答案 :D
  • 可见心室夺获和室性融合波

  • 解析: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点为:1有3个或以上的室早连续出现;2QRS波形态畸形宽大,时限超过0.12秒,ST-T方向与主波方向相反;3心室率100-250次;4有心室夺获或室性融合波。

  • [单选题]6分钟步行试验判断重度心力衰竭的标准是( )
  • 正确答案 :D
  • 步行距离<150m


  • [单选题]对于小肝癌的定位,下列各项中,哪项检查最好
  • 正确答案 :C
  • 数字减影肝动脉造影

  • 解析:肝动脉造影可用于肝脏原发性肿瘤、肝转移瘤、肝血管瘤、腺瘤、肝囊肿、肝寄生虫病、肝硬化、肝动脉瘤、肝动-静脉瘘的诊断,并可指导肝脏病的介入治疗及手术治疗。

  • [单选题]胃溃疡疼痛的特点是( )
  • 正确答案 :A
  • 进食后1小时内疼痛


  • [单选题]动眼神经麻痹时,下列各项中哪种表现不会有
  • 正确答案 :A
  • 内斜视

  • 解析:动眼神经麻痹可出现:1、斜视动眼神经支配数条眼外肌和眼内肌,动眼神经麻痹表现为病变同侧眼的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及下斜肌中一条或数条麻痹,不同的眼肌功能异常会引起眼位改变。2、上睑下垂由于提上睑肌是由动眼神经支配,动眼神经麻痹后常会出现完全性和不完全性上睑下垂。3、弱视先天性动眼神经麻痹或部分后天性动眼麻痹由于长期上睑下垂造成视觉发育异常形成弱视。

  • [单选题]乙脑首选的治疗是( )
  • 正确答案 :E
  • 对症治疗


  • [单选题]燥痰咳嗽,咯痰不爽,涩而难出,咽喉干燥,苔白而干。治疗宜选用的方剂是
  • 正确答案 :C
  • 贝母瓜蒌散

  • 解析:贝母瓜蒌散,主治燥痰咳嗽。症见咳嗽呛急,咯痰不爽,涩而难出,咽喉干燥哽痛,苔白而干。

  • [单选题]下列各型肝炎病毒,属脱氧核糖核酸(DNA)病毒的是
  • 正确答案 :B
  • 乙型

  • 解析:甲型肝炎病毒(HAV) 为核糖核酸病毒(RNA);乙型肝炎病毒(HBV) 为一种脱氧核糖核酸(DNA)病毒;丙型肝炎病毒(HCV) 属黄病毒类;丁型肝炎病毒(HDV) 为一直径35~37nm的缺陷性病毒。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推荐科目: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 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中医执业医师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中医执业医师(一阶段)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公卫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