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从循证医学的观点看,不同种类的研究方法提供的证据质量差别很大,最高质量的研究方法应该是
  • 正确答案 :D
  • 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综述

  • 解析:证据是循证医学的基石,遵循证据是循证医学的本质所在。治疗研究依据按质量和可靠程度大体可分为以下五级(可靠性依次降低):一级:按照特定病种的特定疗法收集所有质量可靠的随机对照试验后所作的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二级:单个的样本量足够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三级:设有对照组但未用随机方法分组的研究。四级:无对照的系列病例观察,其可靠性较上述两种降低。五级:专家意见。在没有这些金标准的情况下,可依此使用其他级别的证据作为参考依据但应明确其可靠性依此降低,当以后出现更高级别的证据时就应尽快使用。故本题选D。

  • [单选题]关于排卵,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A
  • 排卵多发生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4天左右

  • 解析:排卵多发生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4天左右,选项A正确。妇女自性成熟期开始周期性排卵,选项B不正确。在LH作用下黄体形成,选项C不正确。每一月经周期,将有一个卵子排出,卵子可由两侧卵巢轮流排出,也可由一侧卵巢连续排出,选项D不正确。卵巢排出卵子后,经输卵管伞部捡拾、输卵管壁蠕动以及输卵管黏膜纤毛等协同作用进入输卵管,选项E不正确。

  • [单选题](2002、2004)初次感染结核,产生变态反应的时间为
  • 正确答案 :E
  • 4~8周

  • 解析:结核菌感染后4~8周产生细胞免疫,同时出现组织高敏反应,因此初次感染结核病后4~8周才产生变态反应。

  • [单选题]小儿初次感染结核分枝杆菌4~8周后,关于免疫与变态反应的概念,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D
  • 免疫为体液免疫,变态反应属于细胞免疫

  • 解析:小儿初次接触结核杆菌后是否发展为结核病,主要与机体的免疫力,细菌的毒力和数量有关,尤其与细胞免疫力强弱相关。机体在感染结核菌后,在产生免疫力的同时,也产生变态反应,均为致敏T细胞介导的,是同一细胞免疫过程的两种不同表现。因此D不对。

  • [单选题]患者,女,20岁。因急性阑尾炎穿孔行阑尾切除术,术后3天切口红肿,有脓性分泌物,将缝线拆除后引出20ml脓液,10天后再次缝合而愈合。该患者切口愈合类型应记为
  • 正确答案 :E
  • Ⅲ/丙

  • 解析:"Ⅰ"代表清洁切口;"Ⅱ"代表可能污染的切口;"Ⅲ"代表污染切口,是指临近感染区或组织直接暴露感染物的切口,如化脓性阑尾炎手术、肠梗阻坏死的手术、局部含有坏死组织的陈旧性创伤伤口等。愈合分级为:①甲级愈合,用"甲"代表,是指愈合优良,没有不良反应的初期愈合;②乙级愈合,用"乙"代表,是指愈合欠佳,愈合处有炎症反应,如红肿、硬结、血肿、积液等但未化脓;③丙级愈合,用"丙"代表,是指切口化脓,需切开引流。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推荐科目: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口腔执业医师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公卫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 中医师承及确有专长考核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