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医患关系遵循的最重要的道德原则是( )
  • 正确答案 :A
  • 医患平等关系

  • 解析:医患平等关系是医患关系遵循的最重要的道德原则。答案为A。

  • [单选题]第一眼位时,下直肌与视轴之间夹角为
  • 正确答案 :C
  • 23°

  • 解析:第一眼位时,下直肌与视轴之间夹角为23°。故答案为C。

  • [单选题]一婴儿,出生后3天发现双眼睑红肿,水样血性分泌物,不久见双眼大量脓性分泌物,检查:双眼睑结膜高度充血,耳前淋巴结肿大,最可能的诊断是
  • 正确答案 :C
  • 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

  • 解析:本病例符合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

  • [单选题]常用的抗代谢药物有
  • 正确答案 :A
  • 丝裂霉素C

  • 解析:虽然都是“霉素”但作用不同,除丝裂霉素C是抗代谢药物外,其他均是抗生素。考生注意鉴别。

  • [单选题]为某患者冲洗泪道时有阻力,且冲洗液部分自泪小点返回,部分流人鼻腔,提示( )。
  • 正确答案 :B
  • 鼻泪管狭窄

  • 解析:应掌握泪道冲洗结果及其分析。其结果有以下几种:①正常者注入冲洗液时无阻力,冲洗液通畅地流入鼻腔或咽部;②注入冲洗液时有阻力,部分冲洗液自泪小点返回,部分流入鼻腔,为鼻泪管狭窄;③冲洗液完全从注入的原路返回者为泪小管阻塞;④冲洗液自下泪小点注入,由上泪小点返回,为总泪小管阻塞;⑤冲洗针头碰不到骨壁,冲洗液自上泪小点返回,同时有黏液或黏液脓性分泌物流出,为鼻泪管阻塞,同时合并慢性泪囊炎。

  • [单选题]下列黄色瘤的特点中错误的是( )。
  • 正确答案 :B
  • 多数患者的血脂升高

  • 解析:黄色瘤多见于40~50岁妇女,病变一般位于双上睑内侧皮肤。不会对生命造成影响,可不治疗。若治疗则一般选用手术切除或激光切除。在黄色瘤患者中只有30%左右的人伴有全身血脂升高,并非大多数人都升高。答案选B。

  • [单选题]关于细菌性结膜炎,以下治疗方法错误的是( )。
  • 正确答案 :D
  • 包扎患眼

  • 解析:细菌性结膜炎根据病情的轻重可选择结膜囊冲洗、局部用药或联合用药。切勿包扎患眼。答案为D。

  • [单选题]感染真菌性角膜炎的风险因素有( )。
  • 正确答案 :E
  • 以上均是

  • 解析:真菌性角膜炎发病前多有眼外伤史、戴角膜接触镜或既往眼部手术。真菌感染多与机体免疫功能失调有关,如全身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干燥性角结膜炎、暴露性角膜炎等。答案为E。

  • [单选题]角膜炎的病理变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D
  • 角膜病灶可以是致病微生物对角膜组织、细胞的直接破坏造成,也可由致病微生物引起的免疫反应造成

  • 解析:该题主要测试考生掌握角膜炎病理过程的能力。角膜炎的病因和病理过程是不同的概念,病因有千差万别,但引起的病理过程是相似的,考生容易混淆这点。要掌握角膜的病理过程,首先要掌握粘连性角膜白斑、角膜瘘、角膜薄翳、角膜斑翳、角膜白斑的定义。因此,A、B、C、E均为干扰答案。

  • [单选题]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角膜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D
  • 真菌性角膜炎禁用糖皮质激素,即使溃疡愈合后形成角膜白斑,伴有大量角膜新生血管时也不应使用

  • 解析:角膜炎时使用糖皮质激素有严格的指征,糖皮质激素治疗角膜炎的机制和它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考生均应掌握。A、B、C、E、均为干扰答案。真菌性角膜炎禁用糖皮质激素,但愈合后留下的角膜白斑伴有大量新生血管时,患者的病情已发生完全变化,治疗的目标与重点也发生变化。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该题测试考生掌握糖皮质激素治疗角膜炎的临床技能。

  • [单选题]玻璃体积血的病因不包括( )。
  • 正确答案 :A
  •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 解析: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会出现视网膜水肿、樱桃红斑,但是不会发生玻璃体积血。

  • [单选题]不属于机械性眼外伤的是( )。
  • 正确答案 :B
  • 电光性眼炎

  • 解析:该题是基本概念题,备选答案的各种眼外伤分别属于机械性和非机械性眼外伤。眼外伤根据其致伤因素分为机械性和非机械性眼外伤两大类。机械性眼外伤指暴力冲击所致的损伤,以及锐器或高速异物的戳伤或弹击伤。非机械性眼外伤可分为化学性眼外伤和物理性眼外伤。电光性眼炎属于辐射性眼外伤,为非机械性眼外伤。其余选项为机械性眼外伤。

  • [单选题]不属于物理性眼外伤的是( )。
  • 正确答案 :E
  • 注射器刺伤

  • 解析:该题考查眼外伤的分类。注射器刺伤属机械性眼外伤,而冻伤、电击、紫外线和微波对眼部组织的损伤属物理性眼外伤,故本题正确答案是E。

  • [单选题]哪种斜视一般不会引起弱视( )
  • 正确答案 :D
  • 交替性斜视

  • 解析:交替性斜视一般不会引起弱视,因为不会引起抑制。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考试布丁
    推荐科目: 血液病学(中级)[代码:310] 结核病学(中级)[代码:311] 传染病学(中级)[代码:312] 烧伤外科学(中级)[代码:323] 眼科学(中级)[代码:334] 肿瘤外科学(中级)[代码:342] 口腔颌面外科学(中级)[代码:355] 妇幼保健(中级)[代码:364] 中医骨伤科学(中级)[代码:328] 急诊医学(中级)[代码:392]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