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津停气阻,主要指的是
  • 正确答案 :D
  • 水湿痰饮停留,导致气机阻滞

  • 解析:津停气阻指津液内停,阻滞气机

  • [单选题]治疗阴虚证时,以补阴药为主,适当配以补阳药的治法是
  • 正确答案 :B
  • 阳中求阴

  • 解析:张介宾“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

  • [单选题]下列各项不属于面赤临床意义的是( )
  • 正确答案 :E
  • 肾精久耗


  • [单选题]燥苔的临床意义是( )
  • 正确答案 :C
  • 津液已伤


  • [单选题]与人参相畏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B
  • 五灵脂

  • 解析:中药配伍“相恶”与“配伍禁忌”中的“十九畏”均有人参。“相恶配伍”中人参不宜与莱菔子同用,是因为莱菔子能削弱人参补气的功效,属于“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破坏另一种药物功效的‘相恶配伍’”,而“十九畏”中人参不宜与五灵脂同用,是因为“同用后会产生或增加毒副作用”,虽人参与莱菔子、五灵脂均不宜同用,但含义是有区别的。

  • [单选题]外用有清热收湿作用,可用治湿疮、湿疹、痱子等皮肤病的药物是( )
  • 正确答案 :D
  • 滑石


  • [单选题]治疗呃逆气机郁滞证,首选的方剂是( )
  • 正确答案 :E
  • 五磨饮子


  • [单选题]闭经的常见病因是
  • 正确答案 :E
  • 痰湿阻滞


  • [单选题]人工流产时,宫腔深度超过检查时子宫的大小,未吸出组织,患者腹痛剧烈,出冷汗,面色苍白。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 正确答案 :B
  • 子宫穿孔

  • 解析:器械进入宫腔突然出现“无底”感,或其深度明显超过检查时子宫的大小,提示子宫穿孔。

  • [单选题]下列对哮喘的描述错误的是( )
  • 正确答案 :B
  • 痼疾难愈


  • [单选题]患儿,6岁。患肾病综合征。症见高度浮肿,按之没指,腰腹下肢尤甚,面白无华,神疲畏寒,可伴有胸水、腹水,舌质淡,苔白,脉细无力。其证候是( )
  • 正确答案 :D
  • 脾肾阳虚证

  • 解析:根据患者病史症状体征,诊为小儿水肿,脾肾阳虚,水液失于气化和温运,以致水湿内停,外溢肌肤,因湿性趋下,则见全身浮肿,以下肢腰腹为甚,按之凹陷难起。肾阳不足,气化不利,水液不得下泄,故小便量少甚或无尿;脾阳不足,运化失职,则大便溏;阳气不足,失于温煦,精微不足,失于充养,故畏寒肢冷,面色无华,神倦乏力;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均为脾肾阳虚之候。

  • [单选题]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疾病是( )
  • 正确答案 :A
  • 脾功能亢进


  • [单选题]患者,女,26岁。突发四肢乏力不适1天,下肢明显。发病前有饮酒史,既往曾发作2次,每次发作腰穿检查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无异常发现。体格检查:四肢肌力减低,肌张力下降,腱反射消失,感觉正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 正确答案 :D
  • 周期性瘫痪


  • [单选题]下列各项,不属于典型乙脑的临床分期是
  • 正确答案 :C
  • 并发症期

  • 解析: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分期:1.初期病程的第1~3日。起病急骤,体温迅速升高,三日内可达39℃~40℃或更高,且稽留不退,伴头痛、恶心、呕吐、倦怠及嗜睡,但神志清楚。2.极期病程的4日~10日。此期可有高热、意识障碍、惊厥或抽搐、呼吸衰竭、颅内高压及脑膜刺激征、其他神经系统表现等症状,极期一般持续4~7日,多于病程第7~10日左右体温开始下降,病情迅速改善而进入恢复期。3.恢复期病程的8~12日。体温于2~5日内降至正常,精神及神经症状日渐好转,一般于两周左右完全恢复。重者于6个月内恢复。4.后遗症期发病半年后部分患者仍有意识障碍、失语、强直性瘫痪、扭转痉挛、精神失常者称为后遗症。

  • [单选题]患者起病急骤,腹痛剧烈,大便频频,痢下鲜紫脓血,伴有壮热口渴,头痛烦躁,恶心呕吐,舌红绛,苔黄燥,脉滑数。治疗应首选
  • 正确答案 :B
  • 白头翁汤合芍药汤

  • 解析:痢下鲜紫脓血,伴有壮热口渴,头痛烦躁为疫邪热毒壅盛肠道,燔灼气血,为疫毒痢。故用白头翁汤合芍药汤清热解毒,和血导滞。

  • [单选题]患者目光无彩,瞳神呆滞,面色晦暗,神情萎靡,身体沉重,反应迟钝,语声断续,意识朦胧。其诊断是
  • 正确答案 :B
  • 失神

  • 解析:本题题眼在于得神、少神、失神的不同。得神是"有神",少神是"神气不足",失神是"无神",假神是"回光返照、残灯复明"。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推荐科目: 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口腔执业医师 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中医执业医师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 公卫执业医师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