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主要在心肌梗死后头2周进行

题目:患者男,48岁。因"突发胸痛2小时"就诊。2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痛,位于心前区,性质为压榨性,向左肩放射,持续约3分钟自行缓解。初步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

查看原题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颈总动脉
  • 沿食管、气管和喉的外侧上行

  • 解析:颈总动脉是头颈部的动脉主干,左、右各一条。右颈总动脉起自头臂干,左颈总动脉直接起自主动脉弓。两侧颈总动脉均沿食管、气管和喉的外侧上升,到甲状软骨上缘处分为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颈总动脉外侧有颈内静脉,两者间的后方有迷走神经,三者共同包于筋膜鞘内。在颈总动脉分为颈内、外动脉处,有两个重要结构,即颈动脉窦和颈动脉小球。①颈动脉窦 是颈内动脉起始处膨大的部分。壁内有感觉神经末梢,为压力感受器。当血压改变(升高或降低时,可反射性地改变心率和末梢血管口径,以调节血压。)②颈动脉小球 是一个椭圆形的小体,位于颈内、外动脉分叉处的稍后方,以结缔组织连于动脉壁上。小球内含有化学感受器,可感受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刺激,调节CO2浓度。

  • [单选题]动作电位或锋电位的产生是细胞兴奋的标志,其特点不包括
  • 只出现在受刺激的局部

  • 解析:细胞电生理1、静息电位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内外两侧的电位差。静息电位存在时膜两侧所保持的内负外正状态称为膜的极化,然后再向正常安静时膜内所处的负值恢复,则称作复极化。2、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或锋电位的产生是细胞兴奋的标志,只在刺激满足一定条件或在特定条件下刺激强度达到阈值时才能产生。动作电位产生的特点是,只要刺激达到了阈强度,再增加刺激并不能使动作电位的幅度有所增大,始终保持某种固有的大小和波形。此外,动作电位不是只出现在受刺激的局部,它在受刺激部位产生后,还可沿着细胞膜向周围传播,而且传播的范围和距离并不因原初刺激的强弱而有所不同,直至整个细胞的膜都依次兴奋并产生一次同样大小和形式的动作电位。在同一细胞上动作电位大小不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的现象,称作“全或无”现象。

  • [单选题]氢氯噻嗪可引起
  • 抗利尿作用


  • [单选题]十二经脉之海为
  • 冲脉


  •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低频电疗法的是
  • 电化学疗法

  • 解析:电化学疗法属于中频电疗。

  • 考试布丁
    推荐下载科目: 呼吸内科学(中级)[代码:305] 职业病学(中级)[代码:314] 皮肤与性病学(中级)[代码:338] 肿瘤外科学(中级)[代码:342] 临床医学检验学(中级)[代码:352] 重症医学(中级)[代码:359] 妇幼保健(中级)[代码:364] 健康教育(中级)[代码:365] 中医妇科学(中级)[代码:331]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中级)[代码:329]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