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正气的强弱主要有关因素是
  • 正确答案 :C
  • 与精神状态有关


  • [单选题]大头瘟临床基本特征是
  • 正确答案 :B
  • 发热头面,赤肿大


  • [单选题]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口干咽燥,神疲,脉虚,为
  • 正确答案 :B
  • 足少阴肾的病变


  • [单选题]芳香药多具有
  • 正确答案 :A
  • 辛味

  • 解析:辛味 能行——行气、活血 能散——发散 ①辛行:辛味能促进气血运行,故有行气、行血的作用,治疗气血阻滞证; ②辛散:辛味能发散,可解除侵于肌表的六淫之邪,具有发散表邪的作用,治疗表证。

  • [单选题]用治食积气滞,湿热互阻,下痢里急后重者,宜选下列何组药物最佳
  • 正确答案 :C
  • 木香、槟榔

  • 解析:木 香 行气止痛,健脾消食  

  • [单选题]既能凉血止血,又能解毒敛疮,还能够治疗烫伤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A
  • 地榆

  • 解析:地榆   性能:苦、酸、涩,微寒。归肝、大肠经。   功效:凉血止血,解毒敛疮。   应用:   血热出血证。   烫伤、湿疹、疮疡痈肿。为治水火烫伤之要药。   用法:止血多炒炭用,解毒敛疮多生用。   使用注意:对于大面积烧伤病人,不宜使用地榆制剂外涂,以防其所含鞣质被大量吸收而引起中毒性肝炎。

  • [单选题]半夏泻心汤的组成药物除半夏、人参、炙甘草、干姜、大枣外,还有
  • 正确答案 :C
  • 黄连、黄芩

  • 解析:半夏泻心汤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本方所治之痞,原系小柴胡汤证误下,损伤中阳,少阳邪热乘虚内陷,以致寒热错杂所致。治宜寒热平调,消痞散结。方中半夏散结消痞,和胃降逆,干姜温中散寒,助半夏温胃消痞。黄连黄芩泻热开痞,人参、大枣、甘草健脾益气,炙甘草调和诸药,七味相合,使寒热得除,气机得畅。 生姜泻心汤即半夏泻心汤减干姜二两,加生姜四两而成,意在和胃而降逆,宣散水气而消痞满,配合辛开苦降、补益脾胃之品,适于水热互结于中焦,脾胃升降失常之痞证。甘草泻心汤即半夏泻心汤加重炙甘草用量,重在调中补虚,适于胃气虚弱,寒热错杂之痞证。

  • [单选题]下列有关隔离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D
  • 根据传染病的平均传染期来确定隔离期限

  • 解析:隔离的概念   将传染期内的传染病患者或病原携带者置于不能传染给他人的条件之下,暂时避免与周围人群接触,防止病原体扩散,便于管理和消毒,同时也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对于不明原因的突发传染病,有效的隔离措施对控制其播散往往起决定性作用。

  • [单选题]下列选项不属于传染源的是
  • 正确答案 :A
  • 易感者


  • [单选题]曲泽穴的主治不包括
  • 正确答案 :D
  • 遗尿,遗精

  • 解析:曲泽 合穴 定位 肘微屈,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尺侧缘。 主治 ①心痛、心悸、善惊等心系病证;②胃痛、呕血、呕吐等热性胃疾;③暑热病;④肘臂挛痛。 操作 直刺1~1.5寸;或点刺出血。

  • [单选题]除了治疗泌尿系疾病外,中极穴还常用于治疗
  • 正确答案 :D
  • 妇科病症

  • 解析:中极 膀胱募穴 定位 前正中线上,脐下4寸。 主治 ①遗尿、小便不利、癃闭等泌尿系病证;②遗精、阳痿、不育等男科病证;③月经不调、崩漏、阴挺、阴痒、不孕、产后恶露不尽、带下等妇科病证。 操作 直刺1~1.5寸;孕妇慎用。

  • [单选题]有关温和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D
  • 对于昏厥、局部知觉迟钝的患者,不宜实施温和灸

  • 解析:对于昏厥、局部知觉迟钝的患者,医者可将中、食二指分张,置于施灸部位的两侧,这样可以通过医者手指的感觉来测知患者局部的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的距离和防止烫伤。

  • [单选题]多用于治疗神经肌肉疼痛的拔罐法是
  • 正确答案 :D
  • 多罐法

  • 解析:拔罐法的临床应用 (1)留罐法:又称坐罐法,为最常见的吸拔形式。是指将罐吸附在体表后,使罐子吸拔留置于施术部位10~15分钟,然后将罐起下。留罐法一般疾病均可应用,而且单罐、多罐皆可应用。 (2)走罐法:又称为推罐法。即拔罐时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肤或罐口上,擦上一层凡士林等润滑剂,再将罐拔住。然后,医者用右手握住罐子,向上、下或左、右需要拔的部位,往返推动,至所拔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甚或瘀血时,将罐起下。本法常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部位,如脊背、腰臀、大腿等部位。 (3)闪罐法:是指罐子拔上后,立即取下,如此反复多次拔住起下,起下拔住,直至皮肤潮红、充血,或瘀血为度。多用于局部皮肤麻木、疼痛或和功能减退等疾患,尤其适用于肌肉松弛的部位,不宜留罐的患者,如小儿、年轻女性的面部。 (4)刺血拔罐法:又称刺络拔罐法,即在应拔部位的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皮肤针叩打后,再将火罐吸拔于点刺部位,使之出血,以加强刺血治疗的作用。一般刺血后拔罐留置10~15分钟。多用于实证、热证,瘀血证,如治疗丹毒、扭伤、乳痈等。 (5)留针拔罐法:简称针罐,即在针刺留针时,将罐拔在以针为中心的部位上,约5~10分钟,待皮肤红润、充血,或瘀血时,将罐起下,然后将针起出。此法能起到针罐配合的作用。

  • [单选题]电针法治疗肥胖症,应选用的波型是
  • 正确答案 :A
  • 疏密波

  • 解析:疏密波,【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祛湿化痰,通经活络。以手足阳明经、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 中脘 天枢 曲池 阴陵泉 丰隆 太冲 配穴 腹部肥胖加归来、下脘、中极;便秘加支沟、天枢。 操作 毫针泻法。嘱患者适当控制饮食,加强锻炼。 2.其他治疗 耳针法 选胃、内分泌、三焦、脾。毫针刺,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每次餐前30分钟压耳穴3~5分钟,有灼热感为宜。

  • [单选题]患者,女,26岁。非周期性子宫出血,量多、色紫红、质稠。夹有血块,腹痛拒按,舌红苔黄,脉弦数。治疗应首选( )
  • 正确答案 :D
  • 隐白


  • [单选题]位于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的腧穴是( )
  • 正确答案 :C
  • 肩井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考试布丁
    推荐科目: 职业病学(中级)[代码:314] 眼科学(中级)[代码:334] 放射医学(中级)[代码:344] 核医学(中级)[代码:345] 口腔内科学(中级)[代码:354] 口腔修复学(中级)[代码:356] 中医内科学(中级)[代码:315] 中医儿科学(中级)[代码:333] 推拿按摩学(中级)[代码:349]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级)[代码:316]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