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选题]肝性脑病的产生机制有
  • 正确答案 :ABCE
  • 支链氨基酸/芳香氨基酸比例失调

    血氨的储积

    假性神经递质学说

    肠道呈碱性环境

  • 解析:肝性脑病(HE)是由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关于HE的发病机制学说众多:1、神经递质学说,食物中的芳香族氨基酸如酪氨酸、苯丙氨酸等经肠菌脱羧酶的作用分别转化为酪胺和苯乙胺,若肝脏对酪胺和苯乙胺的代谢发生障碍,便可进入脑组织,再经β羟化酶的作用分别形成β羟酪胺和苯乙醇胺,后二者成为假性神经递质,不能传递神经冲动或作用很弱,AC正确;2、氨中毒学说,氨是促发HE的主要神经毒素,可干扰脑细胞三羧酸循环及神经的电活动等。消化道是产氨的主要部位,氨在肠道的吸收主要以NH3弥散入肠系膜,当结肠内为碱性环境时,NH3大量弥散入血,酸性环境时则从血液转至肠腔,随粪便排出,BE正确。故ABCE为正确项。【避错】D选项错误点在于肠道酸性环境时NH3从血液转至肠腔,随粪便排出,不是肝性脑病促成原因,故D错误。避错方法:熟悉目前关于肝性脑病发生机制的几种学说。。

  • [多选题]伤寒的病理特点是
  • 正确答案 :ABCDE
  • 主要是单核-巨噬细胞增生性反应

    结肠淋巴结病变最显著

    病程第3周肠坏死组织脱落形成溃疡

    脾大

    肝细胞亦可有局灶性坏死

  • 解析: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基本病理特征是持续的菌血症与毒血症,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增生性反应,以回肠下段淋巴组织为主的增生、肿胀、坏死与溃疡形成等病变为显著。典型伤寒的自然病程约为4周,病程的第2~3周,常伴有伤寒的典型表现,肠出血与肠穿孔等并发症亦较多在本期发生,淋巴组织肿胀、坏死、脱落而形成溃疡。在肠道外的脏器中,脾脏与肝脏的病变最为显著,常可触及肿大的脾脏、质软,有轻压痛。肝脏明显肿胀,肝细胞浊肿,变性,灶性坏死,血窦扩张,亦可见伤寒结节。故ABCDE正确。【避错】本题易出现漏选,要注意伤寒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并非只局限于肠道受损,常伴有轻度肝脾肿大,故要注意避免漏选DE。避错方法:熟记伤寒的病理、分期特点。

  • [多选题]当吸入性肺脓肿为厌氧菌感染时,其敏感药物为
  • 正确答案 :ACD
  • 克林霉素

    林可霉素

    甲硝唑

  • 解析:吸入性肺脓肿多为厌氧菌感染,一般均对青霉素敏感仅脆弱拟杆菌对青霉素不敏感,但对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和甲硝唑敏感。可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决定青霉素的用药剂量。故ACD正确。【避错】B选项错误点在于多西环素属四环素类抗生素,为广谱抑菌剂,对革兰阳性菌作用优于革兰阴性菌,对厌氧菌作用稍弱。本题易错选项为E,红霉素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临床上主要用于耐青霉素的金葡菌感染及对青霉素过敏的金葡菌感染。故排除BE。避错方法:熟记对厌氧菌敏感的抗生素。

  • [多选题]组成原发综合征的是
  • 正确答案 :ABC
  • 肺内原发病灶

    肺门淋巴结肿大

    淋巴管炎


  • [多选题]小儿结核性脑膜炎产生颅内压增高的原因
  • 正确答案 :AC
  • 脑水肿

    脑积液


  • [多选题]便秘的病因有( )
  • 正确答案 :ABCDE
  • 外感寒热之邪

    内伤饮食情志

    病后体虚

    阴阳亏虚

    气血不足


  • [单选题]暑邪为病而见汗多,气短,乏力,这是由于( )
  • 正确答案 :D
  • 暑性升散,耗气伤津


  • [单选题]若脾胃不和或脾虚不摄,则往往导致分泌剧增的是( )
  • 正确答案 :C
  • 涎液


  • [单选题]患者胃痛,脘腹胀满,嗳腐吞酸,呕吐不消化食物,大便不爽,舌苔厚腻,脉滑。其治法是( )
  • 正确答案 :B
  • 消食导滞


  • [单选题]炙甘草汤中,治疗心悸、脉结代之君药是( )
  • 正确答案 :C
  • 炙甘草


  • [单选题]下列晕针的处理方法中,错误的是( )
  • 正确答案 :B
  • 卧床时头部抬高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考试布丁
    推荐科目: 心血管内科学(正高) 血液病学(正高) 传染病学(正高) 急诊医学(正高) 口腔医学(正高) 口腔修复学(正高) 中西医结合骨科学(正高) 职业卫生(正高)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正高) 康复医学(正高)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