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患者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每逢阴雨天加重,舌质红,苔薄白,脉弦,应选用
  • 正确答案 :E
  • 桂枝芍药知母汤

  • 解析:桂枝芍药知母汤证 原文:诸肢节疼痛,身体尫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桂枝芍药知母汤方:桂枝四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 麻黄二两 生姜五两 白术五两 知母四两 防风四两 附子二枚(炮) 病因病机:本证由于风湿之邪,合而流注于筋骨,搏结于关节,气血痹阻不畅而致诸肢节疼痛而肿大;风湿相搏,病久不解,正虚邪盛,营卫气血耗损,而日渐化热伤阴。 证候:诸肢节疼痛,身体尫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 辨证:风湿历节(风寒湿邪外袭,痹阻筋脉关节,日渐化热伤阴)。 治则:祛风除湿,温经散寒,佐以滋阴清热。 方药:桂枝芍药知母汤。

  • [单选题]“血痹虚劳篇”所述,治疗虚劳病的根本大法是
  • 正确答案 :C
  • 补益脾肾


  • [单选题]血痹证的主症是
  • 正确答案 :A
  • 肢体局部麻木

  • 解析:血痹为体虚受风,卫阳不足,血行不畅所致。卫气营血不足,感受风寒,致阳气痹阻,血行不畅,故出现局部肌肤麻木不仁。

  • [单选题]既能够治疗蛔虫、蛲虫证,又善疗小儿疳疾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A
  • 使君子

  • 解析:使君子   功效:杀虫消积。   主治病证:   蛔虫病,蛲虫病。   小儿疳疾。既能驱虫,又能健脾消疳。   用法用量:小儿每岁1~1.5粒,一日总量不超过20粒,空腹服用,每日1次,连用3天。   使用注意:   本品大量服用可致呃逆、眩晕、呕吐、腹泻等反应,故不宜超量服。   若与热茶同服,亦可引起呃逆、腹泻,故服药时忌饮茶。

  • [单选题]既能凉血止血,又能清热利尿,清肺胃热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C
  • 白茅根

  • 解析:白茅根   功效:凉血止血,清热利尿,清肺胃热。   主治病证:   血热出血证。   水肿、热淋、黄疸。   胃热呕吐、肺热咳嗽。

  • [单选题]治疗脾肾阳虚,五更泄泻,最宜与补骨脂配伍冉药物是
  • 正确答案 :B
  • 肉豆蔻


  • [单选题]下列何药不是天台乌药散的组成药物
  • 正确答案 :D
  • 香附

  • 解析:天台乌药散:乌药、木香、小茴香、青皮、高良姜、槟榔、川楝子、巴豆。

  • [单选题]下列各项,不属于汗法范畴的是
  • 正确答案 :E
  • 普济清毒饮


  • [单选题]下列哪项是阳明经证与阳明腑证的鉴别要点
  • 正确答案 :C
  • 有无燥屎内结


  • [单选题]可出现抬举性心尖搏动的是
  • 正确答案 :D
  • 高血压性心脏病

  • 解析:高血压性心脏病可导致显著左心室肥大,所以会有抬举性心尖搏动。粘连性心包炎时可出现负性心尖搏动。

  • [单选题]被称为“药王”的我国古代名医是
  • 正确答案 :D
  • 孙思邈

  • 解析:孙思邈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 [单选题]医疗机构的从业人员基本行为规范:①以人为本,践行宗旨;②遵纪守法,依法执业;③尊重患者,关爱生命;④优质服务,医患和谐;⑤廉洁自律,恪守医德;⑥严谨求实,精益求精;⑦爱岗敬业,团结协作;⑧乐于奉献,热心公益。请选择正确:
  • 正确答案 :E
  • 以上都是


  • [单选题]"喉结旁1.5寸,在胸锁乳突肌的前缘,颈总动脉之后"的穴位是
  • 正确答案 :A
  • 人迎

  • 解析:人迎  定位 喉结旁1.5寸,在胸锁乳突肌的前缘,颈总动脉之后。  主治 瘿气、瘰疬;咽喉肿痛;高血压;气喘。 操作 避开颈总动脉,直刺0.3~0.8寸。

  • [单选题]针刺下列哪组腧穴适宜取仰卧位
  • 正确答案 :B
  • 气海、关元、阳陵泉

  • 解析:仰卧位 适宜于取头、面、胸、腹部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

  • [单选题]针灸治疗肠痈,选取的主要经脉是
  • 正确答案 :D
  • 足阳明、太阴经

  • 解析:肠痈 【病因病机】 多因暴饮暴食,或恣食生冷不洁之物,致肠胃痞塞;或过食油腻辛辣,湿热内蕴肠间;或暴食后急迫奔走或腹部用力过度,肠络受损,瘀阻不通。以上原因皆可引起肠腑局部气血凝滞,郁而化热,积热不散,腐肉成痈。本病病位在大肠,病机不外气滞、血瘀、湿阻、热腐,基本病机为肠腑气蕴,热盛肉腐。 【辨证】 主症 转移性右下腹疼痛,疼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剧。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清泻湿热,通调腑气。以足阳明胃经穴为主。 主穴 天枢 阿是穴 阑尾 上巨虚 配穴 发热加曲池;呕吐加内关;便秘加腹结。 操作 诸穴均用毫针刺法。留针30~60分钟,每日针2次。 2.其他治疗 (1)电针法 选取右天枢、右阑尾穴,电针刺激,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次3060分钟,每日2次。 (2)耳针法 选取阑尾、神门,中强刺激,每次留针30~60分钟,每日2次。

  • [单选题]最早记载"九针"的著作是( )
  • 正确答案 :A
  • 《黄帝内经》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考试布丁
    推荐科目: 全科医学(中级)[代码:301] 心血管内科学(中级)[代码:304] 血液病学(中级)[代码:310] 结核病学(中级)[代码:311] 风湿与临床免疫学(中级)[代码:313] 儿科学(中级)[代码:332] 肿瘤外科学(中级)[代码:342] 口腔正畸学(中级)[代码:357] 妇幼保健(中级)[代码:364] 中医针灸学(中级)[代码:350]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