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液渗出
题目:肺结核咯血的机制为
解析:肺结核咯血的机制为结核病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液渗出,导致痰中带血或小血块,A和C为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生咯血的机制,B为血液病患者咯血的发病机制。故答案为D。
查看原题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Ⅱ型呼吸衰竭最主要的发生机制是
肺泡通气不足
解析:当患者发生通气不足(<4L/分钟)时,引起氧分压下降及二氧化碳分压升高,尤其在肺泡通气不足时更为明显,缺氧和高碳酸血症的程度相对应,为Ⅱ型呼吸衰竭的主要发病机制。
[单选题]关于急性肾衰竭,不正确的是
急性肾衰竭患者均会经历少尿期
解析:尿量不是判定肾衰竭的唯一指标,有时虽然尿量大于800ml,但血中肌酐、尿素氮进行性升高,称为非少尿型急性肾衰竭。故选择C。
[单选题]DIC不会出现的情况是
凝血酶原时间缩短
解析:1.DIC时纤维蛋白形成和纤溶时,D-二聚体均升高,且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DIC时纤维蛋白原降低较多见;DIC时由于凝血因子广泛消耗,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可有不同程度的延长;而血小板减少是DIC最常见而重要的实验室异常指标。
[单选题]患者男性,47岁,反复心悸、胸闷5天入院。既往无任何病史。入院查血压80/40mmHg。心电图示P波消失,出现f波,R-R间期绝对不等。患者目前需要进行紧急处理的是
同步电复律
解析:出现血流动力学障碍的房颤需进行同步电复律。而非同步电复律主要使用于室颤、室扑。
[单选题]转运过程中特殊病人的搬运方法错误的是
上肢骨折病人:不固定即可搬运
解析:无论上肢或者下肢骨折,都需要先固定再搬运,故C是错误的。
[单选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是什么时间公布执行的
2012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