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太阴病发黄,其治法为
  • 正确答案 :D
  • 温中散寒,利湿退黄


  • [单选题]《金匮要略》所论虚劳病,是指
  • 正确答案 :B
  • 慢性衰弱疾病


  • [单选题]白虎加人参汤所治消渴证的病机是
  • 正确答案 :C
  • 肺胃热盛、津气两伤

  • 解析:白虎加人参汤证 原文: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方见中暍中。 病因病机:本证由于肺胃热盛而伤及津液,热能伤津,亦能耗气,气虚不能化津,津亏无以上承,则口干舌燥、渴欲饮水,可见舌红苔黄而燥,脉大而细数。 证候:口干舌燥,渴欲饮水,可见舌红,苔黄而燥,脉大而细数。 辨证:肺胃热盛,气津两伤。 治则:清热止渴,益气生津。 方药:白虎加人参汤。

  • [单选题]用发酵制成的药是
  • 正确答案 :D
  • 神曲


  • [单选题]既能够治疗热毒疮疡,又能够治疗风热外感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E
  • 金银花

  • 解析:金银花   药性甘,寒。归肺、心、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应用   1.痈肿疔疮。为治一切内痈外痈之要药。   2.外感风热,温病初起。   3.热毒血痢。   4.咽喉肿痛、小儿热疮及痱子。

  • [单选题]既能化痰,又能降肺胃气逆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E
  • 旋覆花


  • [单选题]羚角钩藤汤与天麻钩藤饮二方均具有的功用是
  • 正确答案 :A
  • 清热平肝息风

  • 解析:羚角钩藤汤的组方原理 本方所治之证乃热盛于内,风从内生所致。治当凉肝熄风,增液舒筋。 方中羚羊角清热解痉;风从内生,以钩藤平肝息风,助羚羊角息风止痉,共为君药。风盛于内,桑叶、菊花,疏散风热,使肝热从外疏散,共为臣药。热伤阴津,以生地黄凉血养阴,滋养筋脉;筋脉挛急,以白芍养阴补血,助生地黄生津养筋舒筋;痰阻经脉,以贝母、竹茹清热化痰通经;热扰心神,以茯神益气安神,共为佐药。甘草益气,助白芍缓急柔筋,并调和药性,为佐使药。诸药配伍,以奏凉肝息风,增液舒筋之效。

  • [单选题]健脾丸的功用是
  • 正确答案 :A
  • 健脾和胃,消食止泻

  • 解析:健脾丸的组方原理及其与参苓白术散的鉴别应用 本方所治之证乃脾胃虚弱,饮食不消所致。治当健脾和胃,消食止泻。 方中人参补益中气;白术健脾和胃,助人参益气,共为君药。山药益气止泻,助人参、白术,补益脾胃;茯苓健脾渗湿止泻,助白术健脾祛湿;山楂偏于消肉食;神曲偏于消酒腐;麦芽偏于消面食,共为臣药。肉豆蔻健脾和胃止泻;砂仁理气醒脾;木香行气导滞;陈皮和胃化湿;黄连清热燥湿止泻,共为佐药。甘草补益脾胃,调和诸药,为佐使药。诸药相互为用,以奏健脾和胃,消食止泻之效。 健脾丸与参苓白术散均含人参、白术、山药、茯苓、砂仁、甘草等药,皆具益气健脾、渗湿止泻之功,可治疗脾虚夹湿之证。 健脾丸因配入山楂、神曲、麦芽、黄连等药,兼具消食化滞、清热燥湿之功,宜于脾虚食积内停,生湿蕴热之证; 参苓白术散因配入莲子、扁豆、薏苡仁、桔梗等药,功擅渗湿止泻,兼可保肺,宜于脾虚生

  • [单选题]正常成人心率在正常范围时,P-R间期为
  • 正确答案 :D
  • 0.12~0.20s

  • 解析:P-R间期:0.12~0.20s QRS波 正常人的胸导联,自V1至V5,R波逐渐增高至最大,S波逐渐变小甚至消失。 时限:0.06~0.10s V1、V2导联:为RS型,R/S<1、RV1<1.0mV,反映右心室电位变化。 V5、V6导联呈QR、QRS、RS型,R/S>1、RV5<2.5mV,反映左心室的电位变化。 Q波深度:除avR可以出现较深的Q波外,其深度<同导联R波的1/4,时间<0.04s ;V1、V2导联不可能出现Q波。 ST段:下移<0.05mV,抬高除V1~V3导联<0.3mV,其余导联均<0.1mV。 T波:与主波方向一致,振幅<同导联R波的1/10。

  • [单选题]情绪由哪个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
  • 正确答案 :E
  • 情景、认知、生理变化

  • 解析:情感,认知,生理变化

  • [单选题]"溃疡病人格"最重要的特征是
  • 正确答案 :B
  • 易焦虑


  • [单选题]目赤肿痛之外感风热者,宜配用
  • 正确答案 :B
  • 少商、上星

  • 解析: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清泻风热,消肿定痛。以手阳明、足厥阴、足少阳经穴为主。 主穴 睛明 太阳 风池 合谷 太冲 配穴 风热者,加少商、上星;肝胆火盛者,加行间、侠溪。 操作 毫针泻法。少商、太阳、上星点刺出血。

  • [单选题]针灸治疗麦粒肿,除局部穴外,还应选取
  • 正确答案 :A
  • 足三阳经穴

  • 解析:麦粒肿 【病因病机】 本病每因脾胃蕴热,或心火上炎,又复外感风热,积热与外风相搏,气血瘀阻,火热结聚,以致眼睑红肿,腐熟化为脓液。 【辨证】 主症 病起始则睑缘局限性红肿硬结,疼痛和触痛,继则红肿渐形扩大;数日后硬结顶端出现黄色脓点,破溃后脓自流出。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疏风清热,解毒散结。以局部穴及足少阳经穴为主。 主穴 太阳 鱼腰 风池 配穴 脾胃蕴热加承泣、曲池、三阴交、内庭;外感风热加攒竹、丝竹空、合谷、行间。 操作 毫针泻法。太阳穴点刺出血。 2.其他治疗 (1)挑刺法 在两肩胛间,第1~7胸椎两侧,探寻淡红色疹点;用三棱针点刺,挤出少量血液,可反复挤3~5次。 (2)耳针法 选眼、肝、脾。毫针刺,留针20分钟,间歇运针。

  • [单选题]任、督脉腧穴主治病证相同的是( )
  • 正确答案 :D
  • 脏腑病


  • [单选题]月经推迟的治疗配方取穴是( )
  • 正确答案 :D
  • 气海、三阴交、血海、归来


  • [单选题]位于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的腧穴是( )
  • 正确答案 :C
  • 肩井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考试布丁
    推荐科目: 全科医学(中级)[代码:301] 内分泌学(中级)[代码:309] 职业病学(中级)[代码:314] 肿瘤放射治疗学(中级)[代码:343] 康复医学(中级)[代码:348] 病理学(中级)[代码:351] 计划生育(中级)[代码:360] 疾病控制(中级)[代码:361] 健康教育(中级)[代码:365] 中医外科学(中级)[代码:325]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