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孟春:仲春:季春
  • 正确答案 :C
  • 巳时:午时:未时

  • 解析:C考查时间的顺序排列。A、B明显是错误的,C、D项顺序均正确,但孟春、仲春、季春是古代的记法,而C项也是古代时间的记法,每一个时辰对应现在的两个小时,故C项更为正确。

  • [单选题]关于法律溯及力,下列哪个选项是不正确的?( )
  • 正确答案 :D
  • 法不溯及既往原则属于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

  • 解析:法不溯及既往原则是现代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它属于法律适用的原则,两非归责原则。之所以说法不应溯及既往,原因有二:法治社会要求法律具有可预测性和确定性。而法不溯及既往原则符合这一要求;刑事法律若具有溯及力可能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扩张,这不仅侵犯人权,也违反正义的原则。但是,法不溯及既往是一般性要求,它也存在例外,在某些现代民事法律中,为了保障公民权利,一定程度上承认法律有溯及力。因此。正确答案为D。

  • [单选题]在我国,基层人民政府可以依法设立的派出机关是( )。
  • 正确答案 :B
  • B街道办事处

  • 解析:根据《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68条的规定,市辖区、不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经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设立若干街道办事处,作为它的派出机关。《宪法》第111条规定,居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行政公署是省或自治区人民政府设置的派出机关。居民委员会不是国家机关,信访办公室一般是人大常委会或行政机关下属的机构,而不是派出机关。

  • [单选题]生物科技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器官移植成为延续人的生命的一种手段。近年来,我国一些专家呼吁对器官移植进行立法,对器官捐献和移植进行规范。对此,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 正确答案 :C
  • 法律既能促进科技发展,也能抑制科技发展所导致的不良后果

  • 解析:法律与科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一方面科技为立法提出了新问题,为司法提供了新技术,科技促进法律观念的更新,促使法律方法的进步,但是科技的发展变化并不能直接改变法律本身。另一方面,法律也规范管理着科技活动,调整着科技竞争,促进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并抑制科技可能带来的消极作用,但法律的发展变化也并不能直接影响改变科技的发展。放选项A、B是错误的。此外,无论科技如何发展,法律如何更新,二者都以一国的伦理道德和风俗习惯为基础,具有某种地方性和特殊性。故选项D的说法不正确。综上可知.本题的答案为C。

  • [单选题]下列有关我国古代立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A
  • 《秦律》是我国第一部以律命名的封建成文法典

  • 解析:商鞅改法为律,使得《秦律》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律命名的封建成文法典。《晋律》是我国第一部法律儒家化的封建成文法典,而不是汉律。故B项错误。《开皇律》首次区分了公罪和私罪,而不是《唐律疏议》。故C项错误。宋朝颁布的《庆元条法事类》首次使凌迟刑成为与绞、斩并用的法定死刑,而不是《大明律》,但《大明律》首次使凌迟刑正式入律。故D项错误。

  • [单选题]北京路面上几乎无处不在的隔离墩、铁栅栏,及“无缝衔接”的监视器,与只要监视不到就形同虚设的红绿灯、斑马线,已经足以证明交通管理在中国是一个多么独特而艰难的任务。因此,与其他领域的不良现象不同,交通乱象既不能归咎于腐败贪官,也很难完全归咎于交管部门的不作为,更没有理由变成行人与司机之间的互相指责。交通秩序是一个人人参与的现代秩序,对于交通乱象的形成,每个交通参与者都有无可推脱的责任。
  • 正确答案 :E
  • 交通乱象的形成,每个交通参与者都有责任

  • 解析:这段文字通过介绍中国交通问题的特殊现状及其与其他领域不良现象的区别。说明中国交通乱象的形成不能归咎于某一群体,而是每个交通参与者都有责任。D项与此表述一致,为正确答案。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考试布丁
    推荐科目: 警察招考 政法干警 村官 公选 农村信用社 选调生 特岗教师 三支一扶 国家电网 事业单位工勤人员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