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山楂

题目:既治食积腹痛,又治疝气痛的药物是

解析:山楂   性能: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   功效:消食化积,行气散瘀。   应用:   肉食积滞证。功善消食化积,能治各种饮食积滞,尤为消化油腻肉食积滞之要药。   泻痢腹痛,疝气痛。炒用兼能止泻止痢。   产后瘀阻腹痛、痛经。能通行气血,有活血祛瘀止痛之功。   使用注意:脾胃虚弱而无积滞者或胃酸分泌过多者均慎用。

查看原题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主要指的是
  • 正气不足,邪气易于侵犯人体


  • [单选题]决定疾病发生的是
  • 正邪斗争的胜负


  • [单选题]《素问·六节藏象论》认为肺通于
  • 秋气

  • 解析: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

  • [单选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的"浊阴"指的是
  • 粪便和尿液


  • [单选题]根据《素问·痹论》所述,以疼痛剧烈,固定不移为特点的痹证是
  • 痛痹


  • [单选题]叶天士认为,风温的发生是因为
  • 春月受风,其气已温


  • [单选题]清燥救肺汤原方配伍用量最大的药物是
  • 桑叶


  • [单选题]多用于治疗神经肌肉疼痛的拔罐法是
  • 多罐法

  • 解析:拔罐法的临床应用 (1)留罐法:又称坐罐法,为最常见的吸拔形式。是指将罐吸附在体表后,使罐子吸拔留置于施术部位10~15分钟,然后将罐起下。留罐法一般疾病均可应用,而且单罐、多罐皆可应用。 (2)走罐法:又称为推罐法。即拔罐时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肤或罐口上,擦上一层凡士林等润滑剂,再将罐拔住。然后,医者用右手握住罐子,向上、下或左、右需要拔的部位,往返推动,至所拔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甚或瘀血时,将罐起下。本法常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部位,如脊背、腰臀、大腿等部位。 (3)闪罐法:是指罐子拔上后,立即取下,如此反复多次拔住起下,起下拔住,直至皮肤潮红、充血,或瘀血为度。多用于局部皮肤麻木、疼痛或和功能减退等疾患,尤其适用于肌肉松弛的部位,不宜留罐的患者,如小儿、年轻女性的面部。 (4)刺血拔罐法:又称刺络拔罐法,即在应拔部位的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皮肤针叩打后,再将火罐吸拔于点刺部位,使之出血,以加强刺血治疗的作用。一般刺血后拔罐留置10~15分钟。多用于实证、热证,瘀血证,如治疗丹毒、扭伤、乳痈等。 (5)留针拔罐法:简称针罐,即在针刺留针时,将罐拔在以针为中心的部位上,约5~10分钟,待皮肤红润、充血,或瘀血时,将罐起下,然后将针起出。此法能起到针罐配合的作用。

  • 考试布丁
    推荐下载科目: 结核病学(中级)[代码:311] 传染病学(中级)[代码:312] 骨外科学(中级)[代码:318] 小儿外科学(中级)[代码:322] 烧伤外科学(中级)[代码:323] 儿科学(中级)[代码:332] 眼科学(中级)[代码:334] 肿瘤外科学(中级)[代码:342] 肿瘤放射治疗学(中级)[代码:343] 口腔正畸学(中级)[代码:357]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